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促进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未来教育

2020-01-07侯建华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高中生目标

侯建华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2)

现如今,很多高中生家长和教师都存在着一个疑问,学生的智力水平大多数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却有着不同的学习成绩,为什么同样的环境、教师、课程、练习,学生的成绩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呢?其他条件都相同,可想而知,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差异的关键就是学生的学习力不同,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影响学习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育改革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都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鉴于此,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探究和讨论。

1 高中生提升学习力的教育策略

1.1 有效利用探究式教学法

1.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兴趣,学生会因为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所以学生必须对所学的知识保持兴趣。高中生的学习课程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生命科学,这也是当前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实际教学中,需要从高中生的学习心理角度出发,有效利用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有效烦恼干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例如:联系生活实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染发,向学生传述化学试剂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后会出现怎样的反应,会变成怎样的颜色。学生抱有这一疑问以后,就能够自发探究其中的原理,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等等。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激发学生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引导或者情景导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对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1.1.2 设置教学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设置好教学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做事情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只有拥有的教学目标以后,才能保证任何学习的时间都是有意义的。高中生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参考课程的内容事先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目标的同时,也能达成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学习知识为载体,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对老师而言,给自己设置一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然后进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引导,使同学们能够在老师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下去进行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同时,如果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的话,那么学生们就会根据老师的教学目标去展开具体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计划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学习目标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明确提出老师在进行具体学科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然后再明确的目标任务的引导下去展开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使整个教学任务能够有序推进。

1.1.3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想要引出自己的教学任务,应当设置问题情境,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在展示问题的时候应当联系以往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和经验,激发学生探知的求知欲,积极实验和研究。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需要避免问题过难,学生无法解决,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感兴趣。所以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展示矛盾的事件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由此可见,在日常的具体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法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氛围。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问题设置要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与渗透,让学生们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激发他们对相关问题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比如:老师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就可以巧妙地从《史记》中的相关记载中来引导出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微妙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从而自然而然的展开这篇文章的讲解和论述。

1.1.4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前的教学模式,要求将教学主体定为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需要时刻保持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和教师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言,敢说而且会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讨论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励学生发炎。学生课堂讨论结束以后,教师需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进行肯定,积累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态度不认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们处于一种具体浓厚的学习环境中,在环境对人的一种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的作用下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即将面临严峻的高考竞争的压力下,老师更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营造一种具体浓厚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们置于一种相对轻松愉悦而又松弛有度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们在老师有效的氛围营造和教学引导下去进行相关的学习。

1.2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现如今,社交媒体工具越来越普及,社交媒体已经逐渐普及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这已经成为事实。所以,传统的课堂单一教学模式也在调整,学生开始进行在线学习、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教育方式正在向更加信息化的方式调整,学生会在互联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交流。学生在利用这种工具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能够锻炼网络能力,若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顺利开展,学生能够在此受益更多。而对老师来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巧妙的引入到具体学科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海量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利用学习平台丰富的资源来不断提升他们对具体学科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课件的设置和教案的编写等,从另一方面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有效的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想要提升自身的学习力,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调整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力。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创造更为高效的课堂,学校方面可以利用学习力的应用理论调整教学目标和策略;学生和教师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学习力相关因素的探讨,二者得出统一的结论以后,学生就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改正不良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堂外的学习小组或是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渠道和其他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合作学习;信息化课堂中,学生还需要锻炼自己的反思能力,加强感悟,改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提升学习力。

2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正是学生从未成年转变成成年的关键时期,进入高校以后学生自己学习力将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所以高中生必须在高中阶段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改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高中生目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