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研究

2020-01-07王婷婷廖雅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研究性理论课问卷

王婷婷 廖雅琴

(湖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内涵的理解,学者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认为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探究”一词,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所以,不管把研究性学习视作是教学策略还是学习方式,是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标准之一。[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探究性。“带着问题学习”是学生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根本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和对凡事都保持着一股“求知欲”。

2.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等各方面的觉悟。”[2]在开展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中,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可颠倒。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中要让学生绽放异彩,还要时时、处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获得存在感、成就感,学生自然而然把学习当作分内事。

3.合作性。《礼记·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加之研究性学习本身的综合实践性,这意味着学生在开展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中很难独自研究,需要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开展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学生与他人合力协作完成任务,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4.理论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3]新时代大学阶段作为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系统的进行理论学习将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的“萌芽”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生长,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系统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武装头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做到“真懂、会用”,而非照本宣科式的照搬原理。

5.实践性。毛泽东曾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调查,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雨般浸润学生的一言一行,从而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对象选取与问卷设计

1.调查对象选取。本次问卷选取的对象为在读大学生,问卷主要采取的电子版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计划回收2000 份,实际回收问卷1999 份,回收有效问卷1999 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在问卷对象中,985、211 院校占比7%、一本院校占比31%、二本院校占比59%和职高院校占比3%,理工类专业占比23%、文科类占比64%、艺术类及其它分别占比11%和3%,大一占比1%、大二占比5%、大三占比24%、大四占比69%和研究生占比2%。

2.调查内容以及问卷设计。本次设计的调查问卷一共17 个问题,题目类型为单选题与多选题。第一类问题是关于调查对象自身情况的问题。第二类问题是关于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认知,包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开展状况以及重视程度的调查。第三类问题是关于思政课研究性学习面临的困境以及反馈建议。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数据分析

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设置了五道问题,目的在于调查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现状。

根据调查统计,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也就是传统课堂教学,占比高达59%。其它依次是研究性学习、与同学合作学习、上网课学习和竞赛形式学习,分别占比23%、12%、4%和3%。

提问1:你觉得研究性学习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吗?

提问1 是关于当前大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1140 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思政课很有必要,占总人数的57%。有37%的学生认为很重要,仅7%的人认为可有可无,特别是在“没必要”的选项中,人数为0。

提问2:你知道如何做研究性学习吗?

根据提问2 的数据显示,有520 人知道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占总人数的26%。20%的学生对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样的数据反映出能够真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人并不多,同时有860 人对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清楚,占总人数的43%,甚至有11%的学生对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无所知。

提问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发你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动力有?

提问3 是关于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动力情况调查。数据显示,83%的学生认为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和70%的学生认为对课题感兴趣是激发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动力。58%的学生认为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是自己的主要动力,还有38%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必须完成。

提问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你主要提高的能力有?

根据提问4 的数据显示,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沟通、表达、合作能力得到提高,说明研究性学习不是个人单独的学习,而是在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中研究学习。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比例接近各占78%和71%,其他能力相对占比较低。

提问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对你的指导程度如何?

根据提问5 的数据显示,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46%的教师创设环境,指导学生自主选题、研究。同时有720 人选择“教师主导整个流程,包括组织课题、制定计划”,占总人数36%,这样的比例不容忽视。10%的学生选择“不加以指导”,9%的学生选择“在课堂讲授中进行相关教学渗透”。

提问6: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你与同学合作情况如何?

根据提问6 的数据显示,仅有5%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其他同学合作很强,640 人选择“强”,占总人数32%,这部分人与其他同学合作情况较好。121人选择“一般,占总人数61%”。

提问7: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过程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提问7 的数据显示,87%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兴趣不高,84%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79%的学生认为与同学合作交流少影响研究性学习,70%的学生感觉研究性学习感觉对自己专业没什么用处,60%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不佳。41%的学生认为学习时间不够,其他“与老师沟通较少”“过程中参与度低”“占据大量课后时间”占比较少。

提问8: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提问8 的数据显示,93%的学生选择与同学合作交流,而选择与老师沟通只有37%的学生,同时,在“查阅书籍资料”和“上网查阅资料”选项中,42%的学生选择书籍资料,91%的学生偏爱上网查阅,82%的学生选择社会调查实践,55%的学生选择独自思考。

提问9:你希望以什么样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提问9 的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偏向于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进行互动式网络学习。相对于17%的“教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学习方式,93%的学生更想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调查学习,同时88%的学生认期望能够以置任务,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方式,71%的学生希望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研究性学习,63%的学生选择以竞赛的形式学习,52%的学生选择师生平等参与的互动探究学习,部分学生偏向于交流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被47%的学生选择。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的思政课堂中,大部分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敷衍了事的心态,一心只想把任务完成,无法真正的学到知识,也感受不到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模式强调的不仅仅是单个学生,同时也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思政课从枯燥的“填鸭式”学习转变为生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合作探索的乐趣,进而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达到优化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之功效。

(二)与专业相结合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要树立“大思政”理念,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较强,一些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对于不同的年级专业、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深度和形式上也应当是有所差异的。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不能割裂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专业特色,将思政课元素融入专业课,将两者创造性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全员育人、合力育人、全过程育人。[2]

(三)借助新兴载体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所借助的载体也也要因势而新、因时而进。[4]首先,随着“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研究性学习从“网下”走的“网上”,同信息技术相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其次,社团可以有效的管理学生的课外活动,以湖南科技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实践协会”为例。该协会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江西井冈山、广西兴安、李大故居等红色革命根据地,感受红色记忆,是新时代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最后,可以借助竞赛活动这样的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同时接受新事物,不固步自封,思想不僵硬老化,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四)以实践调查为基础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实践探究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多半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开展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中不应该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各种能力。因此,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真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现实中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体验,最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5]

猜你喜欢

研究性理论课问卷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问卷大调查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问卷你做主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