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西地兰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1-07袁愈卓

关键词:心室胺碘酮心房

袁愈卓

(镇雄县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200)

快速型心房纤颤是一种非常危急的情况,常与急性左心衰合并发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若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1]。胺碘酮、西地兰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但两者临床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将对患者分别采取西地兰、胺碘酮治疗,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快速型心房纤颤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急性左心衰。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女性为16:14,年龄52~77岁,平均(64.34±5.57)岁。对照组30例,男性:女性为17:13,年龄53~78岁,平均(65.55±6.08)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利尿、镇静、吸氧、使用血管扩张剂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珠海润都制药,国药准字H20045108)药物,初始剂量150 mg,静脉推注,给药时间控制在10 min内,随后将150 mg的药物持续性静脉滴注,速度0.5~1.0 mg/min,24h给药总量应控制在2000 mg以内。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地兰(成都倍特药业,国药准字H32021538)治疗,若患者近 1周内未使用洋地黄药物,使用剂量为0.4 mg,若使用过洋地黄药物,则剂量为0.2 mg,使用5% 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稀释,静脉滴注,2~4 h后,再次使用0.2 mg,24 h内给药总量应控制在1.2 mg内。

1.3 评价标准

心房纤颤疗效判定:显效:房颤转到窦性心律,房颤无发作或偶发,心室率≤100次/min;有效:房颤未转到窦性心律,心室率下降>20次/min;无效:房颤、心室率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改善效果判定:显效:心功能改善至1级;有效:心功能改善至3级以下;无效:未达到有效判定标准。总有效率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合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采取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房纤颤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3.33%,差异明显(x²=4.32,P<0.05)。

2.2 心功能改善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0%,差异明显(x²=4.04,P<0.05)。

3 讨 论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与急性左心衰合并发生时,则会相互干扰、相互影响,患者病情危重,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治疗房颤的主要原则即促进房颤转复、维持窦性心率,在房颤未转复的情况下,应将心室率控制作为重点。及时转复心率失常后,可有效阻断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两者的恶性循环,减少栓塞形成,降低病死率[2]。在房颤未转复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心室率也能够减轻血流动力学损害。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的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慢房室结、房室旁路的传导,调节窦房结与房室交界区的节律,且不会抑制心脏功能,有利于房颤转复,控制心室率。同时,使用胺碘酮还能够降低主动脉及外周阻力,扩张冠脉,改善心脏供血及心功能。而西地兰是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洋地黄类药物,虽然也能够促进心肌收缩,降低心率及传导速度,但作用时间较短,且起效较慢,与胺碘酮相比,在治疗急性心律失常方面疗效略弱[3]。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房纤颤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差异明显(P<0.05),表明胺碘酮对患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改善效果更好,与西地兰相比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与西地兰相比,胺碘酮治疗该病疗效更加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房颤、心室率及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室胺碘酮心房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左心房
花开在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