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结合PBL 法在风湿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1-07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风湿病医学生教学法

杨 茹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 江苏·苏州 215000)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进入到了全面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以此为基础,当代教学领域中也开始逐渐对“微” 型模式进行尝试,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微课进行推广与应用。当前,微课程、微学习均属于开展学习变革的新鲜产物,得到了教学界的广泛关注。所谓“微课”,也就是借助多媒体平台针对以某一知识点或是某一教学环节所开展的虽简短但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微课为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说,有利于促使其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对PBL 法进行应用,要求将医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某一具体病例或是某一专题的诊治问题开展相应的研究,并且在小组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至其中,并及时给予医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指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将医学生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主要目的在于对问题进行解决。[1]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之中,将开展风湿病学课程的特点作为重要基础,对微课结合PBL 法在风湿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1 风湿病教学现状

作为内科学之中独立的一个学科,风湿病学在近10 年间,其临床以及基础研究均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而其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已经存在了近100 年。

所谓“风湿病”,也就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其泛指以结缔组织受累为主同时可出现全身各系统受累的一大类疾病。例如脊柱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00 多种疾病,由此可见,风湿病实际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并且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甚至已经在心血管疾病以上,于我国更是如此。

从总体上来看,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主要能够累及的人群在于中青年人,并且风湿性疾病具有病程长、致残性强的特点,而中青年人正处于社会活动能力状态最为良好的阶段当中,所以该疾病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的体力以及精神受到双重的严重伤害。

除此之外,患者能够出现多系统受累、且症状变化无常的情况,导致风湿性疾病常与其他学科进行重叠和交叉,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胡乱就医”的情况。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风湿病的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良情况:第一,风湿病与免疫基础医学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且专业性相对较强,知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医学生对其进行理解的难度相对较高;第二,风湿病学的课时设置相对较少,目前仅有部分三甲医院才开设该课程,并且医学生的见习以及实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多数医学生未能够对风湿病进行有效接触。

由此,将微课为代表的网络教学结合PBL 教学模式,针对风湿病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有利于为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提供新的策略。

2 微课结合PBL 教学的优势

2.1 微课

微课也可以被称为“微课程”,最早出现于2008 年,其创始人为美国新墨西哥州圣湖安学院的一位高级教学设计师,对于诸多只有60 秒左右的微课程,该名教学设计师称之为“知识脉冲”,主要对构建主义进行应用,而并非是对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演示,目前微课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省时且高效的学习模式,微课主要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发布,每一个视频针对一个学科知识点或是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和开发,具有显著的情景化特点,且支持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按需学习、远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教师将其上传于网络平台之中,可供学生在线进行反复学习。

微课的发展需要依仗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良好发展。从医学生的角度来说,因为医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所以将微课应用于医学生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

从总体上来看,微课总要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第一,教学时间相对较短,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特点对教学时长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在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长为5min—8min,最长则应控制在10min 以下;第二,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中,教学内容较为宽泛,而微课更加突出对某一个学科和知识点的讲解,例如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或是疑点进行讲解,所以被称为微课;第三,资源内容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微课视频的容量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为rm、flv以及wmv 等多种支持在网络上在线播放的格式,师生既可在线观看,也可下载保存。

2.2 PBL 教学

PBL教学法属于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且以医学生作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上将学科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具有显著的不同之处。PBL 教学法更加强调的是对于学生的主观学习进行进行重视,而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讲授放置于次要的位置上。

对PBL 教学法进行应用,其将学习与问题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联性,引导医学生投入到问题之中,并且PBL 教学法对问题进行设置更加重视,将学生吸引至复杂且具有良好学习意义的问题情境当中,促使医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并能够对问题进行合作解决,进而能够对隐藏于问题背后的各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从而促使医学生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均得到不断提升。

在临床医学之中对PBL教学法进行应用是以病例为先导,并将问题作为基础,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促使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PBL 教学法进行应用,其精髓在于,在对问题进行发挥的过程中,针对医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有利于促使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

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之中,将临床上较为常见且足够典型的风湿性疾病应用于PBL案例的编写工作之中,有利于促使PBL教学法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落实,从而能够对具有显著风湿病特色的PBL 法教学案例库进行建立,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将思维模式转换至医生角色之中,实现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2.3 微课结合PBL 的教学模式

对微课进行应用,其能够打破传统上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不仅能够实现学习资源的大范围共享,还能够实现学生对同一资源进行反复的应用,十分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以及课后复习等。

对PBL 教学法进行应用,能够通过对具体疾病案例进行分析,将具体问题作为开展学习的中心,采用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医学生对医学知识进行逐渐掌握。

由此可见,微课与PBL 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均强调医学生的自主学习,且同样能够对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实现医学生对于风湿性疾病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也就能够促使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路不断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3]

将微课与PBL 教学模式进行结合,二者之间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而能够体现出“先学后教”的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思维,有利于切实强化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促使风湿性疾病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3 我院风湿免疫科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

自我院开展风湿病教学微视频系列建设工作之后,一直积极努力将风湿病的学科特色以及专业背景作为基础,以对风湿病学微视频资源库进行建设和开发,同时将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的微课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针对微课开展设计和开发工作,也就是通过对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应用,促使教学过程得到进一步优化。微课设计工作不仅包括对微视频进行制作,同时也包括对微练习、微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还能够对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相关的平台进行设置。由此可见,微课并非是教师单纯的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环节进行讲解和演示,而是首先需要其具有短小、精悍、直观、生动的特点,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绝非将课堂移至屏幕之中而已。

对微课进行应用,不仅需要对知识进行转播,还需要促使医学生进行学习的欲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对知识进行传授的重要目的。由此,微课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等多方面的素质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同时将医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兴趣进行结合,以对微课内容开展策划和创作工作,从而对于风湿性疾病教学微视频进行有效制作。[4]

3.2 为了结合PBL 教学的具体实施

根据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要求,作者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微课进行了制作,并与PBL 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具体情况如下。

3.2.1 课前准备

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以教学大纲的内容为基础,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及重难点进行确认,并对相关的图片、病例、视频资料等进行逐一收集,以能够对微案例、微课程以及微练习进行合理制作,并将其及时上传至网络平台之中。

例如教学大纲中要求医学生能够对痛风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掌握,教师也就可以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或是痛风性肾病以及慢性痛风石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对相应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进行收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难点,教师则可选择采用小动画的方式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并且对于PBL 教学法来说,微案例的制作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求教师能够精心对微案例进行设计。例如对慢性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王大伯的关节痛”作为案例,在对视频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该视频的观看对象、医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内容。

医学生在教师正式上课之前,对微课程、微案例进行了解,对微练习进行完成,并能够以教师设置的问题为基础,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从而能够更加充分的为PBL 课堂上的讨论打下基础。而微课的内容能够对传统上纸质资料进行替代,不仅有利于对纸质资源进行节约,还能够更加生动和直观的对各方面资料进行展示,从而有利于医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并能够强化医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深度。

3.2.2 PBL 课堂

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已经设定好的案例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落实PBL 教学。

首先需要根据已经设置好的问题,引导医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医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之后,再由其他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能够以微课为基础,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以保障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和深化。

将微课与PBL 教学模式进行结合,有利于促使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调动,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能够保障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不断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并具有逐渐增强的文献检索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也就有利于实现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养成、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医生角色的代入。

3.2.3 课后巩固复习

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医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基础,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并采用微练习的形式,将总结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之中,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且应将微练习的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日常考核以及期末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使医学生对此能够予以足够的重视。

4 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的思考

采用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进行风湿科教学十分符合当代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发展趋势,该模式不仅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打破,还能够在课堂上和网络平台上为医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平台,有利于促使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有效提升,且相关的各项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医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不仅有利于促使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改善。[5]

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对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其中仍然存在一部分问题,例如,第一,微课目前仍然仅能够作为教学的辅助模式,在大部分的课程教学当中,仍然主要采用传统教学形式;第二,采用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能够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且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能够对精致的微视频进行制作,从而有效提升微课的质量;第三,知识内容不断更新换代,所以需要微视频的内容能够根据知识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保障教学效果能够逐渐得到提升。由此可见,若想对微课结合PBL 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5 结束语

根据上文可以了解到,微课以及PBL 教学法均为当代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更加有利于实现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强化,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从实际来看,当前对微课结合PBL 教学法进行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需教师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以实现微课结合PBL 教学法在风湿科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风湿病医学生教学法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