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与疫灾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与经验借鉴
——《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评介

2020-01-07严定友魏幼红

关键词:史料灾害疫病

曾 群,严定友,魏幼红

(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球,全世界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直至现在,疫情仍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在这场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抗疫的英勇无畏和大智慧,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对其展开调查分析与科学研究,除了研究如何预防疫情扩散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产生,它于何时何地首次出现,何时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从自然界传染给人类之前有没有中间宿主,以及新冠病毒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问题,并试图从以往的公共突发事件中寻找相关的解决途径和经验借鉴。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环境生态复杂多样,历史上也多次发生过比较大的疫情灾害,中国人民在与各种疫灾抗争的过程中留下很多宝贵的抗疫经验和珍贵的历史资料,给今天的抗疫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史料参考依据,亦为当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了历史借鉴。对中国疫灾史料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是疫灾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中国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没有专门的史料记载疫灾,疫灾信息分布散乱、隐蔽,致使该项工作成为学界的一个重大难题。华中师范大学龚胜生教授历时20余年之久,以编年体的方式,分年度、分地域收集整理了我国自西周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2 700余年有确切年份的疫灾流行史料,编著成《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2019年6月由齐鲁书社正式出版。

该套书共分五卷,即“先秦至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上)”“民国卷(下)”“畜疫卷”。16开本装帧,3 246页,计280余万字。其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卷 先秦至明代卷

收录770 BC—AD 1644年的疫灾史料,按历史阶段分章,各章在元代及以前按朝代分节,独立成章的朝代按前、中、后期分节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疫灾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疫灾

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疫灾

第四章 明朝时期的疫灾

第二卷 清代卷

收录AD 1645—AD 1911年的疫灾史料,按前、中、后期分章,各章按帝朝分节

第一章 清朝前期的疫灾

第二章 清朝中期的疫灾

第三章 清朝晚期的疫灾

第三卷 民国卷(上)

按年分地域排列,未分章,收录AD 1912- AD 1933年的疫灾史料

第四卷 民国卷(下)

按年分地域排列,未分章,收录AD 1934 - AD 1949年的疫灾史料

第五卷 畜疫卷

收录88 BC—AD 1949年的畜疫史料,按历史阶段分章

第一章 汉唐五代时期的畜疫

第二章 宋元明朝时期的畜疫

第三章 清朝时期的畜疫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畜疫

该《汇编》全面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地从时间轴线和疫灾种类对中国历史时期的疫灾状况进行了详细梳理。一是其时间跨度长、史料条目多、史料信息全,因而其信息容量巨大。二是史料信息来源广泛分布于正史、方志、文集、档案、实录、报刊、类编中。三是每一史料都进行了详细考证,既注重史料的甄别与遴选,又注重史料的互证与补证,更注重史料的辩误与匡正。四是在编纂体例上也进行了精心的排列,按时段进行分卷编排,按纲目进行内容编排,按纪年进行时间编排,按政区进行空间编排。尽管内容众多,但条例清晰、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如建武二十六年(50年)“郡国七大疫”条,《后汉书》卷一七《五行五·疫》记载有此句,但疫情发生的郡国名称不详。编者考证西汉初期郡国制度的演变后,认为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郡国省并之后,仍存有豫州之梁国、冀州之赵国等10国,除长沙国和广陵国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均在黄河流域。并据《三辅决录》记载京师人井丹“举室疫病”、梁松曾“自将医药治丹”的事迹,得出 “此说‘郡国七大疫’,具体名称无从考证,但从封国分布来看,应在黄河流域”的结论。其论证详实、逻辑严密,体现了编者扎实的史料功底。

该《汇编》尽可能摘录疫时、疫域、疫因、疫果、疫情、疫种等信息,是迄今为止中国疫灾最详备的史料汇编,有效地填补了我国疫灾史料收集整理、自然灾害史、疫灾流行史的研究空白,存在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该《汇编》辑录的34 000多条疫灾史料数据,能为人口史、地方史、灾害史、医学史、经济史、环境史的研究提供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参考资料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促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工具性价值的历史医学地理数据库。

灾害与人类相始终,具有不可完全避免性。疫病灾害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是永远也不会根除的。当人类能够有效地控制天花、霍乱、鼠疫的肆虐时,令人谈虎色变的爱滋病又成了人类瘟疫。现代医疗科学技术较过去已有飞跃发展,但2020年流行的新冠肺炎仍成为百年难见的重大疫病,对世界各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疫病流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传染性病原体、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疫灾作为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生物灾害,与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更与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直接相关。人类可以通过了解疫灾发生规律,调整饮食起居行为,改善生活卫生条件,提高医学科学水平等手段,达到增强防病抗病免疫能力,减轻疫病灾害的侵害。从该《汇编》发掘疫灾史料中的科学信息用于当今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是其现实意义所在,也是弘扬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佐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弘扬。

疫灾本质上是生物灾害,实质上是生态灾害,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是防控疫灾流行的根本手段。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祸不单行”。从发生学上看,这是灾害关系的真实写照。灾害间复杂的伴生、次生与衍生关系,使灾害彼此关联,构成一张灾害链网。疫灾作为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它的发生与其他灾害的关联性更加明显。我国古语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大凶”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以及“兵疫”“旱疫”“水疫”“饥疫”等联称,就足以说明这点。如历史上关于疟疾流行的记载,多有“岁大热,疟疾遍野” “八月,人多疟疾,黄水为害” “春夏淫雨,人多疟疾” “秋霖雨,大疫,人多死”的描述,可见夏秋气候异常时是疫病爆发高峰期,需加强疾病预防。

疫病在古代就已存在人畜之间或畜畜之间传染的现象。《汇编》“畜疫卷”记载了两汉至民国时期的畜疫灾害2 000多条,其中,不少是人畜共患的疫灾。如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江淮之间与长江中游地区牛疫,“不但牛而已,虽虎豹、獐鹿、猿猱、野兽等弃死山林原野,所在皆有。”耕牛疫死,百姓多不敢食。虽然不明确这次动物间的普遍爆发的瘟疫是否由耕牛引起,但该地域不同种动物同时疫死,应存在交叉传染现象。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江西南安府(即今大余县)“灾眚盛行”,老人和小孩受感染较多,“或一家俱病,或数口俱死,下至牛畜,俱各被灾”,人患疫病也会传给牛畜,造成人畜共患的疫灾。而同年在江西上犹县,自弘治十五年(1502年)十二月以来,“本县坊厢、龙下、童子等里耕牛猪畜沾患时气,俱已灾死。今年正月初旬,市井村团军民多感风痰咽喉急症,朝病暮死,全家遍染,汤药无人,葬无虚日”。动物染疫在前,随后人亦患急症,很难说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今天,人们也认为病毒是从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类身上致病,这也为疫病防治提供更广泛的思路,要警惕畜疫对人类的感染后果。

二是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可以知今,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预测未来。该汇编能为当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历史借鉴,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汇编》疫灾记载,我们可以分析疫病的发病规律,提早做出防控预案。人类通过灾前预防、灾后救治等灾害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疫灾的危害。宋代开始设置惠民药局、漏泽园、安济坊来预防疫灾,清代预防疫灾上更重视刊刻医书、改善饮食起居等务实措施,如在清末东三省鼠疫盛行时,初创防疫检疫制度。民国时期的疫灾,对社会发展也体现出了“毁灭性”和“激发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百业萧条、虚耗财富、伦理崩溃、政乱文颓,但另一方面却也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公共卫生意识的刺激以及预防医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客观上的激发推动作用。

同时,疫病的世界性流行也为我们在疾病防控上开拓国际化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天花在“新世界”的美洲大陆周期性流行,而在15~16世纪的中国,天花也是当时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明末吴有性《瘟疫论》中指出天花是一个罪不可赦的瘟神。而且,和美洲大陆一样,天花“痘疹”的流行往往是气候寒冷的时期。《汇编》记载明崇祯年间旱灾、蝗灾灾害频繁,全国鼠疫大流行,山东、浙江、南北两直隶患者尤多,有“遍地生鼠,猫过之弗顾” “死者无数”等描述。而从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正是鼠疫第二次世界性大流行的主体时期,在欧洲是所谓“黑死病”异常猖獗的时期。因此,自明以来,世界各大陆因“地理大发现”而交往频繁,疾病也出现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趋势。如霍乱就是一种在清代才传入中国的外来病。《汇编》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疫灾条下,引用宋如林《痧症全书·序》“此症始自广东,今岁福建、台湾患者尤甚。或云自舶赶海来,此言未尽无稽”,佐证了霍乱于清中期从海路传入广东,然后蔓延全国。民国时期,为了防止疫病国外输入,医学家伍连德帮助建立了严格的港口检疫制度。通过史料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的疾病与健康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处于一个传染性疾病大融合的时代,疫情防控也需国际化合作。

该《汇编》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是龚胜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研究与编制(12&ZD145)》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值此全球控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汇编》的出版也是对人类疫情防控行动的重要贡献,必然受到学术界及政府相关部门广泛关注。

猜你喜欢

史料灾害疫病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