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精髓 坚定民族自信
2020-01-07叶子川
叶子川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之本,力量之源。“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之一,又是文化自信的底蕴基础。古镇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枫泾是上海市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江南古镇,也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宝地。兼具包容性、多元性、竞争性和互助性的古镇“界河文化”,是枫泾古镇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根系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传承好古镇文化精髓,有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践行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2005年9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依界河南北分治的局面。其南北两镇在民居风格、风俗习惯和经济贸易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彼此互通互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多元、包容、竞争、互助的枫泾“界河文化”。这种求同存异的包容性、互有区别但在同一大环境中和谐发展的多元性,以及既有竞争又有互助的共存性,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养分,不仅是古镇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上海乃至全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充分吸收与借鉴。
楓泾古镇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枫泾镇位于上海西南、金山区西北。镇中心距上海市人民广场约七十千米,距金山区政府所在地金山新城约五十三千米。全镇东西最长13.2千米,南北最宽处15.15千米,总面积91.66平方千米。其境内河道稠密,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有面杖港、秀州塘、枫泾塘、潮里泾、步石塘、范塘等骨干河道及一百余条镇、乡级大小河流。骨干河道分别与大运河、黄浦江、太湖相通,船队可直通上海、苏州、嘉兴、杭州等大中城市。
近代以来,沪杭铁路、沪杭高铁都在枫泾镇设站,沪昆(G60)、亭枫(S36)、申嘉湖(S32)高速公路都在枫泾设有出口站。自杭州湾大桥通车后,与浙江等地的沟通大为便利,进一步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门户和通道。
枫泾古镇历史悠久,其人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夏时代的防风氏部落。以文字记载而论,起始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后于唐天宝十年(751年),建华亭县,北宋时称白牛市,元至元十二年(1275),正式建白牛镇。“枫泾”一词,源于宋熙宁五年,屯田员外郎陈舜俞于此地隐居,后人慕其风骨,亦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明末据此改称枫泾镇。又因林木葱郁、遍植荷花,别号芙蓉镇。
“界河文化”形成背景
“分省而治”的行政管理体系。一镇而分南北,为历史上枫泾地方行政管理的独特之处。自春秋时期,枫泾地域即分属吴越两国,三国两晋时期则分属异郡。自宋代起南北分治,明宣德五年(1430年),更以镇中界河为界,南属浙江嘉兴府嘉善县,北属江苏松江府华亭县,形成了独有的南北两镇双核心格局。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华亭县分置娄县,北镇属娄县管辖。正如清朝诗人沈蓉城《枫溪竹枝词》所云:“界桥两岸分南北,半隶茸城半魏塘”。此种情况直至1949年解放初依然维持,直到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结束了枫泾镇由两省分治的局面。
明清以来江南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自两晋时期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开始,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市镇经济的逐渐兴起。傅衣凌先生指出:“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 始自宋元时代, 当时号称村市、草市、墟、会、市镇等等。 一般言之,这一种市镇, 范围小, 流动性大, 商品交换皆为短距离的农产品及一部分副业产品……到了明代初年 ,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 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具体到枫泾而言,作为吴越交界、沪浙接壤的要冲,历史上一直为金山、嘉善、平湖、松江、青浦五县通道和物资交流中心。元代设“白牛务”,为“酒课”“税课”机构,当时全镇已有商铺两百余家。清代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 , 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踏坊悉从之。”
“界河文化”概述
“似界非界”是“界河文化”的一大显著特色。明清时期,南、北镇同称“枫泾镇”,加之桥巷交错、纵横相连,不仅外来民众,即使本地居民,有时也难分南北。正所谓“身处一地、难辨吴越”。就日常而言,界河在空间移动及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的限制作用微乎其微,其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枫泾古镇形成了独特的,具备多元、包容、竞争与互助等多重特性的“界河文化”。
枫泾古镇本身地处多种文化汇聚之地,又位于江南水乡,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古镇在建筑风格、民风习俗、产业分布等各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建筑上南镇民居以越地荷叶墙特色为主,北镇民居以吴地马头墙风格为主;街道两侧的马鞍墙,多是对比鲜明的黑白两色,依河道而建的建筑,则多以粉墙黛瓦为主;功能性纪念性建筑中,道教建筑施王庙,墙面的橘红色和墙柱墙基的深棕色,共同构成其主色调,而在分界牌坊旧址上建立起的枫泾牌坊,则以梁坊的青灰色冷色调、立柱灰白色暖色调为主。习俗上南镇语言中夹带嘉善口音,北镇言语中则多有松江话语;南镇喜越剧,北镇好评弹;产业上以纺织业为代表,南镇重纺纱,北镇重布匹,明代谚语“收不完的魏塘纱,买不完的枫泾布”,即是对这一产业链分工的生动描述。
“界河文化”包容性的显著表现,一是在于各类大型集会的繁盛。据1993年版的《枫泾镇志》载,自清朝乾隆年间起,南北镇各自定期举办庙会,包括东城隍庙赛会日、南城隍庙迎神日、施王庙会等。以施王庙会为例,其始于清中叶,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二施王老爷生日,会期三天,后来发展为七天,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50 年代。晚清以来繁盛之时,其人数高达每天三万余人,以致河道船只阻塞,人流熙攘拥挤。二是在于古镇各类宗教场所的多样化。自南北朝至解放初期,枫泾古镇至少曾有过数十处宗教场所,涉及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不同种类。如清时南北两镇分别有“……主道观、主佛寺、 城隍庙、施王庙、关帝庙、晏公祠各一座,东岳大帝行宫一座……”。民国时期,古镇又新增天命堂等宗教场所。千百年来,不同的宗教文化在方寸之间汇集交融、和谐并存,不仅彰显出枫泾界河文化的包容性,也体现了枫泾人宽容的性格和善良的品德。
自宋元以来,枫泾古镇的商品经济即呈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性在所难免,在“多元性和包容性”文化背景下的枫泾古镇,因竞争而培育出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优质产品。如被誉为“枫泾四宝”的四大特产——丁蹄、金枫黄酒、豆腐干和状元糕。丁蹄,即丁义兴熟食店的“红烧猪蹄膀”,创始于公元1852年(清咸丰二年),经过丁家三代人,即店主丁清仑首创,再经第二代丁玉鹏和第三代丁润章的不断改进,不懈努力,最终才声誉海内外。据《枫泾小志》 载:“市有丁肆善烹,人呼丁蹄,远近争购之。”再譬如“豆腐干”,即“枫泾豆腐干”或称“天香豆腐干”,清咸丰九年(1859年),在南镇赵隆顺豆腐店工作的夏阿傲,离店到北镇永昌坊(现在的中大街)开设新店。由于同行竞争激励,致其不断改良产品,更加讲究原料、调料,改进制作工艺。同时改进规格,将豆腐干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并用锡版字模印上“天香”两字。自此,“天香豆腐干”声誉四扬,成为枫泾古镇的一大特产。
枫泾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河道纵横,许多房屋依河而建。“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街”。古镇四周曾建有7个水栅,从四面八方围住了南北镇,共同防御着外来侵扰,确保一镇两界的平安。枫泾古镇虽长期由两省分治,但民间组织则是互惠互助,南北互通。据2016年版《枫泾镇志》记载,元至元六年(1269年)建戴氏义塾、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建“枫溪学社”、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同善会”、同治七年(1868年)建“枫溪书院”、同治八年(1869年)建“积谷仓”等各类助学、赈灾、济贫等慈善机构,均不分南北、共建共享。民国时期,鉴于火情危险,南北镇还共同设立了民间防火机构“枫善枫泾救火联合会”,一镇两界内,一旦有火,南北镇人齐心协力灭火抗灾。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國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更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从自己的文化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前瞻未来。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肯定中国智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坚信中国文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这些重要的思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内蕴的独特哲学思想,也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类整体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之一,也是民族复兴的底蕴基础。而古镇文化的精髓,则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枫泾是上海市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江南古镇,也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宝地。兼具包容性、多元性、竞争性和互助性的古镇“界河文化”,是枫泾古镇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根系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是2020年度上海市市级大学生“大创”项目(项目编号:202010270113)成果之一,项目指导教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何振浩老师。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