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凝血酶的研究

2020-01-07郑少强张文杰何锡强赵尧平

医学综述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分离机葡萄糖酸钙凝血酶

郑少强,张文杰,何锡强,周 雁,赵尧平,王 庚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5)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全血经离心分离后获得的血小板(platelet,PLT)浓缩物,是自体源性血液制品。PRP含有生理浓度数倍的PLT,因制备方法不同,其可能含有高浓度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1-2]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应用PRP有益于患者康复[3-6]。术前采集自体PRP,术中必要时予以回输,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异体用血量[5,7-9]。PRP的激活产物包括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rich gels,PRG)和PRP释放物或提取物。已有证据表明,局部使用PRG可减少术后引流量,加快切口恢复,促进组织修复,从而改善骨折不愈合、肌肉韧带损伤、骨性关节炎、难愈创面患者的预后[5-6,10-12]。可见,安全、经济、有效、可操作性强的PRP及PRG制备方法对PRP能否在临床广泛应用十分重要。但市售PRP制备设备存在耗材价格昂贵的问题,不利于临床推广使用。而自体血回收分离机设置为分离模式,可将患者全血进行分离制备PRP。本研究旨在验证围手术期使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探索制备自体凝血酶,及用自体凝血酶激活PRP制备PRG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体重>60 kg,性别不限;②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④术前无贫血(血红蛋白>120 g/L,血细胞比容>35%),PLT>150×109/L,无PLT功能障碍,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严重肺、心、肾、肝等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②术前高热及贫血;③不能配合或其他原因不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④不愿配合或拒绝参加研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北京积水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术前30 min使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制备成功后,使用10%葡萄糖酸钙激活PRP;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0 min使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制备成功后,将制得的PRP 1.5 mL用于制备自体凝血酶,使用自体凝血酶激活自身PRP以制备PRG;PRP:富血小板血浆;PRG:富血小板凝胶;a为χ2值,余为t值

1.2试验设备及材料 血液回收分离机(美国血液技术公司,型号:cell saver 5+)、一次性使用血细胞分离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规格261、244)、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型号:DK-S22)、微型低速离心机(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型号:AS-4K-1069)、水平震荡仪(常州荣华制造有限公司,型号:TY-80B)、EP管、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美国BD (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公司,规格2 mL、5 mL、10 mL]、医用三通(德国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型号:409511CN)。

1.3试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30 min使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制备成功后,观察组将制得的PRP 1.5 mL用于制备自体凝血酶,使用自体凝血酶激活自身PRP以制备PRG;对照组使用10%葡萄糖酸钙激活PRP。除激活物不同外,两组的其他激活条件均相同。患者于手术当天进入手术室后建立无创血压检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监护和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液500 mL,Allen试验阴性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动脉测压装置。采血前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

1.3.1PRP分离 按血液回收分离机操作规程安装离心杯、分离管路、储血袋等耗材,使用枸橼酸钠注射液预充管路抗凝。主机选择分离模式,将采血端连接动脉,开始运行,分离出贫血小板血浆、PRP及红细胞,分别进入相应储存袋。采血过程中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300~500 mL,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无创血压监测选择连续测压模式。当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血压、心率变化范围超过基础值20%)或有相关不适主诉时,停止采血,并予以记录。采血完成后,再次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开始麻醉手术。取PRP 2 mL送检,检测PLT及WBC含量。将分离出的PRP置于水平震荡仪振荡保存,振荡频率为60 次/min,振幅5 cm。

1.3.2自体凝血酶制备 参照Franco等[13]制备自体凝血酶的方法,取PRP 1.5 mL与10%葡萄糖酸钙溶液0.5 mL置入EP管混匀,37 ℃水浴15 min,水浴结束后,900×g离心10 min后,使用注射器接16 G 针头吸出EP管上层物质,即为自体凝血酶。

1.3.3PRP凝胶制备 观察组将4 mL PRP与 1 mL 凝血酶分别置入注射器,通过医用三通匀速推注混匀,喷入容器。对照组使用同样方法将4 mL PRP与1 mL 10%葡萄糖酸钙混合。混合结束时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观察PRP是否聚集成半固体凝胶,若聚集凝集,将容器倾斜至60°,观察PRP是否流动;若3 min时不聚集,则之后每隔3分钟观察1次, 记录凝集时间。若PRP与激活物混合30 min后仍未聚集,停止观察,记为未凝集。

1.3.4自体血回输 依据输血原则,术中必要时将分离出的贫PLT血浆、红细胞及剩余PRP回输。术野回收自体血也根据输血原则在必要时予以输注。

2 结 果

所有患者在采血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无相关不适主诉,均完成采血及PRP制备。30例患者的平均采血量为(316±34) mL,制备PRP(33±7) mL;与采血前相比,采血后血红蛋白下降(8.1±1.4) g/L,血细胞比容下降(4.8±0.9)%。两组患者的PRP生成量、PLT基础值、PRP中PLT含量及富集度、WBC基础值、PRP中WBC含量及富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将PRP与5%葡萄糖酸钙混合物水浴离心后制得自体凝血酶(图1a),将其与PRP混合后,可发生聚集形成PRG(图1b),其中12例2 min时凝集成凝胶,3例3 min时凝集,容器倾斜至60°不流动;对照组PRP与5%葡萄糖酸钙混合后30 min后均无凝集,容器倾斜至60°液体流动。

3 讨 论

PRP是全血经离心分离后获得,由于全血中红细胞、WBC、血浆、PLT等血液成分比重不同,故将全血进行离心时,各种血液成分会进行分离,分为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及PRP,PRP即据此原理制造。随着PR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各类商用PRP制备套装层出不穷。大多数商用套装机器主体及耗材需分别购买,机器安装需独立空间[14]。自体血回收分离机为PRP制备装置的一种,其同时具备制备PRP和术野自体血回收的功能。对于因预计术中出血量大而使用术野自体血回收的患者,自体血回收分离机仅在血液回收耗材基础上增加成分血储存袋,更改主机工作模式即可完成PRP制备。而其他类型设备需单独设立空间安装,故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在围手术期可一机两用,节约手术室空间;同时管路共用,可节省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目前公认的PRP的“富血小板”标准,需要PRP中的PLT浓度高于生理全血浓度至少4倍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5-16]。根据含WBC数量的多少,PRP可分为富白细胞PRP和贫白细胞PRP,其中富白细胞PRP中的WBC可释放出递质,诱导多种细胞黏附和聚集,从而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更利于组织修复。目前,研究已证实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的效果[7-8]。本研究对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的富白细胞PRP进行检验,其PLT和WBC含量均超过全血4倍,满足后续自体凝血酶及PRG制备所需条件。

组别例数PRP生成量(mL)基础PLT (×109/L)PPR PLT (×109/L)PLT富集度(倍)基础WBC(×109/L)PRP WBC(×109/L)WBC富集度(倍)对照组1532.5±4.5203.7±31.4105 5.2±92.15.2±0.56.9±1.232.5±4.55.3±0.9观察组1533.0±4.2210.9±24.5103 7.7±83.94.9±0.46.6±1.033.3±5.45.0±0.6t值0.2940.7000.5450.6430.5661.0700.748P值0.7710.4900.5900.5420.5760.2940.436

对照组:患者在术前30 min使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制备成功后,使用10%葡萄糖酸钙激活PRP;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0 min使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PRP,制备成功后,将制得的PRP 1.5 mL用于制备自体凝血酶,使用自体凝血酶激活自身PRP以制备PRG;PRP:富血小板血浆;PRG:富血小板凝胶;PLT:血小板;WBC:白细胞

PRP通过激活PLT,向周围环境释放其颗粒内容物,发挥促生长及炎症抑制作用。PLT被激活后会释放多种内容物,包括刺激细胞增殖、合成与代谢的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同时,PLT还会释放一些炎症反应抑制因子,抑制由白细胞介素-1β引起的炎症反应,使细胞不受炎症反应的损伤,如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和Ⅱ、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等。除上述生长因子及炎症因子外,PLT还会释放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聚合为纤维蛋白,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黏附性、肉眼可见的网状凝胶,即PRG。在聚合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收缩创面,为修复细胞增殖提供生物支架,对损伤愈合有促进作用[16-18]。体外应用时PRP必须激活后使用;当作为组织包埋媒介或止血剂时PRP也需要激活。其激活方法有加入氯化钙或凝血酶,同时加入氯化钙和凝血酶以及物理方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添加牛凝血酶和氯化钙[5-6,19-20]。但这种方法制备的PRG存在一定风险:牛凝血酶的添加会导致凝血因子Ⅴ、Ⅺ抗体形成,并有发生严重凝血紊乱的可能性,甚至会威胁生命[21-22]。目前,国内动物来源凝血酶成品价格较高,其用于人体有过敏、排异等风险,且用于关节腔内或深部组织注射的安全性尚未完全证实。有文献报道,可使用PRP制备自体凝血酶[13]。本研究在PRP中加入5%葡萄糖酸钙经水浴、离心制得自体凝血酶,并进一步成功将PRP激活形成凝胶,证实了自体凝血酶制备及激活PRP的可行性。使用自体凝血酶激活PRP,不仅避免了过敏与排异的可能,免除异种生物制剂进入关节腔的风险,还可降低医疗成本。

未激活PRP呈液态,其局部用于创面或手术切口内,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最低位置,与创面接触时间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PRP与激活剂混合后,凝集为PRG,流动性降低,附着于创面,延长作用时间。而激活剂与PRP混合后短时间内凝集形成PRG,可保证PRG与创面的作用时间。若激活剂作用于PRP形成PRG所需时间过长,则PRP可能在未形成PRG时即因重力作用离开创面,无法保证PRG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本研究在激活剂与PRP混合观察30 min后即停止,其不足之处为5%葡萄糖酸钙可能在超过30 min后激活PRP形成PRG而未被观察到,但即使可激活,其临床应用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利用自体血回收分离机制备自体PRP具有可行性,PRP中的PLT可达到治疗水平。同时,使用PRP水浴离心制备自体凝血酶,进一步激活制备PRG方法可行,且简便经济。

猜你喜欢

分离机葡萄糖酸钙凝血酶
专利名称:造纸固废洗料系统
电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的含量
碟式分离机传动结构发展
葡萄糖酸钙制备的实验研究
电位滴定法测定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中的钙含量
用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混入量的对比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
燃机发电厂燃油分离机故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