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20-01-07张胜睿杨栋梁匡智明邓文刚朱建龙
张胜睿,张 敏,杨栋梁,匡智明,邓文刚,朱建龙
(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脏原发性损伤引起心排量降低、心室充血等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液体潴留。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不仅造成脂质沉积,还有大量炎症细胞增生,而后者通过递质相互作用,可引起级联反应放大炎症反应,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概率[1-2]。在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是最早出现的炎症因子,可于早期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同时慢性和过度的炎症系统刺激易增加纤维化发生的概率,影响周围组织正常生长;但是,目前尚未明确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中炎症及其他生化指标水平间是否存在差异[3-4]。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A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6(73.24±7.86)岁。合并2型糖尿病6例、高血压病9例。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7(73.26±7.89)岁。合并2型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11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5]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急性心力衰竭者伴收缩性功能障碍;3)慢性心力衰竭者前3个月内无急性事件。
排除标准:1)近期感染,1个月内患过不稳定型心绞痛;2)炎性疾病或肿瘤;3)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慢性心力衰竭者近期手术。
1.3 研究方法
标本采集:2组均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3000 r·min-1离心5 min,取血清,放置-20 ℃ 冰箱保存,待测。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6、脑钠肽(BNP)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及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以上均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型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康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及根据仪器标准化操作程序进行。
仪器与检查方法:采用美国HP公司生产的Sonos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 MHz。患者取侧卧位,采用Simpson法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数值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LVEF≥50%为正常参考值)。
对A组LVEF水平与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IL-6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A组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及IL-6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5)。见表1。
A组LVEF水平为(26.75±6.38)%,B组LVEF水平为(40.27±3.52)%;A组LVEF水平低于B组(t=23.577,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LVEF水平与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2、-0.498、-0.729、-0.720、-0.521、-0.756、-0.700,均P<0.05)。
组别nCRPρ/(mg·L-1)TNF-αρ/(μg·L-1)PCTρ/(μg·L-1)MPO/(kU·L-1)sST2ρ/(μg·L-1)BNPρ/(ng·L-1)IL-6ρ/(ng·L-1)A组3012.97±1.102.28±0.1339.78±4.7595.67±3.2728.41±4.581 345.67±14.30399.08±10.10B组3010.69±3.081.98±0.1718.76±1.6481.34±1.7417.29±5.981 232.97±13.38349.61±11.34t6.19536.49237.03151.26238.966592.349218.320P<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引起心脏疾病病理生理发展的严重阶段,甚至是终末阶段,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力衰竭类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多脏器灌注损伤、呼吸衰竭、死亡等严重后果,且具有较高的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6]。因此,寻找一种可判断疾病预后的指标,对改善疾病转归尤为重要。
部分炎症因子可通过心肌细胞肥厚、恶化心肌收缩功能、诱导凋亡及影响心室重构等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BNP是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心力衰竭的金标准,可准确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不断加重,BNP水平也随之升高。CRP是一种炎症急性反应标志物,其合成与致炎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血管事件中CRP水平升高可活化炎性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产生血管痉挛、缺氧,增加心肌缺血发生风险[7]。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其在全身性炎症反应早期水平即可升高。sST2是IL-1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亦是心室受到机械应力而分泌的一种新型标志物,可在多种全身系统性炎症或免疫性疾病中表达[8],同时在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也将出现sST2水平异常升高情况。MPO是一种由内皮细胞经氧化应激产生的含铁溶酶体,与天然免疫防御和组织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水平及活性变化可反映嗜中性多形核白细胞的功能和活性情况。然而,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记物,MPO可反映心肌损伤、治疗及预后情况,且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过程,可加重心室重构[9]。IL-6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蛋白,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A组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及IL-6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5),表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炎症反应较为严重,且急性心力衰竭因常伴脏器灌注不足、组织缺氧,甚至伴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造成机体处于严重的炎症反应状态,进而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加重患者的病情[10-11]。
LVEF是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本研究中,A组LVEF水平低于B组(t=23.577,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LVEF水平与血清CRP、TNF-α、PCT、MPO、sST2、BNP、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2、-0.498、-0.729、-0.720、-0.521、-0.756、-0.700,均P<0.05),表明炎症及机械牵张生物标志物与心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分析其原因为急性心力衰竭预后较差,极易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导致机体处于严重的炎症反应状态,加重心功能及其他脏器损伤[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