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悟课堂,激发兴趣

2020-01-07张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9期

张惠

【摘要】在引悟教育研究背景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找方向、找问题、找方法、找结论、找快乐.引,是教师的教;悟,是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引导”策略来优化教的过程,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感悟”来优化学的过程.

【关键词】引悟教育;置境引入;联结感悟;生成

“引悟教育”是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达到领悟、感悟、体悟的目的,促进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学会到会学,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

笔者结合“引悟教育”的课堂结构,就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章“圆的面积”一课,尝试采用了三环结构进行教学.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探求圆面积的求法,引导学生“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让学生感悟圆面积的求解方法.

一、“引悟课堂,激发兴趣”要点分析

(一)预测“学情”,避免无效生成

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需要预测“学情”,进而科学地规划数学教学方案.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等.其次,教师需要以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为布置前置性作业的依据,引导学生学习新授课程内容.再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新授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合理设计数学教学课堂.

(二)预设“目标”,拓展生成资源

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并拓展生成层次性的教学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全面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总而言之,预设数学教学“目标”,拓展生成数学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三)预设“可能”,演绎预约精彩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变化.为保证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教师需要提前预设“可能”,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动态性地看待数学教学工作,并提高灵活应对各种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悟课堂,激发兴趣 ”——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

(一)置境引入

课件演示: 一只羊被一根3米长的绳子拴在木桩上,这只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多少?想一想:要求羊吃草的最大范围,实际上是要求什么?

【评析】教育情境的创设是引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悟.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

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创设羊吃草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求圆的面积的学习情境中去,使学生感知并认识圆的面积,激发学生带着悬念去探究圆的面积公式,能够使学生迅速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所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顺利地引入新课,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联结感悟

1.认知圆的面积

教师展示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摸一摸圆形纸片,感受一下圆的面积.

归纳: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作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大小与圆的______有关.

2.探究圆的面积

(1)我们是如何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课件展示:割补法)

(2)类比以上求法,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的面积?

动一动: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裁一裁,拼一拼,猜测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

看一看: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把圆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三十二等分,再拼起来.

想一想: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___________,长方形的宽等于___________,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

【评析】联结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新旧知识的联结、问题与结论的联结、局部与整体的联结、形象与抽象的联结等.联结环节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从而在充分挖掘知识与知识的联结因素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让他们体会过程、得到结论、生成智慧、发展能力、享受快乐.

“圆的面積”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展开的.“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等环节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教师为学生思考、探索圆面积的求解方法提供了条件、修筑了跑道、暗示了方向、驱动了激情.多媒体展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不仅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协同作用,从而使其在感叹动画神奇的同时,感悟圆面积的形成过程,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再次点燃,同时顺利地克服学习中的难点.此时,教师可乘胜追击,提问:那么,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三)生成

1.请学生来归纳一下圆的面积公式:设圆的半径为r,面积为S,则圆的面积S=πr2.

2.解决问题情境:一只羊被一根3米长的绳子拴在木桩上,这只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多少?

3.例题1:已知一个圆的直径是24分米,求这个圆的面积.

4.思考: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桌,妈妈让她求桌面的面积,你能帮助小明回答吗?(小组讨论测量和计算方法)

测量方法:测量半径和直径不是很方便,可以测量圆桌桌面的周长.

计算方法:若测得圆桌桌面的周长为78.5厘米,可先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半径,再利用公式S=πr2求圆桌的面积.结果精确到1平方厘米(已知周长,先求半径,再求面积).

5.扩展:一块正方形的草地,边长为2米,在两个相对的角上各有一棵树,树上各用2米长的绳子拴了一只羊,问:两只羊都能吃到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小组讨论、展示)

【评析】生成是建立在感悟的基础上的,是引和悟的融合及产物.教师设计切合教学内容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以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让课堂成为生动的生命课堂.

在“圆的面积”这一课中,学生在体会了圆面积的形成过程之后,得到了圆的面积公式,解决了引入环节的问题情境,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引悟教育”強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把学生引上路,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拓展内容对于初学圆面积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安排了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分析、合作探究.这样,学生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引导、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小组合作之后安排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质疑,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建构,在思考与质疑过程中,共同讨论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升生成价值, 实现感悟的延伸.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的.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引导”策略,以此来优化教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感悟”,以此来优化学的过程.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引悟课堂,激发兴趣”方式方法探究

(一)举一反三,加强引导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其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学习问题.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引导,保证学生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其中,教师可以应用典型的数学教学案例,通过对“母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加深数学学习印象,而且思维能力也将会不断提升.

(二)加强引悟,提高效率

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职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着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为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的“圆的面积”试题,引导学生计算生活化数学应用题.以生活化的“圆的面积”试题引导学生,将会拉近学生与教学知识的距离,提高其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为此,教师需要注重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三)优化语言,激励引导

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学生经常会说“我马虎了”或“不小心算错了”.实际上,无论学生找出什么样的理由,其确实在计算中犯错了.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探究计算出错的原因,以便帮助学生解决计算出错问题.为避免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应用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如你前面的步骤的计算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因为你少写了一个数字,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答案出现了偏差,若是你能够改正马虎大意的问题,数学成绩将会提高.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只有认真再认真,才能够培养出数学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确保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数学计算、学习.

(四)以互联网,引导学习

在现代社会下,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在教学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应用互联网展开教学工作,全面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应用互联网工具,学习圆的面积知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上课下交流数学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总之,当前互联网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把互联网融入实际教学工作之中.

(五)及时反思,不断创新

为增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合理地调整教学工作.其中,教师可以开展实践调查研究活动,搜集学生数学教学建议,并整合学生建议,以便科学地改进教学工作.除了教师需要进行反思之外,学生也需要进行反思.为帮助学生全面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师需要在教学与生活中引导学生反思自身,保证学生了解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在“圆的面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在完成关于“圆的面积”的基础知识教学之后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反思自身,并针对学生薄弱的学习点,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做的“圆的面积”试题,进行学习反思.

【参考文献】

[1]王义群.议题式“引悟结”课堂教学文化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1):11-14.

[2]沈志辉.体验 让物理课堂大不一样:高考新政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实践[J].物理通报,2017(3):13-18.

[3]邬芳芳.“引悟”课堂 精彩纷呈:以“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2):118.

[4]叶祥佳.引悟教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孙政.境启智,悟攻学: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生成[J].华夏教师,2015(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