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启示
2020-01-07陈芳萍
陈芳萍
摘 要:在继承和总结前人认识成果基础上,朱熹对道德教育根本宗旨、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修养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经验化的提升和实践,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挖掘其合理内核,与时俱进地加以吸收、借鉴,可以为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朱熹;道德教育; 政德建设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4.011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4-0059-06
朱熹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更是才华卓著的教育家、文学家。作为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教育实践中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对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有启示意义。
一、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来源
历代儒学家对道德教育的普遍关注,宋代文化兴盛及教育制度的改革、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积累共同组成了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来源。
(一)历代儒学家对道德教育的普遍关注
道德教育向来为历代儒学家所普遍关注,被视作治国理政良方。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等著名思想家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源头。
1.对先秦以来儒家道德思想的继承和总结。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关于道德教育思想的诸多论述。作为道德教育的奠基者,孔子推崇的仁政思想构建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框架。为了改变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道德失序的社会局面,他主张以仁德治理国家,将德行养成视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形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实践路径。孟子以“大丈夫”为理想人格目标,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出发,衍生出“仁、义、礼、智”“四端”,认为后天的道德教育可以实现天赋善端向现实善举的转化。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善良的属性可以后天培养,强调“化性起伪”,试图通过加强礼仪道德的教育来改变善恶属性。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班固、董仲舒、王符等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作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熹继承先秦以来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对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价值准则、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创新,实现理论化、系统化的提升。
2.对宋代理学先贤道德教育思想的弘扬与发挥。北宋时期,周敦颐、“二程”、张载等理学家,无一例外都将道德教育作为理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加以阐述。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以此讨论道德心性。张载用“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对人性加以区分,强调“天命之性”与生俱来,但受到后天“气”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气质之性”。程颢、程颐同样推崇“性即理”,认为“天理”反映在人身上,就是“性”,“气”有清浊,“性”随“气”变,因而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变化气质”,除弊明善。朱熹赞同双重人性论的观点,提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符合“天理”的“天命之性”,加上“理”“气”杂成的“气质之性”共同构成人性的两个方面,这是其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前提。
(二)宋代开放兼容的文化环境影响
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文化发展、学术环境、教育制度密切相关,南宋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为其提供了社会基础。
1.优待文士,宽松开放的文化氛围。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心存忧患,吸取前朝历史教训,防止武将作乱,削弱武将对军队的控制权,开创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知识分子的地位空前提高。宋太祖赵匡胤立下“优待文士”“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训,得到了继承和推行,使得知识备受推崇,文人备受尊重,推动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
2.崇尚儒学,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宋朝崇尚儒学的同时,出现儒、释、道等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统治阶级普遍认为“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将其视为殊途同归的存在,三者共同存在,和平共处、相互促进,包括程颢、程颐在内的许多思想家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朱熹也曾一度痴迷佛老之学,后在李侗先生的教导下,体会到儒学之经典,在吸收、改造、运用佛老有益元素的基础上,形成集大成的理学体系。
3.注重践履,改革创新的教育制度。在“尊文崇儒”文教政策的推动下,宋朝读书学文的风气盛行,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得以凸显。北宋“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虽然未获成功,但从教育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改革、完善了科举和教育制度,使宋代教育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到了南宋,连年战争使各级各类教育均受到严重冲击,宋高宗将教育作为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手段,恢复、重建各地官学,使得道德教育有了相对稳定的场所。南宋在延续推行北宋科举制度的同时,打破门阀登记制度的约束,放宽门第要求,扩大录用范围,将大批饱学之士选拔进入朝廷人才队伍。但这种以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为目标的教育,也暴露存在片面追求应试文章,忽视道德考察的弊端,容易让读书人陷入沽名钓誉的功利歧途。加之当时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发达开放的经济形势,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全社会急需重构伦理纲常、重整道德秩序,重立建道德价值,朱熹试图在遵循人伦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以道德教育来达到“正君心——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的目标。
(三)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积累
作为一位有实际教育教学经历的思想家,朱熹一生都在坚定不移地以各种方式推动教育。不论是以书院为平台,办学讲学,在各地任地方官,推动社会教化,还是与同期学者交流论辩,取长补短,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丰富、发展有了深厚的实践根基。
1.以书院为平台,致力办学讲学。南宋时期,基层书院成为民间教育的重要机构。朱熹将书院作为推行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平台,依托在闽北创办的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竹林精舍(后世称考亭书院)、武夷精舍读书学习、著书立说、办学讲学,将“四书”列为书院固定教材,教育学生“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立修齐志”,彰显鲜明的道德教育理念。任职江西时,他寻访白鹿洞书院旧址,加以重建,招生收徒、增加学田,亲自授课,并组织研讨论辩,专门订立《白鹿洞书院揭示》,从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世之要、接物之要等方面,系统阐述书院教育的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一般规律,包含丰富的道德思想,成为后世书院普遍遵循的纲领性学规。他担任荆湖南路安抚使时,修复岳麓书院,扩大规模,培养了一大批理学人才,形成“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繁盛局面,他手书的“忠孝廉节”成为其书院道德教育的缩影。
2.在各地任地方官,推动社会教化。朱熹不论是任同安主簿、知南康军,还是任提举两浙东路、知漳州,始终把推动社会教化、涵养民风作为重要施政目标。早在任同安主簿的时候,在大兴县学的同时,他就当地因婚姻之礼不规范所出现的不道德现象,专门发布《申严昏礼状》严令禁止,以《政和五礼》规范推行。在知南康军任上,他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上忠孝节义的名人为榜样,教育当地百姓要孝顺父母,以易懂的语言将儒家典籍通俗化,用以敦厉民俗。任职漳州、浙东时他颁布一系列敦厉民风的公告条例、乡规民约,以强化道德和制度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社会教化。
3.与同期学者交流论辩,实现取长补短。为完善和论证自己的思想、学说,朱熹多次与张拭、陆九渊、陈亮等学者,围绕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开展交流论辩,从而取长补短,充实知识体系。如乾道三年(1167年),在岳麓书院他与张拭共同论学、讲学,围绕“中和”“动静”“仁义”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尤其是在修养工夫方面开展了深入论辩,坚定了其修身养性的方法和原则。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与陈亮围绕“王霸义利”展开深刻探讨,对究竟该推崇以道德为本的仁政王道,还是该注重富国强兵、强权政治的霸道开展相互评论。
二、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朱熹在继承、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立足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形成了包括根本目的、内在动力、基本方法、具体要求等在内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为己之学,学以明伦——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朱熹主张学习的出发点在于学以致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从而不断完善人格。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伦”,他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名此而已”[1]355。朱熹将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伦理关系的正确处理,视作各类教育机构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认为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份履行应有的职责,然后推己及人,就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二)学贵立志,持之以恒——德行修养的内在动力
在朱熹看来,想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以此为内在动力,明确追求奋斗的目标、方向。尤其是在道德领域,他认为志向要立足于如何做人。他强调“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2]119,要求门人弟子以圣贤先哲为榜样,立志定向,完善人格。在这样的基础上,朱熹还提出:“苟不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泛然而无主,悠悠终日,亦只是虚言。”[3]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再高的志向也是空话,所以他主张以“居敬”的态度持之以恒,从而真正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
(三)居敬涵养,格物穷理——追求仁德的基本方法
在朱熹看来,提升道德修养要掌握“居敬涵养”“格物穷理”的基本方法。他认为:“‘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4]187“敬之一字,致知者,万善根本,涵养、省察、格物致知,种种工夫,皆从此出,方有依据”[5]2313。这种“敬”通常与“畏”相连相通,“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4]191。可见,“敬”不是静坐停滞,万事皆休,而是指收敛身心、专心致志、表里如一的敬畏态度。通过这种态度进行道德品质的自我体察,涵养德性,为格物穷理准备充分的主体条件。以这样的态度“穷极事物之理”“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知其所以然,故志不惑;知其所当然 ,故行不谬”[5]3132。认为只有居敬穷理,才能明白所作所为的规律和准则,不会出现谬误。“穷理”的前提在于“格物”,“‘格物 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须穷极事物之理到尽处,便有一个是,一个非,是的便行,非的便不行”[6]248。所“穷”之“理”既包括物用之理,也包括“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人伦之理,所以他又说:“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皆人所不能无者,但学者须要穷格得尽。事父母,则当尽其孝,处兄弟,则当尽其友。如此之类,须是要见得尽。若有一毫不尽,便是穷格不至也。”[6]254
(四)省察慎独,迁善改过——德行修养的具体要求
朱熹重视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反省,认为在私心私欲初露苗头时,就要通过反省、检查,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不良言行已经发生,更要反省、检查,并纠正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言行。同时,他赞同儒家修养论所倡导的“君子慎其独”,主张“无时不省察”。在省察慎独的基础上,朱熹还提出“迁善改过”的要求,对《孟子·公孙丑上》中称赞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作出注释:“喜其得闻而改之,其勇于自修也。”[1]279认为子路乐于虚心听取并接受他人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是修身成德的榜样。他大力推崇程子“学问之道无他也,为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1]70的观点。《白鹿洞书院揭示》将“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列为“修身之要”。崇安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故居紫阳楼内,高悬“不远复”三字,也体现了朱熹对总结、反思、迁善改过的主张。
(五)知行相须,不可偏废——道德教育的落脚之处
知行关系是朱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认为知识的获取和具体的实践是做学问的两个主要途径。在道德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知”是对道德伦理纲常的认识和把握,“行”则是对所获道德知识的切实实践。道德知识的获得要依赖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也需要道德知识的指导。在二者顺序上,他主张“知先行后”的观点,认为:“儒者之学,大要以穷理为先。盖凡一物有一理,须先明此,然后心之所发,轻重长短,各有准则。”[2]124道德教育中需先让学生掌握伦理道德知识,理解其内涵和价值,对其坚信不疑,才能在实践中有原则和尺度。就二者重要性而言,他认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7]198 。“学——知——行”是一环比一环更重要的过程,通过学习掌握道德知识,最终要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化,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于实践。“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5]2812 。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只满足于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理论的灌输,更要加强道德行为的引导和训练,反之则无法实现其价值。就两者并进效果而言,他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篤,则知之愈明。二者皆不可偏废。”[5]2814将其视为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对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启示
政德,也称官德。习近平强调:“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各方面的素养。”[8]践行政德的主体是为官当政者,即各级领导干部。其德性修养对其他社会成员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关联党风、政风,甚至影响民风和整个社会风气。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不少主张和理论有积极价值,应汲取其中的有益因素,将其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寻求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律己修身,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朱熹强调统治者及各级官吏律己修身的重要性,他说:“人君为政,在于得人,而取人之则,又在于修身,能仁其身,则有君有臣,而政无不举矣。”[1]47认为“为政在人”,通过修身才能把“仁”的原则体现出来,并贯穿于治国理政之中,推动国家长治久安。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国家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亦应律己修身,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1.加强学习,融会贯通提升道德修养。朱熹把博学看作“修己治人”的有效方法,认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动素质能力提升,并且明确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逐层递进的学习过程,认为广泛深入学习是存疑提问、全面思考、明晰判断、指导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朱熹本人涉猎广泛、具有广博的阅读量,他要求学生抓住读书明理这一学习要领,博览群书,将各类学问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养德、学以修德的目标。对当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而言,只有立足时代发展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教育,提升政德修养,抵制不良诱惑,才能实现政德规范要求到个人价值行动的自觉转换。
2.心存敬畏,持之以恒强化自我约束。朱熹认为:“敬,只是一个畏字”,它是实现“仁”、成为“君子”的重要途径,这种“敬”体现在“方无事时,敬于自持……及应事时,敬于应事”[4]19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少个敬不得”[4]193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自我修养还是具体事务、治国理政,“敬”都是基本原则。各级领导干部从政、处世应心存敬畏,方能持之以恒强化自我约束。一要敬畏人民。朱熹把人民看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同安主簿任上,他在办公大堂正中高悬“视民如伤”匾额,作为为官座右铭。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心存敬畏,真正在内心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融入群众、行动上帮扶群众,才能履职尽责,不负使命。二要敬畏权力。各级领导干部都不同程度掌握公共权力,这种权力实质上与责任相对应,应敬畏权力,秉公用权,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自己谋利的资本。三要敬畏党纪国法。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做何种决策,都要有法律观念,敬畏法律权威,始终做到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
3.慎独慎微,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本色。对《中庸》里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注释道:“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1]38哪怕是一个人独处时,或者思想初有萌动、他人尚不知晓时,也不会放肆而为,而是自觉遏制微小恶念的发展,谨慎从事,努力为善去恶。各级领导干部更需慎独慎微,强化约束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增强修养,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管好自己本人的同时,管好身边亲友和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本色。
(二)知行合一,推动具体工作实践
朱熹强调切实笃行、具体实践:“既得知,若不真实去做,那个道理也只是悬在这里,无个安泊之处。”[9]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也应是如此,各级领导干部应立足本职工作,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实推动具体工作實践。
1.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朱熹一生,满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入朝奏事,针砭时弊,匡正君心;地方任职,脚踏实地为国为民;兴办书院,不遗余力推动道德教育。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担当起推动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重任。唯有如此,才能有明确、高尚的道德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贡献个人的力量。
2.立足岗位,切实履职尽责。政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实践,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加强政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明确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并立足岗位,用以指导和评价自身政德实践,真正实现政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另一方面,应在实践活动中加深政德认知、情感体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塑造良好、稳固的政德品质。
3.传承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重视为官之德,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也不乏对各级官吏的教育、规范和约束。但随着时代发展、岁月迁移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政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也应随之变化,应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官德思想精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实践探索,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信念坚定明大德,率先垂范守公德,律己修身严私德。
(三)完善制度,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既主张正面的积极教育引导,也倡导采取必要的制度加以约束,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倘若只有生硬的制度约束,缺乏人们内心能够真正接受的“理义”教育,就只能是被动地遵从,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作用,无法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朱熹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其犹决湍之水注千仞之壑,而作翳萧苇以捍其冲流也,亦必不胜矣。”[5]3568另一方面,朱熹并不完全否定制度的约束作用,反而认为这是不可忽视的。他提出“学者须先置身于法度规矩中,使持于此者足以胜乎彼,则自然有进步处”[5]3571,主张实现道德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的有机统一。这对当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而言,同样需要建立德刑结合、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