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标准化建设初探
2020-01-07张丽娟魏明禄李应祥刘泽林唐木花
张丽娟,魏明禄,李应祥,刘泽林,唐木花
1.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都匀558000;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办公室,贵州 都匀558000;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贵州 都匀558000
茶叶标准是关于茶叶生产各个环节的规范。狭义的茶叶标准是指成品茶的标准,广义的茶叶标准包括与茶叶有关的原料、加工机具和加工工艺,以及成品茶的标准等内容[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的国家,时至今日,茶叶标准已经覆盖“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个茶叶产业链,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茶叶标准体系。从横向来说,茶叶标准按茶叶生产过程划分为6 类,分别是基础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和销售服务标准;从纵向来说,茶叶标准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5 个层次。茶叶标准对促进技术进步,实施科学管理,协调生产和贸易,促进产业有序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都匀毛尖茶标准的历史
都匀毛尖茶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上世纪90年代之前,都匀毛尖制作标准采用口口相授传播,此后,随着产业发展的变化,都匀毛尖茶从单一标准发展到综合标准体系,从手工标准发展到手工、机制标准并存。总体来看,大致分为3 个阶段,即标准建立阶段、基本完善阶段、相对准确阶段。
1.标准建立
为了适应出口需要,1991年,贵州省发布实施都匀毛尖茶首个地方标准,标准代号为DB 52/336,为强制性标准,标准规定了都匀毛尖茶的品质特征、技术要求等,产品仅设1 个等级,没有茶青的相关要求,也没有配套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总体来说是一个单一的手工产品标准,产地限于都匀市。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茶叶出口受阻,都匀毛尖茶也不例外,为了寻求发展出路,开发国内市场,顺应生产需要,黔南州对都匀毛尖地方标准进行修订,2001年,贵州省发布了《都匀毛尖茶》(DB 52/433—2001),该标准虽然同样是手工产品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但是增加了产地要求和手工加工工艺(作为产品标准附录),对原料和产品质量进行对应分级分等,设特级、一级、二级3个等级,产地为都匀地区。
至此,作为历朝贡茶和名优茶的都匀毛尖,终于有了产品及相应的加工工艺要求,克服了地方名优茶无标准可依和粗制滥造的现象,茶叶生产得以规范,更重要的是,标准参数的提高,茶叶产品质量迅速提升,都匀毛尖历史优质名茶形象再次赢得业界认可。依托此标准,2005年都匀毛尖茶获得“证明商标”。
2.标准基本完善
2008年以来,黔南州与贵州省其他地区一样,出台政策着力加快茶产业发展,确立了以都匀毛尖茶为引领,全州统一打造都匀毛尖品牌的发展思路。为了顺应茶叶行业规范发展的客观要求,黔南州成立了都匀毛尖标准制(修)订组,开展茶叶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努力,2009年,颁布实施了《都匀毛尖茶》(DB 52/T 433—2009),并替代DB 52/433—2001。2009 版与2001版共同点都是手工加工标准,主要区别有6 个方面:一是将强制性标准修订为推荐性标准;二是对“都匀毛尖茶”进行定义;三是扩充茶青和茶产品等级,增加1 个“珍品”级别,四是增加了实物标准样的规定;五是将都匀毛尖茶加工工艺修改为手工加工技术规程;六是标准调整为“地理标志”地方标准。
2010年,黔南州发布实施《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DB 522700/T 015—2010),其中地方标准11个,分别是《都匀毛尖茶产地环境》《都匀毛尖茶茶树种苗繁育技术规程》《都匀毛尖茶有机生产技术规范》《都匀毛尖茶鲜叶采摘技术规范》《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茶青市场建设规范》等。
尽管2010 版《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中,机制产品标准及其生产技术规程缺项,生产加工技术参数也不够准确,但是该标准体系的发布实施,都匀毛尖茶还是基本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标准的全覆盖,以此成果,2010年,都匀毛尖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标准相对准确
通过几年实施,尤其是机械加工普遍推广,2010 版综合标准体系缺项及准确性不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科技进步,满足规模化生产加工需要,顺应市场消费多元化,2014—2015年,黔南州再次开展都匀毛尖茶标准制(修)订工作,发布实施2014 版《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DB 522700/T 015—2014)。此次制(修)订重点有3 个方面:一是将加工技术规程分为手工、机制加工技术规程,作为省级标准单独发布实施,修订后手工加工技术参数更加准确,机制加工技术参数基本满足主流机制生产线的需要;二是新增了《都匀毛尖茶感官审评术语》;三是对产品等级的理化指标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对体系中部分标准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订。
在推动都匀毛尖标准化过程中,黔南州还研究发布实施了《贵定云雾贡茶》《都匀红碎茶》《都匀工夫红茶》《都匀白茶》《都匀乌龙茶》等茶类地方标准,总体来看,黔南茶叶标准化取得一定成效,为茶产业发展提供较好保障作用。
二、实施都匀毛尖茶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都匀毛尖茶从无标准,到有单一标准,最终发展成为综合标准体系,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为推进茶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也为融合市场打下较好的基础。由于原料差异、技术支撑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在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标准的宣传、实施和监督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标准科学性不足,实用性不强
目前,生产都匀毛尖茶原料的茶树品种有15个,品种过多过杂,加上茶园管护水平参差不齐,成品茶品质差异较大。都匀毛尖手工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经过反复研究,生产加工技术参数比较精确,基本能够满足生产加工需要,但在机械加工上,由于采用设备不同,其机械原理、规格型号不同,性能各有差异,具体到生产单位及加工生产线,已经发布的技术参数还不能完全满足加工需要,某种程度上讲只能起到参考作用,生产加工单位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由于上述原因,在标准编制修订中,考虑到多数生产单位生产实际,对原料品质及要求放得比较宽,生产加工技术参数研究又不够深入,生产单位需要进一步摸索实施,加上产品等级界限过窄,不易把握等,已编制发布实施的标准在科学性及实用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直接导致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区域生产的都匀毛尖品质各异,消费者难以辨别,这也是都匀毛尖参差不齐最主要的原因。
2.技术力量薄弱,对标生产有一定难度
近10年茶产业的大发展,茶园规模、生产加工单位、茶农、茶商成十倍、甚至几十倍增长,但是技术力量并没有对应提升,尤其加工技术人员非常缺乏,加上机械设备欠缺和不配套,普遍是在摸索、模仿中开展生产加工,不管是手工或者机制,对标生产加工都有一定困难。
3.标准宣贯不到位,实施监督力度不够
都匀毛尖标准发布实施有近30年历史,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都匀毛尖没有标准,或认为都匀毛尖产品差异大,这主要是宣传不够的原因。标准实施监督远远没有达到系统化和常态化水平,标准监督措施单一、力度薄弱,虽然开展一些检查但是并不深入,更多采用产品抽查代替标准监督,生产加工在标准实施上压力不够、动力不足,消费者购买产品没有权益保障。
由于标准宣贯及实施监督不到位,不仅是生产者对标准实施缺乏压力和动力,消费者也缺乏知晓和理解,标准推广实施很难达到应有水平,难以通过标准实施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推动都匀毛尖茶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切实提升都匀毛尖茶标准化水平
茶叶标准是茶叶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茶产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都匀毛尖茶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为标准研究、宣贯、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既让监管部门保持监督科学化、常态化,又让生产者、经营者主动、严格贯彻实施标准,同时还让消费者知晓、理解以便实现社会监督,确保标准研究、宣贯实施和监督贯穿茶产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加强研究,切实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应立足提升茶叶产品质量,顺应市场需求以及尽可能满足生产加工客观需要,重点从3 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标准科学性及实用性。一是围绕维护品牌、提升品质、刚性指导生产加工的基本要求来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二是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合理控制茶鲜叶原料的质量要求,产品等级控制在3~4 个以内并拉开等级之间的差距,适度提高产品理化指标,下决心把一芽二叶全展以下等级茶鲜叶,以及质量较差的茶鲜叶排除在标准之外,确保对标生产加工能够获得对应优质产品。三是标准以外,其他原料可以生产茶叶,但是不能作为都匀毛尖茶销售。
3.加强研究和培训
一是加强茶树种质资源及茶园管护模式等研究,选育地方优势茶树品种,研究高产茶园配套技术,控制主栽品种数量,不断提高茶园良种化水平和高产茶园比重,全面提升茶青品质,切实控制原料差异性,原料源头保证了,标准修订工作就会变得容易把握。
二是适应装备制造技术革新,结合都匀毛尖茶产品特点和发展趋势,深入开展机械生产加工技术研究,务必使技术参数尽可能准确,确保生产单位按照技术参数就能生产加工,努力提高标准实用性。
三是加强标准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标准实施技术支撑,确保生产单位有技术能力对标生产加工。支持生产单位研究制定企业标准,逐步形成标准梯级化,鼓励生产单位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塑造个性产品。
4.加强宣贯及监管,促进茶产业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茶叶标准不仅是茶叶生产加工的技术依据,也是实施监管的法规性依据,更是消费者、行业组织判定茶叶质量的唯一依据,除此之外,标准也是宣传的重要载体。因此标准发布实施后,必须加大宣传和培训,既要让生产单位理解并有效执行,也要让消费主体知晓,同时健全茶叶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产地等方面监测,实行监督监管全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