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外部性理论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行为博弈分析

2020-01-07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部性收益基础设施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不仅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环境有效改善的保证,也是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健康运转的基石。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依托于科学合理的投融资体制,而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关键在于社会多主体的参与,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民参与是构成高效运作的投融资体制的关键要素。公民作为社会的一大重要组成要素,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维护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私人作为公民中的一员,私人资本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相当重要,利用私人资本,市场可弥补公共资金的短缺,满足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从政府角度,私人参与融资不仅能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减轻负担,快速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私人角度,参与基础设施融资不仅可从中获利,还能将经营领域与城市建设有效结合,增加可靠的投资渠道[2]。从基础设施市场整体发展状况看,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态度消极,处于被动地位,且我国的投融资模式多以政府为主导,存在财政和信用方面的限制,难以促进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3]。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引导私人主动参与到基础设施的融资中,形成主体多元的融资模式,促进基础设施高效有序发展。

1 文献综述

随着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发展,许多国家选择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引入私人资本,不仅降低投了资风险,还提高了国民的就业率。Fay M[4]通过研究发现,政府有能力将私营资本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并加以管理,以实现弥补政府财力不足的现状;Amin M[5]从税收角度验证了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Megiddo I[6]、Liu W[7]认为,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引入私营资本,可能会出现资金分摊不均、风险分担不合理情况而导致项目失败;Canning D[8]、Savas[9]认为,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困境和公共服务效率低下,需要打破政府垄断的局面,积极引入私营资本;Lu Y[10]提出利用公共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促进私人资本的积累;冯丽娜等[11]探讨了基础设施领域中PPP、BOT、TOT、PFI、ABS等5种融资模式的应用性,验证了私营资本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钱颖一[12]认为基础设施供给率的提供有赖于私人参与;王磊、翟博文[13]基于新加坡基础设施领域实践成功的PPP项目研究,发现私营资本和公共资本合理分摊、共同参与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李建军[14]认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是优化基础设施融资与建设的基础,应积极推进私人资本投入和合理分担。

国内外学者大都从静态角度研究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中引入私人资本的优势与作用,有效促进了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发展[15],但由于基础设施外部性的存在,私人主动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积极性不高。国内外学者对这部分的研究较少,忽略了私人融资的能动性,尤其是私人融资行为,导致政府制定的政策不能有效激发私人积极性,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从基础设施外部性出发,通过建立私人群体间的进化博弈模型,以探索私人群体间的行为规律,解析制约私人融资积极性的原因,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推动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2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

基础设施外部性的存在是私人参与融资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角度,可将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16]:“正外部性”是指某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如私人积极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给整个社会带来利益;“负外部性”是指某种活动产生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如建筑能耗高给社会带来能源短缺问题。

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特征,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基础设施在使用上存在区域竞争、基础设施产权界定不清楚,导致区域外部性的产生[17]。融资主体之一的私人群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基础设施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然而基础设施产生的溢出效益被社会和他人享用的同时,私人付出的经济成本却未被他人和社会分担。私人为基础设施外部性承担的成本不能得到补偿,抑制了私人参与融资的积极性,从而加重市场失灵。

图1中的横坐标表示基础设施资本累计量,MSR表示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边际社会收益曲线,MPR表示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边际私人收益曲线,MPC表示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边际私人成本曲线。在基础设施外部性不起作用的情况下,MSR与MPC的交点B处是社会最优配置均衡点,在均衡点处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需要承担的资本量为Q2[17]。当基础设施外部性发挥作用时,资源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私人是否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在市场机制下进行。在市场机制自发进行下,配置均衡点将在MPR和MPC的交点A处实现,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需要承担的资本量为Q1。在社会最优配置和市场机制自发进行下,基础设施资本量将出现Q2-Q1的差额,导致该差额出现的原因是基础设施存在正外部性,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积极性受外部性影响被抑制,导致部分潜在私人最终选择不参与。

图1 基础设施外部性分析

3 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博弈模型构建

3.1 基本假设

本文从参与基础设施的潜在私人策略抉择视角出发,在具有相同特征的私人群体中选取两类为主要代表,以这两类代表为研究对象,记为私人A和私人B。由于私人A和私人B都是有限理性的人,双方从自身利益和诉求出发进行博弈。假设1:在私人A和私人B博弈过程中,有供双方选择的不同策略,分别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和“不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即“参与融资”和“不参与融资”。假设2:基于私人A和私人B博弈双方均为有限理性人,可从两群体中随机抽取配对,并且可反复博弈,策略选择独立不受影响[18]。假设3:设在私人群体中选择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为x,选择不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为(1-x)。假设4:在无政府政策干预条件下,参与博弈的私人A和B选择“参与融资”策略,所得收益为m(m>0或m<0);一方选择“参与融资”策略,另一方选择“不参与融资”策略时,可得收益分别为m、n。由于基础设施存在正外部效应,则n>m;私人双方均不参与时收益为0。假设5:在有政府经济激励条件下,参与博弈的私人A和B选择“参与融资”策略时,所得收益均为(m+I);一方选择“参与融资”策略,另一方选择“不参与融资”策略时,可得收益分别为(m+I)、n;私人双方均不参与时,收益为0。

3.2 无政府政策干预下私人融资行为博弈分析

私人间博弈收益矩阵:在政府政策不干预的情况下,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进行,由假设1—4,构建随机配对的博弈模型,得到私人间的博弈收益矩阵,见表1。

表1 私人间的博弈收益矩阵

图2 私人演化博弈相位图1

图3 私人演化博弈相位图2

3.3 政府经济激励条件下私人演化博弈分析

新的私人收益矩阵构建:根据假设5可知,在政府经济激励条件下进行博弈的双方之间的收益会发生变化。由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5可构建新的私人间博弈收益矩阵,见表2。

表2 私人间的博弈收益矩阵

图4 私人演化博弈相位图3

图5 私人演化博弈相位图4

由图5中私人演化博弈路径可知,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趋向于(m+I)/n,该比例由政府经济激励政策(I)、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收益(m)和基础设施外部性决定。通过对比分析和无政府政策干预条件下m>0的情况可知,政府采取经济激励政策鼓励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时,积极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显著增多[20]。

3.4 私人间博弈结果分析

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构建潜在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探究在无政府政策干预与政府激励政策条件下,潜在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策略选择动态轨迹与策略稳定状态,分析结果为:①当没有政府政策干预时,从私人群体博弈策略选择分析发现,私人选择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趋向比例与参与融资的收益成正比例关系,与基础设施外部性成反比例关系。从演化博弈相位图可知,当m<0时,私人群体更易于选择不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当m>0时,选择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趋向于m/n,即基础设施外部性越弱或私人所得收益越多,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也越高。②当政府实施经济激励时,即m+I<0,政府经济激励政策力度不足以使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盈利时,选择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趋向于0;当00,此时基础设施外部性内部化,选择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比例趋近于1。

4 结语

在基础设施外部性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从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私人群体行为策略选择视角出发,建立潜在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无政府政策干预与政府经济激励政策条件下私人融资行为演变轨迹,探究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策略的演化机理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潜在私人对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策略选择行为受三大因素影响,包括基础设施外部性、参与融资获得的收益、政府经济激励政策[21]。

通过对比分析在不同情况下的私人行为策略选择,发现政府经济激励政策可有效提高私人参与基础设施融资的积极性。出台专项基金补贴、税收减免、信贷优惠、低息贷款以及折旧政策等多元化的激励政策[22],可刺激私人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活力,促进建立基础设施领域的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长期以来的投资不足、渠道单一、主体地位不清等问题,促进基础设施发展[23]。

猜你喜欢

外部性收益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关于网络外部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