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引领路径探究
2020-01-07汤雪银李丽鹏
汤雪银, 李丽鹏
(合肥工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安徽 合肥 23000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4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 508万,在校青年大学生仍然是互联网网民中的主力军[2]。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正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网络引领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意义
(1) 网络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独特场域 宣传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式和要求,对于夯实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理解、把握具有基础作用。网络新媒体深刻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体、对象、空间和过程,《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去”[3]。综合来看,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网络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同时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特征大大扩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速度、效率,能促进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和理解。同时,对于宣传教育的主渠道,把网络新媒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对于深化学科、教师、教学、教材、评价、保障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优化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模式,扎实推进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2) 网络是浓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氛围的生动载体 优秀文化的育人化人功能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源泉。网络带来的文化思想、文化形态以及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导向影响因子。网络文化的创新性、独特性和超媒性,对于高校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创建和谐的文化环境,搭建多元的文化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载体作用;对于高校在历史积淀、办学精神、学科特色中提炼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理念,承续传统、呼应时代,不断增强与核心价值观的趋同共性,建设具有特色、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品牌具有融合促进作用;在突出针对性、强调系统性、凸显操作性,多措并举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的教育活动中具有扩展深化作用,将网络广泛应用于文化宣讲、文化讲堂、主题展览、经典诵读、仪式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可亲近可参与的正能量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启迪思想,逐渐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3) 网络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引领的重要平台 先进典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和旗帜。网络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给先进典型示范的选树和宣传带来了新的机遇。大学生作为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主要社群,学校应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引领的特性、机制与规律,运用多种网络新媒体来培育、发掘、宣传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拓展示范典型教育的发展空间,可有效增进榜样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应利用网络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校园内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系列报道、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让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教育和感化学生,不断发挥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传帮带”作用,使学生在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示范引领下,自觉将优秀的思想和良好的行为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准则,切实引领带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引领的原则
(1) 聚焦“互联网+价值塑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网络舆论引导 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同时信息具有无序性、交互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而网络文化建设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适应这些新变化,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科学的舆论引导,牢牢把握主动权和话语权。高校要坚持将价值引领作为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唯一主线,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主流思想文化传播。同时努力提升议题设置能力,正面引导舆论热点话题,促进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
(2) 聚焦“互联网+学生工作”,坚持“三贴近”和学生主体地位,丰富网络文化供给 学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众。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引导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以朋辈互助作为基本视角,培育建设思想活跃、热情高涨、技术全面、创意丰富的学生骨干队伍,将学生作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者、传播者、研究者,在网络文化内容选材上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形式上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产品研发上注重因应学生的成长需求,以网络载体深化朋辈教育,以同辈互助增强网络育人实效。
(3) 聚焦“互联网+文化传承”,坚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系统规划,打造网络文化品牌 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的重要延伸,在价值理念上一脉相承,在内容上殊途同归,在功能上相倚为强。高校要注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加强网络文化的内涵建设,积极挖掘历史积淀,提炼精神文化品格,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遵循一以贯之,线上线下联动,培育具有特色的文化生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引领路径
(1) 广筑网络阵地,构建全网络立体交互平台,互联互通打造学生网络主场 校园网络平台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践行工作的阵地和基础[4]。高校要主动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因应学生成长需求,构建形成校、院、班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立体化、交互性、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的网络文化建设平台。第一,着力建好学生网站平台。以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和“易班”推广行动计划为引领,加强主题教育网站和学生互动社区建设。紧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合理布局建设好“微博”“微信”“微视”和移动客户端等学生新的聚集平台,提升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第二,着力拓展新媒体平台。在不断改革传统主题教育网站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学校、部门学院、班级团学组织等多级新媒体矩阵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优势,通过集成、嵌套、共享等方式统筹推进新媒体矩阵与网站、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建设,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生之间交流互动。第三,着力打造分众化特色网络公众平台。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建设学生思想引领类、价值培育类、问题疏导类、成长服务类等学生网络媒体平台,深度策划学生关心的响应式话题、情感表达式话题、人人发声式话题。同时,大力推进辅导员全员、全方位、全时段进网络,构建即时引导机制,通过博客、网站、微信专栏等建立全天候、动态式辅导员网络话语表达窗口,及时发声,主动引导,建设主题鲜明的网络思想驿站。
(2) 传承文化基因,打造网络文化高素质品牌,线上线下滋养学生成长发展 内容的吸引力和黏着度直接决定网络阵地的聚集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贴合学生实际、吸引力强、关注度高、传播效果好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提升大学生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第一,加强研发推广,形成特色网络文化产品。高校要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区域优势、彰显学科特色,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和成长需求变化,综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按照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要求,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研发和栏目建设,大力推送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红色文化产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品。第二,优化O2O模式,打造网络活动品牌。坚持问题导向和兴趣牵引,创新形式设计,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网络道德学习践行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文化作品的创作、传播活动,大力宣传校园好故事、好声音、好榜样。第三,搭建平台载体,推进网络实践。以网络素养提升为重点,学校着力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等学习践行平台。以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契机,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强引导式教育和体验式实践,宣传学生扶残助残、敬老爱幼、义务家教、义务支教、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国情、社情,切实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力。
(3)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有根有魂守护学生精神家园 网络平台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高校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使校园网络成为价值传播新阵地、思想交流新平台、精神文化新空间,确保网络文化价值的源正流清。第一,加强正面宣传,提升网络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整合校园媒体和网络资源,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贯,通过校内的思政教育网站宣传党的最新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红色专题网站、辅导员博客、新媒体交互平台传递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学习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动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网络化传播。第二,加强前瞻预判和规律研究,提升网络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入研究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活动规律,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征和成长诉求;建设网络舆情管理中心,做好常态化的全网络口径舆情信息的监测、研判和处置工作,提高前瞻预判能力;设立网络文化研究专项,开展网络文化传播发展规律研究,为网络教育服务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第三,加强学生评论员队伍建设,提升网络引导的影响面和辐射度。选拔培养一批立场坚定、触角广泛、能力出众的学生,完善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以“及时”“分层”“高效”为基本策略,在校园BBS、贴吧、社区等网络平台积极介入热点话题讨论。通过学生关心、乐见、爱讨论的文章,及时发出正面声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引领全体学生理性表达诉求,规范网络言行,提升网络文明修养。
(4)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学生主体作用机制,共建共享壮大校园网络力量 建设一支强大的互联网宣传管理队伍是做好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培育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精英队伍建设。第一,培养校园好网民。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责任专题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等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合理的认识网络,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观[5],切实提升全体学生的网络主人翁意识和媒介素养。第二,培养学生网络精英。按照“让学生凝聚学生,用体验影响行动,以典型引领成长”的思路,培育网络技术开发、网络产品推送、网络舆论引导、网络信息采编、网络规律调研等多支学生网络精英团队。第三,培养协同共育队伍。立足全员育人,激发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参与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发挥网络交互性、共享性特点,形成学生、辅导员和专家团队的网络联动机制,确保方向的正确性、方法的贴近性、创意的可行性。第四,强化保障支持。不断完善跟踪、反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办法,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教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将其纳入职称评定、科研成果认定、评奖评优体系;从岗位、经费、学分、理想、成长角度给予学生有效激励。注重总结凝练易实现、能推广的工作成果,结合网络发展的变化和趋势,围绕网络道德、网络心理、网络法制、网络文化、网络评论、网络运行等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