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困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之浅析
2020-01-07苏中新
苏中新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也从原本的精英化、高门槛逐渐向大众普及,到2010年,高校录取率已达到68.65%,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的大学教育为社会各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水平的人才,为我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然而,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并不适应,小部分学生尤其面临着学业的问题。学业问题所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也是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之一。这些压力会给学生带来“紧张”“焦虑”“消沉”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起居,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予以正确的疏导[1-2]。
一、学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极其敏感的时期,他们的心智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性格也从未定型到逐渐稳定下来。在这期间,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不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怕吃苦,自动放弃,思想上对学习没有兴趣。
(二)学习不够努力
许多高校大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耗的时间占据了他们课后的大部分时间。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把大学作为自己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站,再加上大学课程的学习氛围相对轻松,许多大学生就放纵自我。
(三)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入学时,没有将高中养成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带入大学的学习中去。他们课堂倾听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知识点之间的链接不系统,同时,其依赖心理的存在,使之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解答问题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此,他们在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解决对策
(一)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抓住主要矛盾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是次要矛盾[3]。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涉及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人际能力的提升、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学习才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因此,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发展。我们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主要矛盾,有利于避免大学生由于学业问题而产生心理困扰。
(二)让学生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指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质变。它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好量的积累,从而能够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4]。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学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付出汗水地走下去,才能够在成绩上取得突破,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总之,我们要始终告诫大学生,在学习这件事情上要不断地积累,勤奋刻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三)让学生用普遍性原理来梳理学习方法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相互联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事物的内部或多或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具体到大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学习专业知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把一个科目单独剥离出来,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握,要联系其他科目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才能够更加牢固。
三、总结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更应该给学生以关爱,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充足的鼓励和希望,让学生正视自己,建立信心,让“学困生”早日走出困境。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未来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