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背景下的初中课外文言文篇目的确定
2020-01-07刘巍
刘巍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卷帙浩繁,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精彩篇章亦数不胜数。
只是,当下大部分研究只是表面的星罗棋布、繁花满天,缺乏合宜的、科学严谨的研究探索,没有适切的、与初中文言文教学同步的篇目呈现。若能将适宜的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辑录出来,整合分类:缀百花于一枝、集群芳于一卷,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興趣,增加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那么,怎样的选文可算是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笔者在拙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选文标准的探索》一文中,分析确认了初中浅易文言文的选文标准(以下简称“选文标准”):
1.内容与主题要注重生活化、情境化和故事化;
2.主要表达方式要以叙述为主、兼顾议论;
3.篇幅二三百字为宜;
4.篇目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
5.依“言”(实词)选文、以“言”定文、“言”文一致。
只是,在实践中,这些选文标准该如何落实?初中各年级段宜安排哪些具体篇目?这些篇目如何与课内对接……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就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篇目的确定谈一点拙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样的标准,对初中课外文言文篇目的选定,一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选文标准”,试从“评、教”(中考选文、教材选文、教师推荐)、“文”(文章、文学、文化)、“学”(学情)和“言”(文言实词)四个维度,依“据”选书、凭“文”分类、因“学”选篇、以“言”定文。
一、以中考、教材选文和教师推荐数据为鉴,依“据”筛选书目
评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习的历程与效果,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从对近十一年(2010-2020)中考课外文言文(共统计616篇)的查找、分析和筛选,我们可以从“评”的角度,得出相对直观、客观的数据。作为教学拓展的重要凭据。详见表1。
基于表1试题数据,结合表2课内选文出处,我们可知:
1.教材中的《世说新语》《列子》《孟子译注》《史记》《庄子集释》《礼记》《战国策》等7部书在统编教材均有2篇选文,也是近十年各地中考试题选文的高频书目;《聊斋志异》《吕氏春秋》《资治通鉴》《阅微草堂笔记》《苏轼文集》《柳河东集》《虞初新志》《左传》《陶庵梦忆》《欧阳修全集》《宋濂全集》《水经注校证》等12部书是统编教材和近十一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共有选文的高频书目。在统计时,可不再重复这12部。
2.教材中《诸葛亮集》《论语》《归田录》《刘禹锡集》《周敦颐集》《全梁文》《吴均集校注》《陶渊明集》《韩昌黎文集校注》《范仲淹全集》等10部只出现在统编教材(其中,《诸葛亮集》还有2篇选文)。为此,笔者将这10部纳入课外选篇范围,其信度与参考价值均有保障。
此外,笔者还专门针对我市部分任教5年以上的初中一线语文教师展开问卷调查。据收回的220余份有效问卷统计,整理出前19部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一线教师课外文言文推荐书目,详见表3。
综上,结合近十一年全国各地中考选文、教材选文和初中一线教师的推荐,笔者初步筛选、确定出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课外浅易文言文书目共90部(61+10+19)。毋庸置疑,这90部书均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①的作品,以此作为初中课外文言文选文书目,是可信的。
二、基于所选书目,凭“文”分类
“文言文最核心的是‘文化‘文学部分。”②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篇目的确定,应依据“选文标准”的前四项,从文言文最核心的“文章、文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初定的90部书目进行细化分类,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所言之志、所载之道。
一是从“文章、文学”层面进行划分。
“文言文的‘文章与‘文学是统一的。”“文章是指其功能”“文学是指其形式。”③基于选文标准,从作品的形式和功能角度,我将初中三年文言文阅读主题大致划分并对应为“事(故事)”“人(其人/其事)”“理(言志/言论)”三类。其中,七年级选文的表达方式确定为“叙述”,八年级以叙为主、兼顾议论,九年级定为以叙为主、叙议结合。
为便于说明,我以七年级为例,从“文章、文学”层面,探索基于初定书目、凭“文”分类的过程。
首先,综合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章法考究”和“言志载道”,初步笼统确定《笑林广记》《广笑府》《古今谭概》《搜神记》《淮南子》《太平广记》《拾遗记》《雪涛小说》《列子》《郁离子》《贤奕编》《智囊全集》《百喻经》《今世说》《大唐新语》《世说新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博物志》……为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
其次,细化作品的主题内容和篇幅等因素,对初选的笼统书目进行第二轮的细化分类。如把《笑林广记》《广笑府》《古今谭概》等细分为笑话故事类;把《搜神记》《淮南子》《太平广记》《拾遗记》《博物志》等分为神话志怪故事;把《雪涛小说》《列子》《郁离子》《贤奕编》等分为寓言故事;把《智囊全集》《百喻经》等分为智慧故事……
通过以上筛选分类,七年级以叙述为主的“事”类的“笑话故事”“神怪故事”“寓言故事”“智慧故事”“经典故事”“成语故事”等六大主题主要篇目的来源书目便已确定。这些书目分类,综合考虑了文言文的文学形式和文章内容功能,以及书目间内在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充分体现了选文的相对完整的阅读体系与能力系统,同时,也兼顾了与统编教材同步。
八、九年级的主要篇目来源书目、阅读主题的选定大致亦同,此不赘述。
二是从“文化”维度进行划分。
“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④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将道德价值、生命意义、传承创新和社会担当等高度融合,囊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的关系。重视文化因子划分,既是现实担当,又属科学必然。
如,已选定的90部书目中的《贞观政要》一书,是政论类史书,具备恢弘气象;《容斋随笔》一书史料典章详实,物产考察丰富;《說苑》一书,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折狱龟鉴》为宋代决狱名著,呈现了遵守法理、体察人情、办案要持矜谨的态度等;《水经注校证》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梁溪漫志》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史记》《后汉书》等一批史传类书籍,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经典书目,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精髓;选定这些书目是贯彻落实课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要求,充分体现了“选文注重经典性、语文性、适用性、多样化,强调文质兼美,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理念,凸显了初中课外文言文的针对性与精准性。
三、综合学生实情,因“学”选篇
学情是教学的逻辑起点,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篇目的选取,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能力基础和认知水准,结合选文标准,有针对性、合理有序地进行分阶分段规划确定,笔者基于学情,在凭“文”分类基础上,对筛选的90部书做了宏观的规划探索。具体安排见表4。
表4的分阶分段规划,是在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依据初中各年段学生的目标能力,结合选文标准,展开由低阶的识记、理解,到分析、评价、应用,再到高阶的创新、思辨、整合、批判的渐进式选篇探索。立足并结合史传类作品的特点,我在表中不分阶段进行规划、配搭,使之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同时,考虑到学生年段学习的特点,规划的七年级与九年级的书目数量相对少一些,“两头少,中间多”,如此体现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的学情特点。这样的选篇探索,既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引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创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对“在分学段有序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中,贯穿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国学经典教育思路”理念的践行。
四、基于筛选分类之篇目,以“言”定文
“言”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所谓“言”,“广义的来理解是指:虚实词的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⑤结合初中教学的实际,本文所谈之“言”,更多是指文言实词。
笔者在拙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文言常用实词确定的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初中课内文言文90个重点实词。现以七年级“笑话故事”类主题部分选文的确定为例,从七年级规划的重点实词的角度来谈谈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篇目确定的做法。
将选出的七年级“笑话故事”类书目《笑林广记》《广笑府》《太平广记》《雪涛小说》《古今谭概》等,以选文标准第五项(依“言”选文、以“言”定文、“言”文一致)为指导,将七年级规划的实词进行对号筛选:如果候选文出现相应实词,则入选并最后确定;反之,则放入备选文库中待选或放弃。
当然,毕竟是七年级,为了紧扣“浅易”、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做好小初衔接,在实际筛选、最终确定七年级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过程中,笔者也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是相对更倾向于依主题定文、再适度兼顾“言”的做法。在表5中,就将对号与不对号均入选的情况予以了呈现。详见表5。
表中的“是”“去”“意”是七年级规划的重点实词,《训子》和《外科医》的选取便以它们为准:以“言”定文。《父子性刚》《截竿入城》两文整体偏易,无特别生僻的文言实词和晦涩难懂的文化典故,基于选文标准,也为了有效降低难度、提升兴趣、积累阅读,体现依主题选文、再兼顾“言”的渐进性特点,故在无出现所规划的文言实词的情况下也入选成为七年级课外选文。
“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⑥随着学生积累的加深、选文范围的扩大、可供选择的空间更广,八、九年级可再着力于炼词、炼句处,进行更精准、对号性更强的筛选,如此可更好地落实“言”“文”一致、以“言”定文的初衷。
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篇目的确定,是一项繁复又庞杂的工程。在实践中,首先,选文篇目要具有系统性。要着眼于相对完整的初中文言知识与能力体系,各年段的主题内容要与课内学习相对应,力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其次,选文篇目要具有精准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篇目,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言”这一初中文言文学习的根本核心所在;第三,选文篇目要具有序列性和专题性。力争以单元为单位,构建特别的双线主元:“言”文并重、“言”文一致,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初中课外浅易文言文篇目的确定,要“重视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用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影响学生,使他们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粗陋之处,尚待后续的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①郑志平.文言文教学应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J].教育艺术,2017(4).
②③④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⑤孙正林.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关键环节[J].中国教育报,2014.
⑥窦桂梅.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J].教科语文之家,2017(9).
[作者通联:广东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