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运河秧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2020-01-06查姣姣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聊城文化价值艺术特征

查姣姣

摘 要:聊城“运河秧歌”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喜爱与欢迎。但在保护传承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地需要充分做好这一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挥“运河秧歌”的重要作用,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下面结合聊城“运河秧歌”的艺术特征,深入探析内在的文化价值,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聊城;“运河秧歌”;艺术特征;文化价值;传承;保护

在明清时期,在大运河的带动下,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是运河沿岸的重要都会,聊城“运河秧歌”应运而生,在长期传承过程中,融入了乐器表演、动作表演、戏剧表演等,逐渐形成特有的文化艺术特征。从当前聊城“运河秧歌”艺术传承现状来看,虽然当地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冲击下,仍然存在不少的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聊城“运河秧歌”,能够为聊城“运河秧歌”艺术价值开发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聊城“运河秧歌”艺术特征

聊城“运河秧歌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融合了多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下面主要从表演特征、舞蹈特征、音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表演特征

聊城“运河秧歌”为了便于观众欣赏,既可以在舞台、户外广场等进行固定演出,也可以在大街小巷中流动演出。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借助道具,跟着音乐节奏,完成跳跃、旋转、翻跟头等动作,面部表情丰富,并且伴有歌词,按照出场顺序依次表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有逗乐的,有跳舞的,有演唱的,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表演场景。

(二)舞蹈特征

聊城“运河秧歌”属于民间自娱自乐的大型舞蹈,参与人数众多,传播范围广,传承历史悠久,场面热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聊城“运河秧歌”通常以棒舞作为开场,然后舞伞人登场,随后其他角色进场,其中的丑角会通过滑稽的动作和诙谐方言把观众逗乐。另外,聊城“运河秧歌”借鉴了传统“踩高跷”“跑驴”等其他民间艺术的动作。

(三)音乐特征

聊城“运河秧歌”包含了多种音乐形式,歌词通俗易懂,节奏欢快活泼,既有伴奏,又有演唱。从伴奏的乐器来看,通常有唢呐、堂鼓等,能够演奏出很好的效果,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聊城“运河秧歌”表演中,演员通过敲打、吹弹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伴奏形式,真正把表演艺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结合起来,提升了艺术表演水平,体现特色民间艺术特征。

二、聊城“运河秧歌”文化价值

聊城“运河秧歌”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下面主要针对聊城“运河秧歌”文化价值展开论述。

(一)传承价值

聊城“运河秧歌”属于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历史渊源深厚,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彰显了特殊的传承价值。每到重大节日,聊城“运河秧歌”队伍就会进行表演,声势浩大,阵容宏大,体现了传统的历史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聊城“运河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出现新的特点和形式,被赋予了新的寓意和涵义。比如演员演唱的祝福词,寓意来年好收成、好年景,给人们带来欢乐吉祥。

(二)娱乐价值

聊城“运河秧歌”表达了人们内在的情感,借助相关的道具,配合基本的舞蹈、音乐,来展现自我愉悦的心情。不同的秧歌节目节奏起伏不同,但是都能通过身形展现内心活动。与此同时,观众通过欣赏“运河秧歌”,也会情不自禁投入其中,不仅实现自我娱乐的效果,而且可以娱乐他人,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聊城“运河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并且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宣扬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开展形式多样的“运河秧歌”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秧歌活动中,真正感受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主动接受熏陶和感染,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倡导社会良好风气,不断清除各种陋习陋规,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赞美与热爱,追求真善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聊城“运河秧歌”的保护与传承

为了实现聊城“运河秧歌”更好的发展与传承,不断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需要不断开发内在的文化内涵,做好民间艺术搜集工作,丰富秧歌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赋予新的活力,创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实现应用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一)建立聊城“运河秧歌”文化品牌

聊城“运河秧歌”具有多种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地要立足于这一特色民间艺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建立文化品牌。

(二)做好聊城“运河秧歌”节目整理和挖掘

“运河秧歌”作为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大都集中基层,整理和挖掘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发挥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作用,不仅做好经费的支持,还要做好传承人的培训,为他们提供演练和演出的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秧歌活动。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当地艺术传承人可以把精彩的“运河秧歌”录制成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络平台,可以产生带动作用。在重大节日组织相关聊城“运河秧歌”活动时,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通过点赞、留言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关注。

(三)组织建立專业的“运河秧歌”队伍

目前,聊城市梁水镇、沙镇、道口铺、闫寺等地均有秧歌队,并且每年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娱乐和交流。当地需要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针对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秧歌队伍进行扶持,通过吸纳本地人才,稳定秧歌队伍结构,组织建立专业的“运河秧歌”队伍。

(四)发挥当地学校的参与作用

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在传承和发展聊城“运河秧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2018年,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启动“运河秧歌”非遗进校园项目,其中全运会开幕式舞蹈《泰山童子迎全运》的表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赞誉。民间艺术进校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还能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民进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舞蹈艺术,聊城“运河秧歌”体现了多样性的形态,将这种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转化生产资源,追求新时代审美,彰显内在的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聊城“运河秧歌”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丰富的空间,实现长远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颖. 聊城“运河伞棒舞”的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2]许士红. 运河(聊城段)三种民间乐舞的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3]许士红.繁华过后落寞的运河音乐文化——以运河秧歌“伞棒舞”为例[J].北方音乐,2015,35(05):34.

校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运河秧歌;

项目号:311261903。

猜你喜欢

聊城文化价值艺术特征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Discussions about two models to differentiate options
聊娃儿聊聊城
花糕,我爱摆弄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