如何塑造第三世界城市
2020-01-07马昱含
马昱含
2020年9月15日的《雅各宾》网站上,刊载了对建筑与城市史家卢卡斯·斯坦尼克的访谈,题为《社会主义阵营建筑师如何塑造了第三世界城市》。
当谈论全球化时,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指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蔓延,但我们往往忘了在此期间社会主义阵营所实践的另一种不同的国际合作模式——斯坦尼克的著作《全球社会主义的建筑》所试图处理的,就正是这一主题:该书追溯了社会主义阵营与全球南方的建筑师、计划制定者及建筑公司之间的合作,并尤其关注加纳、尼日利亚、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这五个国家的城市。
斯坦尼克认为,这些国家之所以要与社会主义阵营合作,其动机各不相同:加纳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有来自苏联和东欧的建筑师、工程师前来支援,他们不仅助力于加纳的工业现代化、农业集体化和更为平等的福利分配,也重构了种族化殖民城市的日常生活时空。尼日利亚与社会主义阵营合作,则是为了抵消西方国家的主宰地位,并发展本国建筑业。伊拉克的动机也大致相似——而这正是斯坦尼克的著作所重点描述的,即东欧、西非和中东对作为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作为正在兴起并挑战了西方主导地位的设计与建筑服务全球化力量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有明确的区分的。反过来讲,社会主义阵营之所以与全球南方合作,有国际主义精神支撑,但经济考虑也很重要,因此,建筑援建经常是以货易货,即用当地的原材料和農产品换取机械和建筑材料。特别是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东欧国家更是面临巨大压力:工业上的跃进并未达成,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它们亟需可兑换的货币、石油和天然气,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石油出产国之间更为广泛的以货易货。
斯坦尼克指出,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筑师们在全球南方所贯彻的,是这样一些基本原则:第一、整合,即在当地创造出一个整合的建筑业,这就包括建设苏联式的“住宅工厂”,以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标准化的房产配件;第二、因地制宜,一方面是标准化,一方面是适应当地,也因此,中亚地区的建筑就成了当时的样板:那里的建筑,据说既适应干热气候,又能反映民族传统;第三、合作,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西方列强,并非要推行殖民主义,且建筑牵涉到生活中诸多细微的方面——在哪儿睡、怎么做饭、哪里是公共空间等,这些都只有当地人最了解,合作当然也可以使得经济上的负担有人帮忙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