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时期列宁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实践逻辑
——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2020-01-07卢文忠
卢文忠
(1. 广东警官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2.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从19 世纪末到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时期,列宁在俄国革命的探索与实践中,接续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使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俄国国情,深刻认识到俄国处于“最野蛮”的状态,这种野蛮状态就是专制政权的统治和经济文化的落后。其中,思想文化上的落后是俄国旧社会的典型特征,而且在专制政权的统治下,思想文化的落后体现了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支配,构成了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障碍,扫除这些文化障碍成为俄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扫除俄国的这种野蛮现象、这种耻辱、这种严重妨碍我国一切文化发展和一切进步的障碍。”[1]563在列宁看来,要彻底改变野蛮的俄国旧社会,就必须从经济政治层面上批判旧社会以及在这一基础上从思想文化层面上批判旧社会。
一、列宁文化批判思想的根本立场
在列宁看来,彻底改变俄国专制统治和经济文化落后的根本出路就是革命。革命是被压迫阶级推翻压迫阶级的统治,而统治阶级必然会对革命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支配的手段,列宁将这两种手段喻为“刽子手的职能”和“牧师的职能”。“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刽子手的任务是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暴乱。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 ······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2]478这意味着,俄国革命,不仅要反抗统治阶级的暴力镇压,同时也要反抗统治阶级的精神支配,也就是必须在思想文化上进行批判,与统治阶级的文化专政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无产阶级,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和革命行动。
(一) 文化批判的实质意义
列宁提出并论述了文化批判的实质意义:“既然意识要素在文化史上只起着这种从属作用,那么不言而喻,以文化本身为对象的批判,比任何事情更不能以意识的某种形式或某种结果为依据。这就是说,作为这种批判的出发点的不能是观念,而只能是外部客观现象。批判将不是把事实和观念比较对照,而是把一种事实同另一种事实比较对照。对这种批判唯一重要的是,对两种事实进行尽量准确的研究,使之真正形成相互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特别需要的是同样准确地把一系列已知的状态、它们的连贯性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研究清楚。”[3]33−34根据列宁的论述,文化批判主要是对现实的文化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批判。具体来说,首先,文化主要是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意识要素,文化由经济状况所决定。其次,文化批判的对象是文化本身。文化批判是为了解决思想文化问题。再次,文化批判的前提是从文化的实际出发。文化批判固然是要解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问题,但文化批判并不能从思想观念出发,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也只有从客观事实出发,才能科学地理解思想观念的问题。最后,文化批判的方法是把握文化现象的客观联系。文化批判并非描述性地评判文化现象,而是要把握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作为文化批判的客观依据,才能实事求是地把握文化的发展状态和现实问题。
(二) 文化批判的根本立场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列宁对于文化批判的理解充分体现了辩证的、科学的理论立场,实质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批判的理解,反映在批判旧社会的革命问题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场对俄国旧社会的文化批判。在这一问题上,列宁明确表达了文化批判的根本立场:“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2]314也就是说,对于俄国革命而言,对旧社会的文化批判、对统治阶级精神支配的反抗,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武器,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直接意义上说,文化批判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武器来批判俄国旧社会的文化障碍。而且,正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批判的理论基础和根本立场,所以列宁对旧社会的文化批判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上或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完全不同于俄国那种局限于教条主义、唯心主义的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式,而是深入到社会现实根源中并联系社会现实问题的革命性的批判方式。对此,列宁运用马克思关于“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文化批判立场。“这些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人从来没有思索过马克思所说的必须用武器的批判来代替批判的武器的话。 ······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空洞的说教。”[3]602根据马克思的理解,要改变世界,就必须用“武器的批判”来取代“批判的武器”,即对旧世界的批判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的批判提升到物质实践上的批判,如社会革命。列宁的文化批判思想坚持了马克思的这一立场,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批判的武器”,也不能单靠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武器的批判”来取代“批判的武器”、把文化批判上升到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扫除文化批判所批判的那些文化障碍。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场的文化批判思想,是科学地把握俄国革命及其文化问题的重要表现,是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取向与文化革命上的实践逻辑的统一。
二、列宁在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取向
在列宁看来,旧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性、欺骗性的思想文化障碍,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文化体现,是统治阶级从精神上奴役人民的文化工具,尤其是旧社会的宗教、道德、哲学成为了支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正如列宁所说:“只要人们还没有学会透过任何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诺言,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那他们始终是而且会永远是政治上受人欺骗和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牺牲品。”[2]314对此,文化批判就是要揭露这些意识形态的实质,让人民认清意识形态统治的事实,把反对这些旧社会的意识形态与反对旧社会的革命以及推动俄国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让人民形成自觉的革命意识和革命行动来摆脱旧社会宗教、道德、哲学的精神奴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在探索俄国革命的实践中进行宗教批判、道德批判和哲学批判。
(一) 宗教批判
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成为列宁进行宗教批判的基本立场。在列宁看来,宗教实际上就是旧社会支配无产阶级尤其是压制无产阶级反抗的精神枷锁,是俄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文化障碍,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批判宗教,宗教批判是俄国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们那些貌似马克思主义、实则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往往忽视的事情,就是要善于唤起最落后的群众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自觉地批判宗教。”[1]649这表明,在革命过程中必须坚持反对宗教的批判立场,更重要的是,在革命与战争的复杂形势下,必须把宗教批判与阶级斗争紧密结合,宗教批判的现实意义在于把宗教批判转化为人民群众批判宗教乃至批判整个旧社会的革命意识,让遭受宗教精神压迫的人民群众自觉地投入马克思主义政党反对宗教和反对旧社会的革命实践之中。
列宁不仅表明了对宗教的批判立场,而且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分析宗教的社会现实根源。列宁在对资产阶级无神论的批评中指出:“这是一种肤浅的、资产阶级狭隘的文化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不够深刻,不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是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说明宗教的根源。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这种根源主要是社会的根源。”[2]250−251与资产阶级肤浅的唯心论观点相反,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深刻认识到,既然宗教对人的精神统治根源于社会的现实压迫,因此宗教批判的根本任务不在于精神层面上对宗教的批判而在于现实层面上对社会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唯物主义者,即宗教的敌人,但是他们应当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就是说,他们不应当抽象地对待反宗教斗争问题,他们进行这一斗争不应当立足于抽象的、纯粹理论的、始终不变的宣传,而应当具体地、立足于当前实际上所进行的、对广大群众教育最大最有效的阶级斗争。”[2]252−253列宁的宗教批判是一种具有革命实践取向的文化批判。
从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形势出发,列宁对宗教的批判坚持了原则性与策略性的统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根本原则上,列宁也认为,既然批判旧社会的根本方式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阶级斗争,就不应该把宗教批判局限于以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的理论宣传工作,而是也应该积极团结、教育和引导宗教信仰的民众,使之加入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行列。“因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阶级斗争能把信基督教的工人吸引到社会民主党和无神论这方面来,而且比枯燥地宣传无神论还要有效一百倍。”[2]252列宁的这一批判策略,灵活地应对了革命战争时期中无神论与有神论、批判宗教与掌握群众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体现了列宁文化批判思想的革命实践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且也为未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确解决宗教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 道德批判
列宁对俄国旧社会的批判,离不开在道德上对苦难的俄国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丑恶的社会现实的深切痛恨。列宁的道德批判在直接意义上是对人民群众在俄国旧社会中所遭受的生存困境和现实苦难的道德批判。列宁在对俄帝国政府侵略中国的批评中深刻表达了对俄国专制政权统治下民不聊生的深恶痛绝:“成千上万个家庭因劳动力被拉去打仗而破产,国债和国家开支激增,捐税加重,剥削工人的资本家的权力扩大,工人的生活状况恶化,农民的死亡有增无减,西伯利亚大闹饥荒—这就是对华战争能够带来而且已经带来的好处。”[3]280−281在列宁看来,俄国专制政权的统治以及经济文化的落后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存困境,实际上就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社会现实,而且旧社会的道德也成为了统治阶级支配人民、使人们安于其统治秩序的意识形态。这种道德上的批判和谴责强烈地表达了列宁的文化批判精神,也是激发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重要源泉。
更重要的是,列宁的道德批判不仅仅就是道德意义上的批判而已。正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批判的根本立场,列宁更是展现出革命性的道德批判—对道德批判的批判。在列宁看来,要消灭俄国旧社会的丑恶现实,要推翻专制政权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的剥削,仅仅依靠道义上的批判和谴责绝不能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道德批判不是人民群众摆脱生存困境的出路。因此,必须反对那种幻想通过道德批判来改变俄国旧社会的错误做法。列宁在对俄国激进派和自由派的批评中指出:“我们的激进派和自由派不仅不否认这一事实,反而极力强调它,煞费苦心地证明它不道德,斥责它,极力想粉碎、耻笑……和消灭它。这种想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自己的资产阶级性而感到羞惭的天真妄想,正像小市民经济学家想用资产阶级使人民破产,使大众贫困、失业和饥饿来恐吓我国资产阶级的意图一样,是很可笑的。”[3]75−76在俄国旧社会的专制统治和经济落后面前,道德批判是一种徒劳的批判方式。列宁还指出,道德批判的要害不仅在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社会的专制统治,还倾向于把政治问题、革命问题道德化,主张用抽象性、绝对性的道德原则来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民主派(以及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的现代社会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以为民主制可以消灭阶级斗争,所以他们抽象地、笼统地、‘无条件地’、从‘全民’利益的观点,甚至从永恒的绝对的道德原则的观点来提出自己的一切政治要求。”[3]461倘若按照这种道德化的政治要求,反而转移了无产阶级在苦难中的革命视线,扼制了人民群众反抗旧社会的革命意识,使人们束缚于旧社会道德的意识形态支配之中。这样一来,道德批判不仅没有批判旧社会,反而成为了批判旧社会的文化障碍。
从根本意义上说,列宁的道德批判,是要消灭使人民群众陷入苦难、社会出现不道德现象的政治经济根源,这意味着绝不能在道德上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绝不能夸大道德批判对于改变世界的意义,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列宁的道德批判也是一种具有革命实践取向的文化批判。
(三) 哲学批判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旧社会的理论武器,就必然要与俄国社会中的各种旧哲学进行批判和斗争,这些旧哲学是俄国发展进步的深层文化障碍。对此,列宁在俄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中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哲学批判,主要批判唯心主义哲学。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揭示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唯心主义不过是信仰主义的一种精巧圆滑的形态,信仰主义全副武装,它拥有庞大的组织,继续不断地影响群众,并利用哲学思想上的最微小的动摇来为自己服务。经验批判主义的客观的、阶级的作用完全是在于替信仰主义者效劳,帮助他们反对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2]240在列宁看来,唯心主义哲学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既没有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更不能实际地改变世界,而且还成为反对马克思主义、消弭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意识形态。列宁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集中体现在对党内出现的马赫主义的哲学批判。“在一切马赫主义者的一切著作中,像一根红线那样贯穿着一种愚蠢奢望:‘凌驾’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超越它们之间‘陈旧的’对立。而事实上这帮人每时每刻都在陷入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进行不断的和始终不渝的斗争。”[2]233马赫主义从哲学上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矛盾,但实质上仍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必然会干扰和破坏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进而妨害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在这一问题上,列宁进一步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取消主义”、“召回主义”以及对波格丹诺夫等人脱离实际、反对革命的唯心主义立场进行了批判,通过这种哲学批判巩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在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列宁还对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等破坏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阻碍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入地理论斗争。首先,对于民粹主义而言,这种思想曾是俄国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介,但在革命问题上却沦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列宁指出:“民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曾是一种完整的系统的学说。它否认资本主义在俄国的统治;否认工厂工人作为整个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的作用;否认政治革命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的意义;鼓吹立刻从小农经济的农民村社出发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3]654其次,对于无政府主义而言,在列宁看来,这种思想不懂剥削、阶级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实质上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再次,对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而言,列宁认为这是一种反对革命、否定阶级斗争、主张向资产阶级妥协的理论立场。列宁在关于阿·叶尔曼斯基用自由主义偷换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的批评中指出:“‘经济派’就这样逐渐变成了自由主义的工人政治家。‘经济派’就这样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阶级斗争概念。”[2]323最后,“列宁又在同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批判‘过时论’,主张把文化批判建立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4]37列宁对修正主义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一大套颇为严整的‘新’论据和‘新’理由”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和斗争。
总之,列宁的哲学批判,深刻揭露了这些旧哲学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无产阶级革命、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理论实质和错误倾向,以哲学批判的方式清理这些意识形态对革命实践的破坏和阻碍,这样一来也为党员和群众对旧社会的宗教批判和道德批判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武器,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变生存困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列宁的哲学批判也是一种具有革命实践取向的文化批判,坚持哲学批判与阶级斗争紧密结合。可见,就像马克思坚持“武器的批判”的立场,列宁把哲学批判以及宗教批判、道德批判落实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在对俄国旧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展现出文化革命上的实践逻辑。
三、列宁在文化革命上的实践逻辑
列宁指出:“一个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的原理没有深入思考过的人,也许不能理解这条原则。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进行思想宣传,宣扬某种思想,同维持了数千年之久的这一文化和进步的敌人(即宗教)作斗争,要服从阶级斗争,即服从在经济政治方面实现一定的实际目标的斗争呢?”[2]251−252这表明,俄国革命,既包括在思想文化层面上的观念性的批判,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与旧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斗争,更包括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的实践性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列宁的文化批判在根本意义上是为克服俄国革命以及俄国发展进步的文化障碍,并致力于通过革命克服一切造成文化障碍的社会现实根源。列宁的文化批判思想是一种革命性的文化批判。在现实意义上,列宁的文化批判实质上就是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是一种具有实践逻辑的文化批判,是与俄国无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革命密切联系的批判方式,是要通过意识形态上的文化批判来推动改变旧社会的俄国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文化革命,就是在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扫除文化障碍的实践。
(一) 经济革命上的实践逻辑
俄国经济状况是列宁提出文化批判思想的基本现实依据,正是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俄国经济落后局面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困境的考察中展现出经济革命上的实践逻辑,明确指出经济革命的任务和目标。列宁在《俄共(布)纲领草案》第十条提出:“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从而解放全体被压迫的人类,因为它将消灭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一切形式的剥削。”[5]718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变革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思想在根本意义上是一致的,就是要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特别是居于核心地位的所有制关系进行彻底改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群众能够不断摆脱落后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
列宁在经济革命上特别强调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和革命力量。“所以工厂工人不过是全体被剥削群众的先进代表;为了使他们在有组织的坚韧不拔的斗争中实现自己的代表作用,根本不必用什么‘远景’来引诱他们,只要求简单地向他们说明他们的地位,说明压迫他们的那个体系的政治经济制度,说明阶级对抗在这个体系下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3]80列宁提出的经济革命体现了以无产阶级为革命主体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革命对象的实践逻辑。而且,列宁还敏锐地捕捉到世纪之交极具破坏力和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变局—垄断。以垄断为根本特征的帝国主义,相当于一种在世界扩张了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必然带来扩大了的经济矛盾。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指出帝国主义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存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革命形势:“帝国主义把群众推向这种斗争,因为它使阶级矛盾大大加剧,无论在经济方面或政治方面都使群众的处境日趋恶化。”[2]56120 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出现,构成了列宁进一步思考俄国革命问题的重大历史背景,是破坏俄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根源,是俄国进行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现实依据。只有从经济革命上改变旧社会,才能为扫除文化障碍的文化革命创造新的经济基础。
(二) 政治革命上的实践逻辑
俄国政治状况是列宁提出文化批判思想的重要现实依据,正是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俄国专制统治状况的考察中展现出政治革命上的实践逻辑。列宁在提出政治革命的问题中表达了这一实践逻辑。“也许革命还没有开始?各个阶级的公开的政治发动的时机还没有到来?国内战争还没有发生,因而武器的批判还不应当立刻成为批判的武器的必需的和责无旁贷的后继者、继承者、遗志执行者、未竟事业的完成者?”[3]578在提出这一问题中,列宁实际上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回答,那就是:必须用“武器的批判”来取代“批判的武器”,俄国的实际决定了无产阶级必须用“武器的批判”方式进行政治革命。
对于列宁而言,政治革命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旧制度的革命,是整个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列宁指出:“政治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免的,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看做是一次行动,而要把它看做是一个充满剧烈的政治和经济动荡、最尖锐的阶级斗争、国内战争、革命和反革命的时代。”[2]551−552在现阶段,这种政治革命不仅有着明确的革命主体,还有明确的革命目标,那就是反对俄国的旧制度。政治革命是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反对旧制度的斗争。列宁指出:“俄国中世纪的半农奴制度的残余还异常强而有力(比西欧),它像一副沉重的枷锁套在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身上,阻碍着一切等级和一切阶级的政治思想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不主张反对一切农奴制度即反对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官僚制度的斗争对于工人有巨大的重要性。”[3]72对于野蛮的落后的俄国而言,政治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消灭导致这种落后和野蛮状况的政治制度,消灭压制和奴役人民群众的一切旧制度,包括旧社会的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官僚制度,消除旧制度对人们造成的生存困境和精神枷锁。在变革旧制度的问题上,列宁还指出:“我们无产阶级的党应当铲除旧制度,只有建立起民主共和制才是真正铲除旧制度。”[3]547列宁提出的政治革命,坚持革命性与建设性、破与立相统一的立场,批判旧制度是为了建立新制度—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列宁的政治革命是反对传统专制制度和现代专制制度的革命,既消灭封建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消灭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只有这样才能为扫除文化障碍的文化革命创造新的政治条件。
(三) 文化革命上的实践逻辑
俄国革命的目的是要摆脱野蛮落后的经济文化困局。列宁明确认识到,在改变俄国旧社会的革命进程中,要在实践上推动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就必须扫除旧社会的文化障碍,革命的主体也必须形成革命的意识,也就是无产阶级要树立反对现存社会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精神,况且在革命过程中旧社会的思想文化必然会妨碍着无产阶级形成革命的意识。在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同时,必须进行扫除文化障碍的文化革命。
对于列宁而言,文化革命就是要彻底扫除俄国文化发展的障碍,改变俄国文化落后的困境。在社会发展层面上,文化革命是要改造俄国旧社会的思想文化,反对那些妨碍革命进程的错误思想,革除那些妨碍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从而扫除妨碍俄国发展进步的文化障碍。在主体培育层面上,文化革命是要消除旧社会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精神支配,扫除人们思想观念中的陈腐文化因素,扫除妨碍人们思想启蒙的文化障碍。为了消除陈腐思想和树立革命意识,列宁明确提出从现实的生存困境出发,通过政治教育增强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试问,政治教育究竟应当有哪些内容呢?能不能局限于宣传工人阶级与专制制度敌对的观念呢?当然不能。只说明工人在政治上受压迫是不够的(正如只向工人说明他们的利益同厂主的利益相对立是不够的一样)。必须利用这种压迫的每一个具体表现来进行鼓动(正如我们已经开始利用经济压迫的具体表现来进行鼓动一样)。既然这种压迫是落在社会的各个不同阶级的身上,既然这种压迫表现在生活和活动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包括职业、一般公民、个人、家庭、宗教、科学以及其他等等方面,那么我们如果不负起责任组织对专制制度的全面政治揭露,就不能完成我们发展工人的政治意识的任务。”[3]343可见,在政治教育上对旧社会的批判,不仅是要从观念上增强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更是要从实践上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列宁的文化批判思想,具有文化革命的实践逻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的革命取向,列宁不仅认清了旧社会思想文化对人们的意识形态统治,更揭示了意识形态统治的经济政治根源,坚持在经济革命、政治革命的基础上以文化革命的方式改变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存困境。
四、结语
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场、以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取向与文化革命上的实践逻辑相统一的文化批判思想,产生于俄国革命的实践又推动着俄国革命的发展。“革命性的文化批判成为战争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体现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武器。”[6]正是因为列宁坚持经济革命、政治革命与文化批判(文化革命)相统一的革命方式,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推翻旧社会的革命胜利,在俄国开辟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征程,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