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研究

2020-01-07周轶婷

科学咨询 2020年15期
关键词:情境信息技术语言

周轶婷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 江苏太仓 215400)

一、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弊端

(一)传统语言教育活动表现的形式单一,且吸引力不足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受教育理念和教学设施的影响,存在吸引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自主意愿并不强烈。在教育情境营造和语言教学主题展示中,教师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图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1],在直观性、生动性方面具有较大局限性,对思维能力较弱、生活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较难激发他们表达的意愿和热情。

(二)传统语言教育活动的材料难以满足活动需要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2]。图片信息是静态、相对孤立的,传统的图片展示方式仅能对幼儿的视觉产生刺激。传统语言教育活动材料在制作和存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图片如果保存不力,还会出现开胶、褪色,甚至毁坏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制作图片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对美术素养不高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困难。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丰富的素材,利用便捷的图片编辑软件,快速制作出优质图片,并在电脑中长期保存。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优势

(一)丰富语言教育活动形式

幼儿园语言教学形式已经较为成熟和稳定,能够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发挥积极影响。信息技术的介入则为拓展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海量信息辅助教学,形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从而增强语言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例如,动画视频为广大幼儿所喜爱,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能够吸引幼儿的关注,蕴含丰富的关键教育经验,是语言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播放人物围绕某一情境主题进行对话的动画片段,将幼儿引入相应的对话情境,引发他们模仿的意愿,并在扮演片中人物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教师还可以关掉动画的声音,让幼儿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象,确定对话中的情境和人物的情绪,进行主题对话,激发他们创造性表达的积极性。

(二)提升语言教育活动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使幼儿更快融入情境,更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更加真切地感受语言教育活动的情境,快速融入对话情境中,有效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师情景代入和兴趣激发的效率[3]。第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信息展示效率。幼儿园活动常常与生活内容密切相关,具有直观性较强的特点。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生动的语言素材。第三,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语言游戏活动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语言互动游戏,使幼儿在人机交互中自主进行趣味语言练习,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交流机会。

(三)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思维活动天马行空。在想象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和意愿,而且会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让幼儿在言语活动的相互激发下,共同构筑他们想象中的世界,也让他们的创造性想象活动更具激情和活力。例如,以“秋天的城市和田野”为主题进行想象、谈话活动,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视频,将秋的美好展现在幼儿面前,让他们带着对美好的向往进行想象和交流,而且能通过大量不同视角的细节展示,使相关经验较少的幼儿拓展思维,了解不同植物、动物在秋天的差异,在热烈交流中拓展视野。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通过生动的信息展示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是语言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幼儿由“要我说”向“我要说”转变[4],积极倾听和表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有很大差异,同一幼儿在不同的身体状况、周围环境和信息内容等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表达意愿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为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开展“跳蚤市场”活动的第二天,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了主题谈话,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结果,幼儿或是遗忘了活动内容,或是不知从哪个细节入手,谈话活动开展得不够顺畅。但当教师展示了活动中的视频片段后,幼儿就记起了当时的情境,并再次被跳蚤市场的活跃氛围所感染。大家的语言思路瞬间被打开,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二)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提升语言教育的效果

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儿歌和小故事是教师最常使用的载体。幼儿生活经验较少,对儿歌或故事的内涵体会不深,对其中隐含的情境缺乏想象和感受,因此,容易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降低幼儿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直观地展示故事的丰富背景,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具有表达的主动意愿,且有话可说,让对话交流包含更多的实质内容。教师还可以设置语言互动游戏,从幼儿已掌握的内容入手,增强其信心和兴趣,然后逐步扩展到新的内容,实现由旧到新的合理过渡。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及素养

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组成的,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技术是关键。教师要想提升信息意识,应持续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理念,并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辅助教师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在此意识和理念指导下,教师重新整合教育资源,才能创新语言教学方法,提升语言教学的实际效果。一是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善于使用基本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如班内电脑、互联网等,获取教育资源,展示教育信息。二是具备基本的制作编辑能力,能够进行录音、录像和基本的视频、音频剪辑,能够制作教学课件、开发互动教学软件。三是具有良好的信息搜集处理素养,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教育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进行分析处理,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并组建教师协作互助小组,发挥教师在不同领域的特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素养。

教师应让每一个幼儿获得自主、全面的成长,使幼儿主动、自愿地投入教学活动,促进其思维、语言、人格等各方面的成长,为其人生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幼儿营造了直观、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为语言活动提供了丰富素材,激发了他们进行语言练习的积极性,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成为了促使幼儿语言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情境信息技术语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