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间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

2020-01-07郭永勤

天中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陶渊明文人

郭永勤

论民间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

郭永勤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作为极具特色的中国文人,陶渊明不仅被后世文人反复吟咏,也出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虽然民间文学中的陶渊明基本保持了传统认知中的形象,但与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相比,民间文学作品不仅题材范围相对狭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和民间立场,表现的是普通民众对陶渊明的接受。对民间接受情况的梳理,不仅能够充实陶渊明的接受研究,而且对于古代文学接受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民间文学;陶渊明;接受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韦、柳之视渊明,其如贾、刘之视屈子乎!”[1]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国人对于陶渊明的接受,不仅包括对其诗文的接受,还包括对其人品的接受。陶渊明在晋代受到的关注比较少,而且多侧重于其隐逸方面,唐代以后,其影响越来越大,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白居易等人对陶渊明深入接受的情况表明,“陶其人其诗所代表的价值追求、审美追求,在盛唐已经被从一定程度上较为普遍的肯定和接受”[2]。至两宋,以苏轼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达到了高峰,其诗歌、人格和生活方式都成为文人追慕的对象。陶渊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士人中,前人对陶渊明接受史的考察,也基本停留在文人层面①。陶渊明《饮酒》其九有“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3]228之句,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他的选择,当时的普通民众是无法理解的。虽如此,有关陶渊明的事迹与评价亦大量进入民间文艺作品。至今民间文学作品中和陶渊明相关的内容仍足兹讨论,考察陶渊明在民间②的接受情况,可以更全面了解陶渊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本文拟在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对陶渊明在民间的接受情况进行探讨。

一、历代民间文艺作品中的陶渊明元素

(一)民间韵文作品中的陶渊明

历代典籍中都有对民间歌谣的著录,从题材来看,时政歌谣和情歌留存较多。翻检隋唐五代歌谣,许多历史人物被提及,但是文学家不多,如:“昔请司马相如,为作《长门赋》。徒使费百金,君王终不顾。”[4]1“嵇叔夜,阮仲容,冰玉琢,成千钟。为与刘伶千日酒,醉卧南山百尺松。”[4]450“张骞本自欲登山,汉帝使遣上升天……唤取鲁班刻车撵,唤取嵇康来抚琴。”[4]296“孟诗韩笔。”[4]144“苏、李居前,沈、宋比肩。”[4]179《雪溪水神夜宴歌》组歌中有《屈大夫歌》,还有一些提及孔子的歌谣,但没有发现涉及陶渊明的歌谣。有些歌谣化用了某些著名的文学事项,如绿珠、湘夫人等,其中有一首与桃源题材相关的歌谣:“洞府深沉春日长,山花无主自芬芳。凭阑寂寂看明月,欲钟桃花待阮郎。”[4]62但也不同于陶渊明的桃源主题。可见,在隋唐五代时期,陶渊明虽然已经被很多文人接受,但是其在民间的接受程度应该还不太高。在陶渊明被文人广泛接受的宋代及其后的金元时期的歌谣谚语中,也很少发现与陶渊明有关的内容。在周玉波编著的《清代民歌时调文献集》中,孟浩然踏雪寻梅的雅事出现了三次,分别见于《玉娥郎》:“飘飘大雪飞,青眼盼不归,孟浩然踏雪去寻梅。”[5]15《大四景》:“飘飘片片飞,玉人几时归,孟浩然踏雪去寻梅。”[5]199《剪剪花》:“窗含西岭千尺雪,浩然肩背一枝梅。”[5]46但是在民间绘画“四爱图”③中与之并列的“渊明爱菊”却没有直接出现,只检索到“丹桂飘香正中秋,姐儿闲坐在高楼……冤家去时桃花放,如今菊绽东篱未回头”[5]15,可以看作是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化用。又有“七月七,织女共牛郎……金风透体凉,佳人恨夜长,饮菊酒家家庆赏重阳”[5]15提到了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习俗包括登高、佩茱萸、赏菊等,而饮菊花酒的习俗一般认为是从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南朝檀道鸾笔记《续晋阳秋》记载有“白衣送酒”的故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官府中给役小吏)人,乃王弘送酒。即便就酌而后归。”[6]陶渊明因此写下名诗《九日闲居》:“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3]70南朝《宋书》“本传”云: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7]。文字与《续晋阳秋》相类,堪与《九日》诗互为印证。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8]。干宝也记载了酿造菊花酒的方法:“戚夫人侍儿佩兰……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饟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9]这两段文字内容基本相同,可知重阳饮菊花酒之俗非始于陶渊明,但是在后世与陶渊明有融合。唐代诗人王勃有《九日》诗:“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10]684可见重阳饮菊花酒节俗与陶渊明的融合在唐代应该已经完成。关于这点,前辈学者,尤其是讨论节日民俗的学者多有论及,兹不赘述。

整体来看,在民间韵文作品中,陶渊明及其相关元素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

(二)民间散文作品中的陶渊明

在民间叙事文学作品中,陶渊明出现的频率略有提高。在冯梦龙编著的《古今笑》中,收录了几则有关陶渊明的笑话,录于下:

渊明《读山海经》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有作陶渊明诗跋者谓:“形夭无千岁。”莫晓其意。后读《山海经》云:“刑天:兽名,好衔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错。[11]162

陶靖节在家,郡将候陶,值其酒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11]249

颜延之为始安郡,过浔阳日,造陶潜饮。临去,留钱二万。潜悉付酒家,稍就取酒,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其先醉,使客曰:“我醉欲眠,君且去。”[11]249

江州刺史王弘,造渊明,无履,弘从人脱履以给之,语左右“为彭泽作履”。左右请履度,及履至,着而不疑。[11]249

《古今笑》中记载的还有阮籍、谢昆、阮咸等人的故事,体例类同《世说》,大抵都是文人轶事,皆有史料可据。从产生路径上讲,现在还无法断定这些作品是由史实到民间口耳相传,还是民间故事被经典化了。

明李贽编著有《山中一夕话》,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文人趣事,以苏轼为最,关于陶渊明的笑话辑录一则:

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春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11]775

明曹臣编著《舌华录》,从经史诸子百家等取语,录陶渊明数则:

陶渊明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渊明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事乡里小儿也。”遂解印逃去。[11]852

陶征士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1]892

渊明尝闻田间水声,倚杖听之,叹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大人矣!”[11]894

清人石成金编著有《笑得好》,本着“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11]962的原则,收录笑话若干,其中有一则与陶渊明作品相关:

一人口中偶读古文曰:“临清流而赋诗。”旁有一人急忙问曰:“何处临清刘副使?为甚的不早些对我说?让我好奉承奉承结交他?”其人曰:“此乃《归去来兮辞》。”这人改颜缓说曰:“我只道他是个现任的官儿,若是这个归去来辞的官儿,我就不理他了。”[11]973

以上作品多为陶渊明生平趣事,以称赞其高蹈之致为主,并不稀见,最后一则作品则巧设机关,借渊明作品讽刺不学无术之徒。《归去来兮辞》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绝唱,其所表达的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文中阿谀奉承之流形成鲜明对比,由此达到幽默的效果。据此也可推知陶渊明的作品在大众中有一定的普及度。

从上引材料中,我们大略可窥见民间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相较于韵文作品,陶渊明在民间散文作品中的形象要丰满得多,其人、作品均被关注,尤其是涉及世人对其作品接受的两篇,为不学无术者画像,有较为明显的讽世之意。这些作品依稀为我们勾勒了民间接受的陶渊明形象,包括好酒、爱菊、简傲等。

二、现存民间文学作品中的陶渊明

历代关于陶渊明的民间文学作品具体数量已不可考,但有一些关于陶渊明的民间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现存的节日习俗传说和文人传说中有一些涉及陶渊明的作品,如《重阳节的传说》《陶渊明劝学的故事》等。在今人辑录的《中国民间故事 •江西卷》中,收录了两个关于陶渊明的传说,分别是《陶渊明弃官》《陶渊明和“柳七豆腐”》。《陶渊明弃官》仍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演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简傲清高的陶渊明。《陶渊明和“柳七豆腐”》讲述了陶渊明任彭泽令时,深夜去柳七豆腐店饮酒的故事,是一则典型的风物传说与文人传说的结合体,该故事中的陶渊明,不仅平易近人,而且嗜酒如命。《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安徽卷》收录的《陶渊明与潜口》,是一则带有极强解释性特征的风物传说,巧妙解释了潜口名字的来历。传说陶渊明曾在此隐居,为纪念陶渊明,因名潜口。这则故事可以看作是陶渊明传说与当地环境结合的一个范例。《中国歌谣集成•江西卷》还收录了一则题作《陶渊明不折腰》的歌谣:“陶渊明,声气高,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当县官欺乡佬,酒多诗多乐逍遥。”[12]

事实上,除了以上被收录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还有部分有关陶渊明的民间文学作品活跃在民众的口头。如在陶渊明的家乡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吴山乡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陶渊明的传说,其中关于渊明生平轶事的有《渊明粑》《渊明茶》《渊明酒》《药石的传说》;关于渊明故里及相关地名来历的有《发地埂断索选址的传说》《牛眠地与犀牛望月的传说》;关于渊明饮酒、作诗的有《渊明醉石的传说》《桃花洞的传说》等。虽然其中不乏附会之作,但这既是传说的特点,也体现出当地民众对陶渊明的关注。

整体来看,不管是在文人作品中,还是在民间文学作品中,陶渊明的故事均流传千年而不绝。究其原因,除了陶渊明本身经历曲折、富有戏剧性之外,还在于他的经历和追求能给人以启示与思考。陶渊明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符号,所以在民间文学作品中陶渊明才会成为一个“箭垛式”人物。同时,不同区域流传的陶渊明传说,具有情节设计的差异性与主题表达相似性的特点,这也反映了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与传承性特征。

三、民间文学作品中陶渊明形象的特点

(一)好酒常醉

关于陶渊明好酒这一特点,似乎已是共识,以至于白衣送酒、葛巾漉酒已传为佳话。后世文人对此不仅多有论及,在生活方式上也有模仿和借鉴,但他们显然更注重对陶渊明酒中旨趣、真意的探求。民间文学作品中虽然也屡屡提及渊明好酒,却多是借助故事来展示其如何好酒,对于其好酒的原因,几乎没有涉及。如《陶渊明与柳七豆腐》的传说,就讲述了渊明深夜至店求酒的故事;《渊明醉石的传说》讲陶渊明住宅旁边的菊丛之中有一块如砥的大石,纵横各有丈余,令他格外喜欢,每逢贪杯喝醉了,他便蹒跚走到大石旁边坐卧其上,在赏菊之余,写下一首首耐人寻味的诗篇,后来,他感到这块大石能让他醒酒,能让他提神,又能让他诗思泉涌,于是对这块大石充满了情意,便给其起名“醉石”。虽然这些传说故事多为虚构,却与人物贴合密切,符合大众对陶渊明的基本认知,而“讲得像真的一样”这种表述方式的可信性与主要情节的虚构性,也正是民间传说叙述上的特点之一。陶渊明与醉石结缘,也使后世文人赞叹不已,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和遐思④。宋代文人程师孟就曾经特意为此赋诗:“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13]6据今人对庐山历代石刻的统计,摩崖石刻中还留存了更多与醉石相关的题诗,如明代郭波《题醉石》:“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石上醉痕在,石下醒泉深。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五柳今何处?古松还独青。若非当日醉,尘梦几人醒。”[13]130明代卢襄《题醉石诗》:“经过栗里桥边路,忽忆征君被酒时。白石岿然无旧馆,青山几处有荒祠……”[13]84由此亦可看出后人对陶渊明的那种类似于李白“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10]1749“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10]1776的企羡之情。

(二)平易近人

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并没有把陶渊明塑造成恃才傲物、郁郁寡欢的孤僻文人,反而在提及陶渊明与人的交往时,突出表现其平易近人的特征。如《陶渊明劝学》就讲述了陶渊明对求学少年虚心以待、循循善诱的故事。在反映陶渊明为官的传说中,对陶渊明在和普通民众交往中从不为官自傲的描述也很多,如《陶渊明与柳七豆腐》:

一天深夜,柳七和伙计们刚做完最后一桌豆腐,就听见有人叩门,说要买酒吃。他打开门,见是一老一少,忙让进屋来,答道:“客官,已到子时了,现成的水酒倒是有,只是无下酒的菜。”这时,年老的听说有酒,就来了劲,指着刚做好的豆腐说:“听说这里的豆腐做得好,随便来几碟,也可下酒。”那年轻的把柳七拉到一边说:“店家,这是刚上任不久的陶县令,总要做几个像样的菜,才可下酒。”柳七听说来的是百姓敬慕的陶渊明,忙跪下道:“小人柳七,给县太爷磕头。”陶渊明忙扶起柳七,说:“柳店家,不必如此,只是深夜打扰了。”[14]42

这一段叙述生动地表现了陶渊明和蔼可亲、以礼待人、不摆官架子、尊重劳动人民的形象,这应该也是传说中陶渊明比较受民众喜欢的原因之一。

(三)热爱自由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的违己交病之感在其诗歌中多有体现,其归隐田园的最终选择和固穷守节的生活状态,也多为后人推崇。民间文学作品对其人生选择、出处立场等也有表现,如在《陶渊明与柳七豆腐》中,陶渊明借柳七家做豆腐五代清白和自己违心做官做对比:

陶渊明听了,赞叹不已,感触地说:“你算是五代清白传家了,我是官场半生浑浊。”柳七惊问道:“大人,何出此言?”陶渊明叹道:“我本无心做官。此次出任,只不过为五斗米罢了。”说罢,面带愧色。柳七说:“大人为官清正,治理有方,百姓十分拥戴呢。”陶渊明谦虚地笑道:“当今朝廷昏庸,为民做主谈何容易。”[14]43

该则故事力图把陶渊明塑造成一个为官清正、治理有方的“良吏”,强调的是“百姓敬慕”的陶渊明,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赏。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民众对陶渊明的认知,似乎陶渊明辞官是愤世之举,如果在清平之世,也许陶渊明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这一点,和朱熹说陶渊明是豪放的,鲁迅说他是金刚怒目式的,或可互为佐证。

《渊明醉石的传说》《陶渊明弃官》两则故事都突出了陶渊明放旷自任、不为形役、追求自由人格的极具反抗意味的个性魅力。这一点和文人接受中的陶渊明是相似的。综合考查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陶渊明的形象保持了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包括生性清高,厌恶官场虚伪;随性洒脱,嗜酒傲物;平易近人、勤学勉励等。

从作品内容来看,乡民们对陶渊明原本就平民化的形象进行了“接地气”式的描绘,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民众的认同感,也强化了陶渊明在历史演进中的神秘魅力。

四、陶渊明在民间接受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形成了一部蔚为壮观的文化史,而以陶渊明为主题的民间传说,从数量上看,比苏轼、唐寅少太多,这大约和民众对其狂悖程度和才智的认知有关,换句话说,陶渊明有趣但还不够有趣。通过可见的陶渊明相关民间文学作品,不难看出,与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相比,民间对陶渊明的接受具有以下特征:

(一)地域性

地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环境等因素与人物的结合上体现出地域性特征,如前述《陶渊明与潜口》《药石的传说》《牛眠地与犀牛望月的传说》。这些作品的产生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极大的关系,讲述《牛眠地与犀牛望月的传说》的人特意告诉听众,牛眠地的地理形态特征,像一头大牛俯卧于地,以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二是相关作品流传范围呈现出地域性特征,如《陶渊明与潜口》的故事只在潜口及周边地区流传。这也意味着,不同区域的民众对陶渊明的接受是有差异的。

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为中心,笔者对民间叙事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发现除江西和安徽流传着少量陶渊明传说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也就是说陶渊明传说似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传播范围⑤。这应该和陶渊明的活动区域比较小有关系,也符合民间传说的一般特性。根据《晋书》本传记载,陶渊明曾出任过江州祭酒,在荆州桓玄门下做过属吏,又做过刘裕的参军及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最后出任彭泽令,辞官后一直躬耕田亩,其活动范围基本都在长江流域。因此,在陶渊明的家乡和任职地,关于他的故事就比较多,这些地区就成为其相关传说的流传中心,并向外扩散,距离越远,分布的密度越低。例如,江西省德安县现存有洼里陶、闸下陶、塝上陶、栗里陶(现称老屋陶)、路边陶(现称新屋陶)、冲里陶等以“陶”冠名的自然村落,生活着陶氏后裔,保存有一些与陶渊明相关的文物古迹,因此该地流传的与陶渊明相关的传说就比较多,其中还包含陶渊明故里“牛眠地”的传说。这则传说叙述了陶侃选择牛眠之地作为父亲的墓地,从而实现了位极人臣的预言,后来家中遭遇火灾,陶渊明自故居搬出的故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当地“人杰地灵”的观念,将个人际遇与某些地理特征建立起神秘联系,使村落或地标物体在神圣化过程中沾染了名人效应,并获得一定的地域教化传承的文化功能。

从现存作品的感情倾向上看,这些地区流传的作品中,常以“陶”“渊明”等对地点、食物命名,或以巧妙的方式使陶渊明和当地的文化建立联系,明显体现出当地民众尤其是陶氏后人对陶渊明的热爱、敬仰,与其他地区流传的偏重趣味性的作品有所不同。

但是从现存其他民间文艺作品的题材来看,随着陶渊明作品在各地的传播,尤其是后世爱陶文人的刻意传播,陶渊明在民间接受的地域范围可能要广得多。洛阳古瓷鉴藏博物馆现藏有民国浅绛彩陶“渊明爱菊图帽筒”,河北武强年画中也存在和陶渊明相关的作品,年画题词有“为有渊明把菊爱,朵朵飞香花正开”及“九月秋菊各色新,朵朵青香可爱人。盛夸此菊开不尽,家童又送花两盆”[15]20–27两种,不仅为年画内容做了注解,而且突出了陶渊明的个性特征。年画作品题材来源可能是对文人画的模仿,但也可能来自民间文学作品的转化。如果是后者,就说明当地流传过关于陶渊明嗜爱菊花的传说。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人氏很早就由最初的发祥地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及山西临汾等地向各地迁徙,《皖江陶氏族谱》记载:“陶之族氏姓肪于尧帝,济阳郡惜阴堂陶氏之一世祖陶丹,字文仲,生于汉后帝建兴丁未年,仕杨武将军,娶新淦湛氏,生子曰侃……”[15]20–27陶姓繁衍到后来,在江苏镇江及丹阳一带成为望族大户。其实早在东汉时期,陶姓就已是名门望族,从隋唐时期开始,陶姓族人又从中原陆续迁徙到今福建一带安家落户,“南宋孝宗乾道九年,有后裔迁皖江宿邑”,同时又有子孙“由宿松沿江里迁怀宁塌洋河,择吉壤卜居,列为迁怀之一世祖”[16]。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员流动是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陶氏子孙的迁徙,会渐渐在新的居住地形成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传播中心,进而向周围扩散,这样就打破了原有的传播区域,扩大了与陶渊明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的辐射范围。

(二)选择性

以文人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民众把自己的理想、梦幻集中于自己喜欢的某一人物身上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民众的感情和想象,既是作品产生的基础,也是作品传播的基础。通过可见的与陶渊明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不难看出,民间在接受陶渊明时,只关注陶渊明的某些方面,另一些方面就不曾涉及,不像文人接受陶渊明那样,一面固化某些认知,一面不断发掘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民间歌谣中,除去一首《陶渊明不折腰》是对陶渊明重要人生经历的咏叹外,其他作品中虽有对陶渊明作品的化用,但更像是单纯的语句借鉴,并未融合陶渊明作品的精神内涵。古代文人看中的陶渊明固穷守节的品格,在民间文学中表现得也很浅显,民间文学作品并没有对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入探讨。

民间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移花接木的现象,即同一个故事,可以出现在多个文人身上,具有一定的类型化特征。例如,类似《陶渊明与柳七豆腐》这种历史名人与地方风物相结合的传说故事,数量非常多,换一位主人公或者换一个地点重新构造这个故事,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这是因为,许多传说中的情节本身是缺少个性特征的,所以一些典型的情节就经常被用于不同的人物身上。以笔者现已搜集到的与陶渊明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为例,单个作品中的陶渊明一般只具有一个或两个方面的特征,但是多个作品联合在一起,就能为我们展示一个人物的多面性。这符合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也和民众对于陶渊明的固化认知有关。

(三)民间立场

民间文学作品中的陶渊明,个性鲜明而突出。与文人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关注相比,民众似乎对其人生经历中富有传奇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对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津津乐道,还就此演绎出陶渊明为官、弃官的各种版本,乐此不疲地创造和传播陶渊明与小人物、石头、食物等相关的故事,并不关注陶渊明人生的重要节点以及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只侧重于讲述趣闻轶事。虽然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也把陶渊明渲染成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但其对陶渊明良吏形象的塑造,只间接表达了民众对现实中贪官污吏的怨恨和对清官的渴望,并没有对陶渊明的管理能力做过多描述,故事的重点始终在趣味性上。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随性任真,不仅带有一定的反抗意识,更在形象上和百姓熟知的官员完全不同,因而才吸引了民众的注意。他才学广博又谦虚好学,尊重劳动人民,躬耕田亩,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因此在情感和心理上也更容易为民众接受。

比较来看,后世文人有对陶渊明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模仿,有对其高洁人格的尊崇与倾慕,但这在民间文学中表现得不够明显。在民间文学中,民众一方面希望他一直为官,毕竟他是难得的好官,另一面,民众也对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给予肯定,体现出民众的矛盾心理。至于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否定陶渊明的声音,如在中晚唐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突出,诗人急切想要改变现实,积极仕进,必然无法接受陶渊明的选择,韩翃《送别郑明府》中就有“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10]2734的句子,这种情况在民间文学中则是不存在的。

总体来说,以民间文学为中心考察民间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可以发现,与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不同,在民间对陶渊明的接受中,民众不太关注他的文学作品,而对关于他的人物趣事非常感兴趣,即使有涉及他作品的故事,也非关注其意蕴,而是就与作品相关的轶事关注较多。这是不同群体在接受陶渊明过程中出现的必然差异,是由不同群体的个性差异及价值追求决定的。但是,民间文学中关于陶渊明的记述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的历史情感和评价,依然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同时,从传播方式上看,民间文学作品以口耳相传为主,总体具有单纯朴素的特征,但囿于口头传播的方式,一些故事仅粗存梗概,细节较少,有些作品也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变异,出现“移花接木”的情况。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陶渊明的接受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史研究,从普遍运用的材料来看,主要是文人创作,而对民间文学关注较少。这是因为民间文学的文献收录非常有限,田野调查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所以这一类资源还几乎未被利用。但是,就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探讨文学家、文学的接受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视野扩大到更多的文人和作品上去,关注平民对他们的接受情况,以充实古代文学中作家作品的接受研究。

注释:

① 以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为例,前者以时代顺序,对各个时期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后者以有唐一代为例,对接受对象、接受内容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察。

② “民间”一词的含义因“民”的指向不同而不同,不同学者在使用时,其内涵和范畴不尽相同。本文所说的民间,侧重于普通民众,即平民,以图与侧重知识分子对陶渊明接受的研究互为补充。

③ “四爱图”源出河北武强年画,题曰《渊明爱菊》《浩然爱梅》《周子爱莲》《羲之爱鹅》。

④ 李剑锋曾撰文详细考辨了历代醉石诗,认为盛唐之前无醉石诗,北宋以降,题咏醉石的作品渐多。详见李剑锋《渊明醉石题咏流变考论》(《学术研究》2013第7期)。

⑤ 《集成》分为省卷、市卷等,目前笔者仅完成了江西、安徽、江苏、辽宁、吉林、四川、福建、河南、湖北、甘肃、宁夏、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卷搜录作品的梳理,尚不能涵盖一个区域内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全貌。同时,《集成》搜录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材料缺乏,尚不能形成明确的结论。

[1] 王国维.人间词话[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97.

[2]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14.

[3] 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 党银平,段成校.隋唐五代歌谣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周玉波.清代民歌时调文献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 檀道鸾.续晋阳秋[M]//国学扶轮社.古今说部丛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74.

[7]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88.

[8] 葛洪.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46.

[9] 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24.

[10]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 冯梦龙,等.明清笑话十种[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12]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534.

[13] 陶勇清.庐山历代石刻[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14]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

[15] 郭永勤.武强年画中的陶渊明:兼谈文人题材年画的意义[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16] 钱续坤.皖江陶氏与陶渊明同祖同宗[EB/OL].(2005-04-26)[2019-06-20].http://‌www.anfangwang.com/100ds/100ske.asp?id=2&style=3.

On the Acceptance of TAO Yuanming in Folk Literature

GUO Yongqin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China)

As a distinctive Chinese literati, TAO Yuanming is not only repeatedly chanting by later literati, but also appeared in folk literature works. Although TAO Yuanming in folk literature basically maintains the image in traditional cognition, compared with the literati's acceptance of TAO Yuanming, folk literature works not only have a relatively narrow range of subjects, but also show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lk positions. The expression is the acceptance of TAO Yuanming by ordinary people. The combing of the situation of folk acceptance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study of TAO Yuanming's acceptance, but also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literature acceptance.

folk literature; TAO Yuanming; acceptance

2019-07-2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ZW087);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6BWX015)

郭永勤(1981―),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硕士。

I207.2

A

1006–5261(2020)01–0089–08

〔责任编辑 杨宁〕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陶渊明文人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你好,陶渊明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文人吃蛙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
《陶渊明 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