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分析*
2020-01-07毕颖斐王贤良苏立硕赵国元孙宏源毛静远张伯礼
毕颖斐,王贤良,苏立硕,赵国元,苏 全,孙宏源,毛静远,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全国快速蔓延,各地中医药专家迅速投入到了防治新冠肺炎的行列中,基于对各自地区疾病证候学的把握,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中医药辨治工作。通过复习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1-8],笔者发现各地对新冠肺炎证候特征的认识有所不同,采用的治疗方药也有所不同,却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的原理值得思考。为更好地总结规律,笔者对已发表有关新冠肺炎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就中医证候地域性分布特征分析如下。
1 不同地区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证候特征
1.1 华中地区
1.1.1 武汉市 杨家耀等[1]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对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9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入院后24 h内完成数据收集,显示症状发生率排序前5位的是:发热(83.3%)、倦怠乏力(62.2%)、纳呆(53.3%)、肌肉酸痛(52.2%)、干咳少痰(51.1%);舌质主要见淡红舌(56.7%)、红舌(35.6%);舌苔主要见薄白苔(36.7%)、白腻苔(20.0%)、黄腻苔(20.0%);常见证型为寒湿郁肺型34例(37.8%)、湿阻中焦型48例(53.3%)、脾肺气虚型8例(8.9%);病程<3 d者以寒湿袭肺为主,病程3~7 d者以湿阻中焦为主,病程>7 d者以脾肺气虚较为多见。陈瑞等[2]通过观察武汉市的52例病例,认为本病为“湿毒”类疫疠之气侵袭肺脾,并初步将本病分4个阶段,即初期、进展期、极期、恢复期,初期湿重风热轻,湿毒侵袭肺脾,枢机不利;进展期湿毒闭肺,毒损肺络,腑气不通;极期内闭外脱;恢复期肺脾气虚,湿浊留恋。
1.1.2 河南省 李建生等[3]根据河南省500余例患者临床调查研究,认为本病病邪属性为湿,湿邪疫毒首先犯肺,病位在肺,由气及血,时及脾胃,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虚”。初期(轻型、普通型)多见湿遏肺卫、寒湿犯肺、邪热犯肺;进展期(重型)多见湿阻肺胃、湿热蕴肺、疫毒闭肺;危重期(危重型)多见内闭外脱;恢复期多见正气虚而余邪未尽,虚实间杂而以虚为主,多以气阴两虚、肺脾气虚为主,常兼有邪热或痰湿,时或兼有血瘀,即气阴两虚、邪热未清,肺脾气虚、痰湿未尽。临床证候变化复杂,一是常兼见两种及以上的复杂证候,如湿阻肺胃兼肺脾气虚、湿热蕴肺兼气阴两虚、邪热犯肺兼气阴两虚、寒湿犯肺兼湿阻肺胃等;二是某一证候并非仅出现在某一分型(期)中,疫毒闭肺多出现在进展期(重型),也可表现在危重期(危重型)中,并可兼见邪陷心包、内闭外脱。
1.2 华东地区
1.2.1 上海市 陆云飞等[4]对收治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50例新冠肺炎患者开展证候调查,均在入院第1天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结果显示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发热(84%)、咳嗽(62%)、乏力(62%)、纳差(58%)、口干(56%)、腹泻(56%)、自汗(54%)症状;舌象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多见腻苔(68%)、白苔(74%);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82%),少数患者表现为热毒闭肺证(18%)。
1.2.2 南京市 张侠等[5]对2020年1月19日—2月5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确诊的42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入院当天采集信息资料,结果显示南京市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52.38%)、咳嗽(40.48%)、乏力(11.90%)、咽痛(2.38%)、头痛(2.38%)、肌肉酸痛(2.38%);入院首诊临床表现为咳嗽(80.95%)、发热(76.19%)、肌肉酸痛(50%)、咯痰(50%)、汗出(47.62%)、口渴(47.62%)、疲劳乏力(45.24%)等症状;舌象以红舌(85.71%)为主,舌苔以薄(73.81%)、白(66.67%)、腻(50%)苔多见;病理因素与湿、热、毒、虚相关,湿毒是核心,考虑42例患者均处于初期阶段,其中湿困肺卫证29例(69%)、热毒郁肺证13例(31%);湿困肺卫型以无发热或轻度发热为主(69%),热毒郁肺型以中、高度发热为主(61.5%)。
1.3 华南地区(广州市) 黄晓青等[6]对2019年12月23日—2020年2月14日收治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35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入院第1天收集的信息资料显示常见症状包括发热(85.71%)、咳嗽(80.00%)、肌肉酸痛(42.86%)、乏力(40.00%)、腹泻(25.71%)等,其中发热以中度热(38.0~38.9℃)居多,部分患者还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以及便秘等症状;舌苔以腻苔为主,舌质以红和淡红为主;病机特点以湿为主,其次为热;中医证型主要是湿邪郁肺(45.71%),其次为邪热壅肺(37.14%)。
1.4 华北地区(天津市) 孙宏源等[7]对天津市88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当天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87.5%)、咳嗽(42.0%)、乏力(26.1%)、咯痰(21.6%)等;入院当天最常见中医症状为纳呆(46.7%)、腹泻(45.5%)、低热(39.8%)、少汗(36.4%)、咳嗽(34.1%),最常见舌象则包括腻苔(80.7%)、白苔(47.7%)、薄苔(34.1%);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最常见条目组合为低热、腹泻、纳呆、白腻苔。熵聚类后的条目组合指向证候包括肺表证(咳嗽、咯痰、黄痰、恶寒),火热证(口苦、口干、口渴或渴不欲饮、小便黄),气阴两虚证(渴不欲饮、盗汗、少津苔、乏力)及气虚血瘀证(暗舌、淡舌、齿痕舌、心悸),气虚痰浊证(腻苔、无汗、齿痕舌、少气懒言)。提示天津市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早期以上焦肺系病症为主,入院时以中焦脾胃表现为主,重症多以痰热壅肺为主,后期又多见气阴两虚及气虚痰浊、气虚血瘀等证。
1.5 西北地区(甘肃省) 魏本君等[8]通过对甘肃地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总结,发现轻型和普通型病例较多,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较少,患者初起表现为轻咳无痰、喷嚏、低热、乏力、胸闷等,部分患者无症状;湿邪是新冠肺炎的重要因素,且贯穿疾病全过程。患者初起时证候有寒湿、湿热之别,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出现阳气郁滞而化热,湿热并重,阻滞中焦,影响脾胃升降,或湿热蒙上流下,累及三焦而出现发热、汗出、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腹泻、纳呆等。
2 疾病证候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2.1 不同地域症-证分析 新冠肺炎在不同地域的症、证特点“同中存异”,共性特征都是以“湿”为病机核心,这也是本次疫情最重要的特点。然而,不同地域症、证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其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自2019年12初疫情首发,据当地气象局统计资料,其时虽已入冬,气温始终在15℃以上,应寒反暖,“非其时而有其气”,且2020年1月降雨量是过去20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4.6倍,阴雨连绵,湿邪久蕴,非时热邪与湿邪交杂化为疫气,染疫者众多且病情较重,病位多在上焦。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吴鞠通则在《温病条辨》中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从武汉市病例来看,入院时发热多恶寒少,可见干咳、肌肉酸痛、头痛,腻苔接近半数,考虑多为湿困肺卫的表证,湿邪最易困脾伤中,故纳呆者比例与咳嗽相当,超过三成患者出现便溏。
武汉与同处于长江流域的上海证候特点相似,上海虽有别于号称“千湖之城”的武汉,但长江与黄浦江在这里交汇,加之沿海的地理特点,导致该地区同样是潮湿的气候特征。两地多数常见症状比例相当,证型都以湿邪郁肺(卫)证多见,兼见湿阻中焦证。同处长江流域的南京则与鄂沪有些许差异,最常见症状为咳嗽,而纳呆、腹泻等中焦症状相对少见。地处岭南广州的病例特点则介于鄂沪和南京之间,上焦病变多于鄂沪而与南京相当,中焦病变则少于鄂沪多于南京。距武汉疫情发生已过月余,处于华北地区的天津市才出现首例,疾病初起,湿邪较重,郁闭玄府,正邪交争,故而发热以低热多见。湿邪最易阻滞气机,肺气宣肃失职,导致咳嗽,且多为干咳。至入院时,纳呆、腹泻等中焦病变的比例较高,苔腻者超过八成,疾病由湿邪困表向湿蕴肺脾演变,甚有少数患者在发病之初即表现为湿蕴肺脾,而非湿邪困表。随病情进展,湿邪胶固,郁而化热,炼液成痰,重症期以痰热壅肺为主,此时可出现身热不退、咳嗽气促,如逆传心包则可见胸闷、心悸、动则喘息等症。湿邪黏腻,病程绵长,邪正斗争日久,邪退正复,后期可见气阴两虚、脾肾亏虚及气虚痰浊、气虚血瘀等证。《温病条辨》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天津病情特点符合中医学湿温病范畴。
2.2 空间区域存在“涟漪效应” 疫情发生后,多位中医领域专家第一时间亲赴武汉,并进行实地病例观察,考虑武汉市新冠肺炎属中医学“湿毒疫”的范畴[9-10],染疫者多而重,且病死率高。与此同时,来自其他省市的相关研究显示,天津、甘肃、山东、湖南等地多见轻型及普通型[3,8,11-12]。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月8日新冠肺炎传染率在湖北地区为1.88%,非湖北地区为0.22%,相差约8.5倍;重症率湖北地区为19.36%,非湖北地区为9.32%,相差约2倍;病死率湖北地区为2.88%,武汉市高达4.06%,非湖北地区则仅为0.31%,武汉市与非湖北地区相差10倍以上。由此可见,虽同为一种病原体感染,湖北地区发病率、重症率及病死率较高,有距离武汉越远,临床表现相对较轻的倾向,在空间区域上似乎存在“涟漪效应”,有些较远地方也显示病情较重,这似乎犹如一种由中心溅落到远处的“水花效应”,此差异是否仅是地域因素的影响,还是因为时间的延后,病毒毒性在衰减或病毒基因在变异,抑或还有医疗条件的差异影响等等?目前各地文献资料尚少,研究条件不尽相同,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的阐释和论述还不够深入和准确,需要进一步开展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数量更多的科学研究进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