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基于宁夏的实证分析

2020-01-07虎晓东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宁夏战略

虎晓东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基于宁夏的实证分析

虎晓东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能够得到发展,又能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基于田野调查,对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概况、空间分布特征和传播现状分别进行了调查,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机理。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契机,结合当地实情,选择“拓宽经费筹集渠道;资源挖掘整理;乡土人才培养;兴建健身场地;举办比赛活动和现代传媒传播”等传播路径,以期保护和传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重要战略,意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要求,标志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内容之一。宁夏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其活动内容的文化意义、健身价值和社会功能等,都蕴含着当地各族人民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的烙印。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的文化价值取向转变,重视程度日益降低、组织开展频次、参与人数逐渐减少,致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面临消亡的危险。基于此,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视角,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探究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传播的路径,以期盘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概况及分布特征

1.1 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呈十字形,属典型的大陆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据“2017年宁夏统计局统计,宁夏常住人口681.79万人,其中回族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2]历史上,宁夏多以游牧文化为主,游牧文化烙印鲜明,随着“多个朝代在宁夏实施军屯、民屯、商屯,不但开发了宁夏富饶的土地,而且形成了多元文化。”[3]宁夏又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这一鲜明的地理坐标,为当地多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互动、交流和融合,以及相互传播、相互交融的文化区位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表1 宁夏民族民间体育非遗项目情况一览表

注:体育非遗分类参考崔乐泉研究员在2015年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发表的分类法.2015,11,5.

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构成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占据了较多的位置,当地体育文化资源的形成主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承载着各民族群众的劳动方式、生活习俗等特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公布的四批非物质物化遗产名录为例,通过调查整理认为,具有“原生态身体运动”[4]属性的代表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19项,依据崔乐泉研究员体育非遗分类法,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分为武术武艺、民俗游乐、田径活动、棋类活动和球类活动五大类(见表1)。

1.2 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两个特征。(1)地域文化特征。“宁夏南部萧关为关中四关之一,古丝绸之路穿全境而过,使西域中亚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成为可能。”[3]相对与其他地区,由于地域优势,宁夏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宁夏南部地区。宁夏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分布在南北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2)民族文化特征。宁夏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主要有回族、满族、东乡族、维吾尔族和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居住,是多民族聚居区。通过田野调查认为,无论是文化资源的类型还是分布区域,当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较多的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各民族体育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例如中宁县的黄羊钱鞭、吴忠市的杨氏拳、隆德县的社火和高跷、银川市的杂技-飞叉等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是,在当地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不同体育文化资源又在各自的民俗节庆期间进行着跨文化传播。

1.3 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现状危机

“传播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文化共享的过程,每一种文化形式都会涉及传播,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变迁与整合。”[5]在多民族地区,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现象比较普遍,而且传播途径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通过田野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一直坚持跨文化传播历史传统。无论是历史上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历程,还是当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发展现状,都彰显了不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传播的属性。从传播途径看,当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官方行为的文化传播。宁夏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针对体育类“非遗”保护,对当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了整理和存档,并且给予项目非遗传承人一定的物质资助,鼓励其广泛传播所掌握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以及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留守在村落的群众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又缺乏规范组织和引导,体育非遗传承人也为了家人的生计忙于耕田种地或者做点小生意,而没有充足的精力顾及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即便是政府大力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非遗”,但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更不利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发展。同时,一些政府行为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赛事,促进了当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及其文化传播的范式,但是,“宁夏依靠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对其进行传播与发扬显得不够,”[6]参赛单位由各地级市、高等院校构成,所设项目是全国民运会部分竞赛项目,而当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仅有木球、方棋、踏脚等。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没有针对本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举办民间体育赛事,导致赛事没有群众价值认同和吸引力。此外,木球、方棋、踏脚项目每2-3年举办一次邀请赛或选拔赛,比赛的地点设在城市的学校,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几乎无观众观看,社会影响力较小。

(2)民间行为的文化传播。当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高发期在假日节庆和冬季农闲时节。这个时间段,部分村落都自发组织民间体育赛事,而且都是参赛人数相对比较多的集体比赛,比赛方式以不同村落或生产队之间比赛形式为主。最常见的群体体育项目有拔河、木球、踏脚舞等;个体及其基础上村(队)比赛项目有跘跤(摔跤)、方棋、民间武术等。但是,这种组织模式没有形成系统化和长期化,仅为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落,或者个别村落有经济实力较好村民的捐助,才得以组织开展此类活动,表现为体育文化活动没有周期性,覆盖面较低,参与群众人次失衡,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健身的需求和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播。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实证分析

2.1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机理

图1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机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然要求所有涉及到‘三农’的工作、事业和产业自觉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自觉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中。”[7]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决定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是单方面和被动的关系,而是有着双向的互动机理和多方面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乡村振兴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建设、传承文化、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等方面的保障;另一方面,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主要反应在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群众价值认同、社会秩序重构、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如图1所示)。

2.1.1 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1)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机制,推动村健身设施的全面覆盖,使农村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更加便利,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生活;(2)有助于传承农村优秀文化的实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挖掘、保护和传播基础上,吸取现代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使其成为一种“活”的文化,进而不断繁荣农村文化;(3)利用宁夏广大农村地区本土化的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构建发展农村文化新气象提供了机会,群众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达到交往、交流和交融之目的,实现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和睦相处之意义。同时,能够挖掘培养出本土文化能人,从而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体育工作队伍;(4)通过农民大面积的组织、参与本土化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使其有归属感,从而利用体育的共同属性—遵守规则,培养农民遵纪守法、诚信友爱之文明意识,推动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2.1.2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是乡村振兴实施的支撑内容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广大农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8]宁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因此,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传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必然会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跃农村文化。宁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根植于当地深厚的土壤之中,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征,“各种民族体育项目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还具有精美的艺术性,以其极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9]在与季节周期有关的农业活动或民俗节日中定期开展具有本土化优势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并通过村民的自我组织、参与、竞赛等方式,从中享受贴近自我生存生长环境的本土文化乐趣。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搭建了平台,活跃农村文化活动。

(2)跨文化传播。“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表明,正是跨文化传播的不断延伸,把不同文化连结在一起,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10]。当地不同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不同程度承载着各自的文化习俗、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并且通过“相互影响和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11]的传播模式,将不同场域的一种文化渗入到另一种文化,确立了不同文化群体的认知、观念和规范体系,维系着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

(3)群众价值认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符号,由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以此作为节日庆祝、劳作间隙等娱乐的媒介,“由仪式、节日、媒介等建构出文化符号的内容、特点、样态,蕴含着民族情感、民族归属等心理活动,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族群认同”[12]。宁夏各地村镇一般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级别民俗文化活动,民间杂耍和武术表演最受欢迎,这种当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吸引了来自十里八乡的各村群众观看,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创设了一个巨大的心理想象空间,使之在观看过程中找到自己年幼时代的影子,产生认同想象,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4)社会秩序重构。宁夏南部部分乡村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类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契合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乡村戏台、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为各村相互来往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村际关系融洽,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缩小了干群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社会治安形势好转。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龙指出“体育表演不仅创造出民族的团结性,而且这种团结按某个方向凝聚”[13]民族民间体育以其深厚的影响力,成为宁夏各乡村社会秩序重构的重要媒介,体现出民族体育的社会学价值。

2.2 依托乡村振兴实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撑内容,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此,结合当地实情,选择“经费筹集、科研助力、人才培养、兴建场地、举办赛事以及利用新媒体传播”等路径进行传播推广。

2.2.1 加强宣传力度,拓宽经费筹集渠道 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都必须解决“经费”的问题。我国政府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为此,解决经费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1)政府财政投入,省、市、县三级政府务必重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将其列入当地政务的重要工作之一来抓,在财政预算方面向三农倾斜;同时,文化与旅游厅继续加大体育非遗传承人的经费资助,鼓励其积极投入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传播工作中。体育局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向农村地区加大器材、场地建设等支持。民委将每年的民族文化活动经费向乡村地区倾斜,确保长期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2)加强宣传力度,多方位全面开拓投融资渠道,利用当地未开垦的荒地出让获得收益。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吸引企业赞助、个人集资和农民投工出力等措施,提高农民体育消费意识;(3)解决体育头重脚轻的现象,在地方成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协会,设立传统体育传播基金,对经费的来源和使用进行管理。

2.2.2 整合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一方面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转化发展以及表现形式提出了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对乡村地区的武术、舞龙、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的挖掘和开发做出了新的发展构想。基于此,开展乡村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获取一手资料,形成真实的原生态民间体育活动项目。近年来,“来自各级机构和部门的针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立项数目在不断增加,研究人员的素养和研究水平更加趋于专业化,为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在开展乡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研时,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史料记载、问卷调查以及口述等田野调查方法,将已列入体育非遗项目的“产生的背景、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保护与传承的模式”等方面进行挖掘整理;对散存于乡村的民间体育种类、数量和生存现状,根据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进行项目归类、编码与建档。在不破坏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原生态的基础上,吸取现代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包装,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提升民族民间体育的娱乐和健身价值,盘活地方民族民间特色体育文化资源,更好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3 抓住战略契机,健全乡村公共体育活动基础设施 原生态的乡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诞生于农村的劳动场所,在劳动间隙和节庆习俗活动中发展传播。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群众的活动地点已由原来的田间地头转移到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但是,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是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建造的篮球场等,并且数量有限,参与人次较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指出: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基于这样的战略背景,应抓住战略契机,利用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布局,建设现代与传统体育共享的体育文化活动场地(比如宁夏的木球项目与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可以共用,戏台或其他表演项目可以共用。),提高体育活动场地的利用率。健全乡村公共体育活动基础设施,不仅为乡村组织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而且为广大群众在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过程中提供交流、交融和交往的平台,进而提高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

2.2.4 培育乡智人才,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体育文化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支持乡土文化能人培养”,乡村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振兴不仅需要文化资源和传播的平台,更需要专兼职体育人才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工作。因此,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通过“旧燕归巢,引凤做客”等工程,培养乡村专兼职体育人才。(1)通过政策的配套措施,包括免息贷款创业、土地流转等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具有体育文化等才能的大学生、村民以及各界人士“旧燕归巢”,结合现代体育赛事管理模式,做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宣传和传播工作,促进村民身体健康,规范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2)“请进来”,通过与政府部门、各级学校、社会体育协会等合作,邀请“懂体育、懂文化、懂民俗、懂历史”等有志向有情怀有责任的专业人才,通过技能培训和讲习班,对民间体育活动技能、产生背景、健身价值和社会功能以及当地历史渊源等方面的讲授和宣传,提高当地年轻村民的历史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地的热爱,培养一批既具有知识能力而又能扎根于农村的体育文化人才;(3)“送出去”,通过多方合作,定期派送体育非遗传承人、村干部、本村大学生、文化能人等去外地观摩学习(大型民族体育赛事,民俗文化活动等),开阔视野,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让他们成为土生土长乡土体育文化人才,将更多的新老农民培养成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让乡村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更趋于规范系统,以满足各乡村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的需要。

2.2.5 以赛代传,广泛开展乡村民族民间体育比赛 宁夏是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自治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而这种特征不管是对于本民族还是其他民族,都影响彼此的印象和相互关系。“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作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社会吸引力和文化感召力”[15]聚集毗邻不同民族村落民众共同参与,从而使他们对当地文化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赛事活动加强彼此交流、交融和交往,增进了不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跨文化传播,调节不同村落或家族之间的矛盾纠纷,从而构建安定、和谐和团结的良好乡村。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根据毗邻村落农作物生长周期,选择农闲时节、传统习俗节庆和国家重大节日,比如回族的开斋节,春节,国庆节等节日;以村或同村各生产小组为单位参赛;在赛事内容选择上应该围绕毗邻乡村不同民族的传统项目为主,通过赛速度、赛力量、赛智力和赛精准等方式,评比出胜负;赛事奖励应使人人有份,分不同等次奖、鼓励奖和精神文明奖等奖项,重在参与。此外,在赛事的组织管理上,还应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的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经验,开阔眼界,打造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乡村民族民间体育赛事,营造良好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传播氛围,繁荣乡村文化。

2.2.6 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媒体多途径传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通过网络传媒进行相关内容的广泛传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建设有网络、有内容和有标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基于此,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应与时俱进借用现代网络传媒,采用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相关的内容。一是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优秀乡村体育文化人才(传承人)事迹、赛事活动以及健康知识等,通过录制语音视频上传网络门户网站或各村微信群。另外,借助乡文化馆、图书馆等平台,通过报纸、宣传册以及书籍进行传播。让广大群众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生活的乡土文化影子,提高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关注度。二是积极构建“数据库”和“移动平台”,一方面,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实现完整而系统的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的网络移动平台路径,常态化传播当地体育文化资源,利用体育的健身价值和社会功能正确引导群众的网络文化生活,不同程度的活跃了乡村文化氛围。

3 结 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既是难得的战略契机,又是必须应对的新要求。从两者的作用机理看,他们并不是单方面和被动的关系,而是有着双向的互动机理和多方面的内在联系;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助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条件和有效途径,其主要反应在“活跃农村文化、群众价值认同、村民自治”等方面。从宁夏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资源、区位等条件看,其能够作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内容;随着生态移民的搬迁,体育文化资源在各族群众的交流、交融和交往中进行着跨文化传播,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繁荣农村文化,构建了和谐、稳定和幸福的社会环境。从传播的路径选择看,通过“拓宽经费筹集渠道、资源挖掘整理、乡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和现代传媒传播”等路径,既能繁荣乡村文化、增进村民健康、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撑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如何使这种机制长期化和系统化,还需要紧跟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步伐,及时研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社会学价值,探索政策保障和可行路径等,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1] 习近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 [2017-12-01].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094-29613660,Html.

[2] 中国统计信息网.宁夏回族自治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www.tjcn.org.

[3] 薛正昌.地域文化与地方人文精神—以宁夏地域文化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06):184~194.

[4] 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6.

[5] 闫 艺.跨文化传播视阈下麦西莱甫文化特征与传播价值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02):88~93.

[6] 马兆明,徐文红.“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宁夏少数民族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6):29~37.

[7] 银 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5):182~186.

[8] 胡维秋,涂传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03~1311.

[9] 李繁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59.

[10]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4~55.

[11]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4.

[12] 王玲霞.符号表征与族群认同—以文化符号解读旧村回族的族群认同[J].回族研究,2014(04):76~81.

[13] 田 静.想象的共同体:电视、体育与民族身份认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02):64~67.

[14] 赵富学,程传银,等.“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1):5~11.

[15] 李延超,虞重干.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研究的定位、内容及实施[J].体育科学,2011,31(03):22~29.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National Folk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Ningxia

HU Xiaod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With the help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national folk traditional sports can not only develop, but also support the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sour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semination of the national folk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Ningxi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wo-way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folk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Relying on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tegrating local realities, select the broadening sources of funding, the excav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resources, the training of local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fitness venues, the holding of competition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modern media, in order to spread and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We will prosper and prosper rural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National folk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G852.9

A

1007―6891(2019)06―0097―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6.25

2019-06-30

2019-07-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青年项目(17CTY007)。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宁夏战略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宁夏
战略
战略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