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2020-01-07于静静徐礼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政治

于静静,徐礼平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从奥运会、世博会到G20、金砖国家会议,每一次国家大型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支持。小到校园活动的举办,大到国家性活动的执行,都需要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高校学生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构成群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通过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志愿服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志愿服务及其特点

当前,有关志愿服务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围绕自愿性、是否通过正式组织、是否有报酬以及报酬的性质、与受益对象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而展开。Wilson认为,“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不求回报愿意花费时间来帮助其他个体、团体或组织的行为活动”[1]。杨放认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能力和财富,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2]。 徐礼平等将志愿服务定义为,“人们出于自己的意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为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而提供的有组织的活动”[3]。结合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将志愿服务的概念定义为:志愿者们出于自愿、不计回报的,以服务他人、组织或社会为目的的有组织的公益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特点研究方面,研究者对此有较多探讨,例如陈志远将志愿服务的特点概括为参与度高、项目丰富、涉及面广;顾洪英认为志愿服务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实践性四个特点;李茂平认为,志愿服务有组织性、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示范性及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等特点。综合以往研究,志愿服务的特点可以大致概括为:自愿参与、种类丰富、无偿服务,即所有志愿者都可以自愿参与各种形式,不同种类的志愿活动(例如养老院、福利院关怀;红十字会志愿者;义务献血、学生支教、基层服务等),自愿提供志愿服务,不收取报酬。

2.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志愿服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推动力。当前,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依旧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授课模式,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教育方式令人厌烦,课堂内容也稍显枯燥。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想而知。志愿服务这一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则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志愿服务作为连接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了解社会现实,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切身帮助他人,获得其他参与人员的赞扬和认同,从而在积极的氛围中对正确的价值观产生认同,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这种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行为准则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中国的传统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内容”[4],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教育作用,但是因为不能有效快速地将社会时事与教育内容结合,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而志愿服务的存在有效弥补了这一内容缺失。志愿服务与社会时事热点紧密贴合,以时代精神为主要教育内容,快速吸引学生眼球。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现实因素融入志愿服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志愿服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都是课堂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感化学生。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学生面对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枯燥的理论知识如何真正指导人的思想,只有实践这一条路。而志愿服务,“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5],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将传统教育方式中以教师为主的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来自外界的鼓励,实现大学生自我认同。

二、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社会意识的兴起、演进和发展及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得多种文化的价值观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不少大学生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皆为典型的利己主义。志愿服务沦为获得学分、证书,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手段。受功利主义浸染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极易出现消极怠工、甚至中途放弃志愿服务的现象。而这种消极怠工、负面情绪满腹的大学生“志愿者”,给积极真正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挫伤了其他成员开展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2.大学生主导的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稳定性

“从志愿组织的本身属性来看, 非营利性、自主性、公益性、民间性是其重要的特征”[6],由于校园条件的限制及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多数高校志愿组织处于“半自治”状态,即便学校配备了相关老师,但是大都身兼数职,并没有太多精力指导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组织的内部管理,如人员选拔、晋升机制、绩效考核等大都是学生自己参与和完成,没有来自专业人士的指导。志愿活动的开展需要人力、资金和场地的支持,但是志愿组织基本都存在资金审批困难的现象,有些高校甚至没有给志愿组织日常活动提供资金的规定,这对学生干部维护志愿组织日常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志愿服务人员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极易产生消极情绪,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而这一方面的缺失,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影响了志愿服务组织的稳定性。

3.大学生志愿服务需求与学校志愿服务内容不匹配

学校的志愿服务内容,大都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地区的状况,经过上报、审批等一系列程序后,确定实施的。但是由于场地、资金、人员、安全性的限制,服务内容大都较为常规,风险性较低。这种服务内容只是让志愿者浅显地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内涵,对志愿服务有初步认识,但是重复的志愿服务内容会引起志愿者们的倦怠,并不能让志愿者从中获得认同感。同时,对于志愿服务对象来说,程式化的服务内容使得志愿服务对象较为疲惫,过度僵硬的内容反而会引起志愿服务对象的反感。志愿者例行公事,志愿服对象沦为“摆拍背景”,志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4.高校志愿服务氛围与国家需求还不太相称

国家和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志愿服务的作用,在各地陆续建立了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整个志愿服务大环境呈现如火如荼的场景。在高校,志愿服务规模虽然较大,但真正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数却十分有限,高校各级组织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仅限于特定群体参加,而且对志愿者的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占用课外时间并需参加培训,其门槛相对较高,并不能吸引太多学生参与其中,这与国家需求还不太相称。此外,志愿服务在一些校园内缺乏有效宣传,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即便其有一定的志愿服务意识,但在校园中却难以获取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导致部分大学生错失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久而久之,部分大学生将降低对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提升策略

1.加强基层志愿者的激励和管理培训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动机不纯,功利主义比较明显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的方式解决。通过志愿服务培训,端正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的快速有效运行。当前,高校的志愿服务培训过于浅显,而且由于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较多,所以志愿服务培训仅仅针对于志愿者中的领导和骨干人员,再经过志愿者的领导和骨干进行传达。这样的培训并不能达到将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效果。所以,将志愿服务培训深入到每个普通志愿者,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的时候,首先要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基本知识的讲解,帮助志愿者建立对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认同志愿服务理念,树立自身责任感,从而端正自己的志愿服务动机。面对一些动机功利、多次培训或者教育后无果,并且对内部其他人员产生消极影响的志愿者,可以根据考核制度予以清退。除了对志愿者进行无差别培训外,对志愿者的激励也十分重要。对志愿者的激励能够帮助志愿者提高自身成就感,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提供持续动力。一方面,不能拘泥于志愿服务人员的官职高低,不论是普通志愿者还是志愿者中的干部,都应该一视同仁。鼓励每一个在自己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志愿者,让每个志愿者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志愿者的激励,不仅要体现在口头上的褒奖,还要有实际行为,同时针对错误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帮助志愿者收获心理和实际生活中的激励,获得强大自信。只有将基层培训和激励普遍化做好,才能帮助志愿者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动机,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在参与志愿服务时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不竭动力。在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认同志愿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发挥出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从而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形式的尝试。

2.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机制

高校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真正从行动上对志愿服务重视起来,帮助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完备的组织机制,提供固定的场地、经费,牵头社会合作和提供专项指导老师。首先建立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随后建立自己的一套志愿服务培训机制、招募机制、任务分配机制和领导机制。确定当志愿服务有需求时,能够从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分配任务、责任落实各个方面都高效快速。这种组织机制,能够大大增强志愿者的责任感、奉献感,锻炼志愿者抗压能力,帮助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该给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固定场地和经费,只有有固定的场所,才能帮助志愿服务组织定期举办志愿者培训,将志愿服务常态化,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激励,从而发挥志愿服务的导向功能,达到利用志愿服务育人效果。相较于小型志愿服务活动,大型志愿服务更能让志愿者们受到心理上的震撼和教育,获得成就感,所以相比较来说,大型活动对学生的育人作用更加明显。所以高校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应该积极争取大型活动举办的志愿者名额,有名额后,及时发布信息,在学校进行志愿者招募,鼓励大家参与。同时由学校出面牵头,加强社会组织与学校志愿服务组织合作,与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医院、消防部门和贫困学校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岗位,帮助志愿者从实践活动中树立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达到教育人的作用。

3.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深度和广度

针对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没有清晰认识的问题,提出要着重提升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使高校志愿服务更具内涵。相当一部分人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帮助他人或者福利机构,但是国外的志愿服务已经“扩展到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民权、社会正义、文化和艺术、社区开发、卫生和医院”等[7],所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拓展志愿服务的深度时,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的一些社会事件,对受困者进行帮助。如留守儿童关爱、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校园暴力帮助、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平权,环保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等,都需要志愿者的努力,而且能带给志愿者更多思考。只有将志愿服务从传统的形式和活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帮助志愿服务拓展更广阔的空间。除了拓展志愿服务空间,志愿服务也要突破传统的活动形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从而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率。由于学校的地区、排名、受重视程度的不同,不同学校的志愿者能接触到的志愿服务机会也不同。这个时候,除了学校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多样且不同规模的志愿服务,学生组织和学生也可以积极寻找不同途径参与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学生个人可以在网上寻找大型会议、活动的志愿服务招募信息,如国际赛事、国外支教等;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假期的志愿服务机会,如下乡支教、去云贵川等地区实地考察,下乡帮助农户等,这种或大型或亲身感触的活动,对志愿者的教育功能更加显著。而且志愿服务并不是单纯地付出时间和体力,有时还会需要通过专业技能解决相关问题,鼓励志愿者发挥专长解决问题,使志愿者更有获得感。拓展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内涵,可以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更早地接触社会实践及在校园中接触不到的案例,用实践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针对高校志愿服务气氛不够的现象,应该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推动志愿服务日常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鼓励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学纳新关键时期,要积极宣传,低门槛吸纳新鲜力量,经过专业培训后,就成为了专业的志愿服务人员,树立正确价值观,也带动影响周围人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学生休息的寒暑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真正从社会中锻炼自己,树立责任意识。在疫情期间,志愿者在基层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影响了周围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后,社会机构应该积极宣传,建立志愿者站点,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贡献志愿者的力量。通过社会、学校和周围志愿者的不断宣传,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意识,为志愿者提供后备军。志愿者应该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每当有学校活动或者相关志愿服务机会出现时,志愿服务组织应该积极面向校园招募志愿者,统一培训,通过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帮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对志愿服务有良好认识,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实现志愿服务在学校的常态化,进而不断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政治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为志愿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