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及发展策略
——基于1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案例文本研究

2020-01-07任少伟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教育

任少伟,陈 冉

(1.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3.安徽理工大学 医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引 言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创新创业(简称“双创”)工作,尤为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态势。近年来,各高校自觉把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探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各地各高校在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全面加强“双创”实践与指导等重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自2016年起始至今,教育部已连续三年启动实施了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每年推选产生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以下简称“典型经验高校”)。

本文基于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的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材料,对1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成果文本进行典型性研究,进一步凝练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与实践智慧,以期能促进更多高校更好地借鉴、应用、推广典型范例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成果,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做法与典型特征

笔者基于对《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及《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案例文本素材的系统深入分析总结,提炼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其典型特征集中表现为:

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一体化全覆盖“双创”教育协同机制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研究发现,典型经验高校主动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自觉把“双创”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高度,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把大学生“双创”教育列入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成立“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或“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或“双创教育指导委员会”,整合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优势资源、协同部门联动,持续完善“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支撑孵化平台实践体系,建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一体化全覆盖运行机制,有力推进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探索特色模式:构建独具校本风格特色鲜明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

典型经验高校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推进学生“双创”教育精准化精细化,着眼于学生“双创”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发展,探索出独具校本风格、特色鲜明的“双创”人才培养完整、全过程生态链或模式。比如清华大学构建出以“全过程累进支持、全方位匹配资源、多方协同支持、强化实践训练”为机制特征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3]8;上海财经大学依托“一个平台、三个抓手、五项保障”,构建出“点、线、面”结合,立体化、分层次,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实践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双创”教育新体系[3]53;南京理工大学建构形成以“一体两翼三平台”创业教育体系、“三多三促”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和“三精三强”创业助推体系为主体框架的“五个一流”创新创业新格局[3]6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走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前店后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之路[3]242;昆明理工大学打造立足边疆“培土、播种、育苗、护果”的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育人生态链[4]214;江西师范大学构建“四色融合”推动形成各类教学要素“为创而动”的区域特色创新创业体系[5]135。

3.打造孵化平台:搭建贯穿融通全链条全要素“双创”服务平台

对全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文本的研究发现,典型经验高校注重集聚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积极推动校企、校地、校所、校际协同,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社区创业学院、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一大批“全链条+全要素”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让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实战中锤炼素质、快速成长。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积极搭建“创业专项工作室、创业加油站、国家大学科技园、零号湾”分层分类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3]129;吉林大学强力推进“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建设[3]35;南京大学着力打造服务创新创业的校园众创实训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文化创创意产业平台和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四大平台体系,贯通融合创新创业全过程[3]58;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瞄准企业生产实际,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模式,打造“五大互通互融”平台[4]264以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构筑“1+2+N”实践孵化平台打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高地[5]264。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实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深入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样化多层次的多元合作更是呈现出“区域化、国际化、跨国跨界融合”趋势,更好地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等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孵化平台”。

4.促进科教融合:探索高水平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新模式新机制

高校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丰”,高水平科研成果“硕”的独特优势。深度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聚焦“教师”“学生”两大主体,注重科教融合,探索高水平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新模式新机制是关键环节和重要切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教融合”关键在于:一是将研究创新思维贯穿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在科学研究创新攻关中关注创业点提炼创业元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例如天津大学依托设立的“专利分析实验室”[3]25,筛选学校专利成果,供学生创业团队选择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让高科技、高水平创业学生比例不断提高。二是更加注重让科研资源、科技创新成果及前沿重大创新攻关课题项目持续不断并有效地转化为优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快速成长。例如南京大学积极构建科研团队与成果“双要素、双流动”转移转化体系[3]59。三是更加积极推进高校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深度研发孵化为创业项目和“可产业化”产品,通过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自信。如浙江大学积极倡导基于创新的创业,以科技创新成果为依托创新创业方向引领,实现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一体化[3]70;电子科技大学积极推进“学生创业团队+青年导师+科研团队软硬件资源”[3]92,让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智慧和创新创业能力相互支撑,激励教师、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5.激发倍增效应: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

研究发现,部分典型经验高校一方面在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实践中积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聚焦学生个性化需求,探索采用“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工作思路,实施个性化订单式培养,精准施策,推动学生有差异地成长进步。例如北京大学针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成长档案”,以实现跟踪反馈与服务[3]3;北京交通大学立足结合不同专业背景,设置创业类、经管类等课程模块,开展“创新创业种子培养计划工程”[3]20,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埋下校园创新创业种子;大连理工大学开设创意设计、互联网+、机械、化工等16个创新创业实践班和四个跨大类招生、跨大类培养创新实验班,因材施教、分类培养[3]20。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群体倍增效应。比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罗小馒红糖馒头”产生了巨大引领示范效应[5]217;中南大学先后培育出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等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浙江大学则涌现出“个推”“快的打车”“光启科学”创始人等一大批创业精英,浙大毕业生创办企业已有一百多家公司上市,杭州科技型企业家接近百分之八十是浙大毕业生。

6.推进课堂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横向联动,优化高校“双创”工作供给结构

全国1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部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其中近80%的高校形成了专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浙江大学形成了“覆盖全体、分层重点”的创新创业通识类、创新创业专业类和创新创业深化类三个层次递进课程体系[3]30;沈阳工业大学则重点开发建设了创新创业交叉融合课程体系[3]72;北京大学“创新工程实践”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程,纳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吸引全国170所高校选课[3]110。第一课堂侧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及系统知识传授,是主渠道;第二课堂则侧重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塑造及能力提升,是主阵地,两者缺一不可,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横向联动”,对于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结构”,提升其“供给质量”至关重要。文本研究发现,部分典型经验高校在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基础上,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第二课堂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学分考评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中南大学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3]4;浙江大学建立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转换替代制度[3]81;山东大学创造性地设立“创新创业荣誉学分”[4]33;温州大学建立创业成果和学分累计转化制度[5]74,在全国最早落实创业计划书充抵毕业设计、创业项目实践充抵专业实习实践等认定机制。清华大学发起“校企联合、学生自组、兴趣先导”兴趣团队培养计划,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提升学生创新素养,挖掘学生创造潜能[3]140;上海大学推行“学生成就系统”,建立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全面记录学生创新创业成长曲线[3]8,让创新成为每一位学生个体血液中一种基因和精神,让创业成为每一位学生个体生命中一种追求和力量。

7.注重文化涵育:激活细胞、注入活力,迸发校园“双创”新动能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高等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6],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重要使命。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既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基本职能的根本要求,又是担负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重要使命的核心与关键。部分典型经验高校注意创新创业文化涵育,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例如温州大学传承与引进融合把温州“创业文化基因”和温州人“创业精神”深深嵌入人才培养体系[3]190;湖南科技大学将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弘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努力培育“创客文化”,让创新创业成为师生教学求学理性认知和深刻自觉[3]142;清华大学把每年十一月最后一个周六设定为清华“创客日”,开展“大学生创客教育”成果展、国际“创客教育”高峰论坛、“创咖”之夜等系列活动,用创新创业文化来滋润校园创新创业“土壤”[3]185;西安外事学院至今已连续五年举办“鱼化龙”大学生创业节[3]10,“创业节”已成为培育“双创”精神,搭建“双创”平台的重要载体;曲阜师范大学凸显“双融入双驱动”构建“儒学+创业”培育体系,致力营造“儒·创”校园文化氛围[5]146。“双创”文化的浸润,创造性地激活了校园创新创业细胞,引导学生把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变成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进一步迸发出“双创”新动能。

8.根植优势学科:面向产业、推动产教融合,让“双创”成为就业新引擎

强大的学科支撑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不竭动力和底气。典型经验高校根植于优势学科,尤其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坚持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深入推进优势专业与战略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并促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以创新创业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符合现代需求的“能创新、会创业”的“双创”型高素质人才,让创新创业成为就业的新引擎和新源泉。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以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一校一带”(一校即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计划为牵引,打造孵化平台基地,集聚移动互联、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等领域创业资源,积极引导师生创办“学科性公司”并促进其做大做强进而转化为教育教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资源,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3]229;青岛理工大学致力打造建设类型各异、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客孵化区和科技孵化器,让其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制高点、辐射源”[3]94;广东工业大学坚持面向地方产业需求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现已建成近二十个数千万级研究院,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育人平台[3]64;重庆交通大学立足交通行业、融入学科专业,着力“两导两化”,精准服务学生创新创业[3]195;浙江理工大学坚持将学生放到企业一线,致力构建“目标引领、双导师指导、三套机制保障、四位一体协同”的科创融合的“双创”协同育人模式[5]98。

9.聚焦科技创业:积极引导、创新驱动,鼓励学生基于创新的高科技高水平创业

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创业大潮中,技术驱动是很多企业运用的法宝,特别是科技企业。最近,爱奇艺公司上市为科技企业打了一支强心针,再一次表明中国的科技企业特别是创新企业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这对于高校大学生准创业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强冲击力和震撼力。大部分典型经验高校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加大引导力度,促使参与创业和有意向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关注在客观“研判形势”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所学专业和基于创新的创业,高科技、高水平创业学生比例不断提高[7]。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强化创新引领,激活创业活力,每年从近千项科技创新成果中挑选出具有重大创新价值项目建立创新创业成果库[3]214,打破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壁垒,贯通创业服务链,帮助学生实现科技创业;浙江大学做实“科教融合”强化“聚智引资”[3]61,毕业生群体中成长起来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实施“分立式转向集成式、授课型转向研究型”以创新牵引创业新模式[4]9。

10.对接精准扶贫:创业孵化、精准脱贫,积极关注贫困家庭大学生“双创”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典型经验高校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应势而为、主动作为,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坚持以创新创业成果驱动精准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例如云南农业大学应用蔬菜多样性栽培技术模式在扶贫县发展生态种植,有效带动扶贫县优质蔬菜生产,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3]73。另一方面,对贫困生实行定向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和扶持立足家乡自主创业,做到精准扶贫就业。例如广西大学助力扶持贫困学子杨某发展乡愁旅游产业[3]224;重庆文理学院鼓励引导毕业生李某利用学校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重大科技成果[3]201,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大力推广特色种苗技术,取得巨大成功。事实证明,高校对接精准扶贫,利用创新创业成果帮助扶持家庭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既能扶贫更能够扶智和扶志,形成了良好共生效应。如重庆文理学院毕业生创业成功后反哺母校创新创业工作[3]219,共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自主研发特色农产品品牌销售平台,承接学校产业扶贫点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服务[3]220;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罗小馒”红糖馒头,设立“罗小馒基金”带动万人就业,就业人群中三分之一是下岗职工和贫困大学生[5]218。

三、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型任务,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时代孕育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与高校“双创”教育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现实矛盾,破解高校“双创”教育痛点,多维度系统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双创”教育向高精深转型,需要在以下方面发力。

1.突破传统思维:克服误区、回归本质,注重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

创新创业是一种极具挑战性、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开展“双创”教育既是我国大学发展转型的一次挑战,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一次考验[9]61。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吻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新的教育实践。目前我国“双创”教育仍处于快速起步发展阶段,其价值理念尚未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未能真正形成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内核的教育模式[10]。因此,突破传统思维,对高校“双创”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的价值理念偏差进行总结、澄清、评估和调整,以实现其理性回归,才能把握方向、突破瓶颈性问题,促使它走上理性发展的轨道。“双创”教育的核心,在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着眼于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挖掘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质,转变以往单纯追求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上的“全员覆盖”,实现从注重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转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深度融合:构建全流程区域性产学研教深度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与成效还不同程度地持怀疑态度,而企业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仍然多以盈利导向为主,关注校企合作是否能够为他们解决技术问题、带来直接收益,对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高校与社会合作空间与成效亟须拓展提升[9]61。高校“双创”教育资源缺乏与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和短板。解决这一困境,与社会开展有效合作,推进产学研教深度融合,构建全流程区域性广泛化产学研教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至关重要。高校应积极主动作为,找准产业政策切入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渴望点,用自身优质人才和科研优势换战略空间和发展资本,建立一批区域化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工作联盟,实施“一校一品”战略培育计划,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有效整合、交叉渗透和深度融合,立足高起点、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全力打造“小而美”和“高精尖”产学研教用协同创新平台,突破性地构建起覆盖创新创业意识启蒙、仿真训练、实践实战、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多元协同合作的区域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区域化“双创”孵化器和加速器,帮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升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推进学科交叉:梳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双创元素”和“承载功能”,探索学科交叉渗透型“双创”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封闭性的“双创”课程设计难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持久兴趣。因此,需要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增强教师开展“双创”教育默会学习和深刻自觉,促使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双创”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双创”的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对全国150所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本实证研究发现,单从教材选择上看,典型经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用教材很大比例上选择是通用教材,在专业教材里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之相融合极为少见。在融合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将现有创新创业课程调整为“聚焦型”(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来为具有强烈创业动机的学生提供深度辅导)与“发散型”(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性,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10],同时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突出创新创业与学科融合,深度推进学科交叉,系统梳理挖掘专业课程蕴涵创新创业元素。实施本科生学科交叉课程建设计划,探索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编写一批学科交叉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研制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式培养方案,培养高度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4.强化靶向施治聚焦新工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建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近年来,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国家启动实施“新工科”项目建设,旨在通过引导高校探索建立“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推动和引领高等教育深层次变革[11]。“新工科”项目建设将重点从学科交叉融合、工程专业更新改造、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协同育人与实践教育改革、新兴工科探索、新工科理论研究与国际化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必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动力,注入新活力。新时代建设新工科,需要面向复杂现实思考多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同样也离不开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因此,高校要强化“靶向施治”,主动嵌入新工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科、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领域,协同学科间交叉互补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双创”教育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系统构建,培养具有跨学科、跨产业、跨界别整合能力的复合型新工科创新人才。

5.打造生态共生:打破壁垒、四业联动,营造共生型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环境

高校“双创”教育在现实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部门间缺乏配合,资源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现象,要把创新创业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要着力在打破壁垒、破除融合障碍和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破解“双创”传统教育过程中条块分割严重、育人环节割裂、以事务性工作代替育人工作等问题,建立以育人为中心的“双创”教育新模式,激活“双创”要素。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抽象地说,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一般而言,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共生界面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高校要系统总结、梳理挖掘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共生单元)创新创业岗位元素和职责要素,绘制出“双创”教育上下联动、分层衔接、整体推进“要素地图”和“职责分布图”。积极开发共生平台,探索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网格化布局,建立一体化协同育人共生型“双创”教育大格局(共生界面),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二级学院聚焦创新创业流程要素设专题分中心,有聚焦、有侧重、有特色,各司其职、左右互动,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盲点和痛点,并创造性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生学业成长发展、学生就业质量提升、校友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四业联动”,打造良性互动共生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

6.健全服务体系:注重孵化服务体系流程再造、重视外部中介组织作用

青年创业往往存在有热情没经验、有创意没实践,以及对国家创业政策把握不够、创业流程不熟悉、创业思路存在缺陷等诸多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加快构建完整的创业服务保障体系,方便、高效地为走出校门青年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资源和创业平台,以提高青年人才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快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注重“双创”孵化服务体系流程再造、重视外部中介组织作用,积极引入企业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积极搭建创业仿真模拟平台,帮助学生做好前期积累和培育,再推向市场,避免“学院派”当家造成理论与实际脱钩。青岛理工大学成立校办企业“青岛理工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代表学校持有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股份,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3]224;温州大学成立全国首家大学生创投机构联盟,让大学生创业项目资本对接和服务常态化[3]164;云南农业大学将食堂第三餐厅餐饮服务经营作为大学生创业招标项目,设置特色餐饮创业项目,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3]14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前店后厂”创新创业实践[3]244,其中“前店”指大学生创业示范街的真实经营实体店及其连锁店,“后厂”指学院建成的实训基地或中心,为学生营造真实岗位环境,进行职场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7.完善兜底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大学生“双创”失败兜底保障制度

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创业本身需要极大勇气和魄力,顶着多重压力。政府要探索建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创业失败保底机制,建立由政府机制保障、行业政策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嵌入的新型专项大学生创业风险化解保险制度,积极有效破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和资金链不稳风险。同时探索建立创业破产最高债务限额,对于创业失败的大学生给予有限减免债务,并延长还款期限,避免创业失败大学生背上沉重包袱,从此一蹶不振。保障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落地的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风险投资。政府可探索建立优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帮扶青年创业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效益共享型创业绩效合同帮扶模式,鼓励政府投资、高校校办产业和社会优质企业比例入股,在大学生创业初期,签订效益共享、风险分担协议,增加政府、高校校办产业和社会优质企业资本入股比例,等到创业公司或项目运营和收益稳定后,政府一次性收回投资,校办产业和社会优质企业持股,几年内逐步退出经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资本不足问题,降低创业大学生个人投资风险。

8.构建评价体系:探索阶段性跟踪式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测评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显著成就,并已驶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快车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上的优势,谁就会拥有创新实力上的优势[12]。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年学生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3]。青年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持续推进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时代担当。构建“双创”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持续改进推动“双创”工作具有重要导向激励和调适监控作用。加快探索构建阶段性持续跟踪式大学生“双创”人才评价体系,树立为学生“终身服务”理念,让高校“双创”教育成为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优质发展”的独特路径。例如山东协和学院对“就业不理想、创业不成功”学生探索实行“召回”制度[3]169,提供“二次服务”对学生长远发展负责。实践充分证明,创新创业教育已孕育出一种新型大学校友文化,这种校友文化倡导校友积极反哺学校、学校是校友终生的精神家园等理念,这种理念将是支撑高等教育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