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US联合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2020-01-06陈端珍董志坚庞兴美何维耀臻
陈端珍 董志坚 庞兴美 何维耀臻
摘要:探讨高频超声(HFUS)联合低频超声(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回顾分析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肝穿活检的178例慢性弥漫性肝病患者,均行LFUS、LFUS+ HFUS检查,以肝穿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单独LFUS、HFUS联合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HFUS联合LFUS比单独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由57.30%提高至91.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肝纤维分期在(S1-2、S2)、(S2-3、S3)效果更为显著,这个时段正是由肝纤维向肝硬化过渡阶段。研究得出,H FUS联合LFUS比单独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频超声;低频超声;慢性弥漫性肝病;诊断效能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0-002-02
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丙型肝炎(CHC)是我们临床工作常见的慢性肝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脂肪肝、酒精肝在慢性肝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再加上少数自免肝,就是慢性弥漫性肝病的重要组成。病毒、肥胖、饮酒、免疫因素均可导致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肝实质的炎症坏死会引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与沉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最终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超声检查作为慢性肝病的无创、简便、快捷、费用低劣、实时、动态、分辨率高等优势,能准确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脐静脉、脾脏、腹水等肝脏慢性弥漫性损伤或肝硬化观察指标,对慢性弥漫性肝病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肝脏是腹腔内位器官,利用LFUS的高穿透性结合HFUS的高分辨率,大大提高了超声检查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效能。本研究探讨HFUS联合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CHB、脂肪肝、CHC、酒精肝、自免肝)的诊断效能。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19年5月-2019年12月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共178例,其中CHB83例,脂肪肝35例,CHC 29例,酒精肝23例,自免肝8例。男性105例,女性73例,年龄9岁-75岁,平均年龄43.6岁。肝纤维化分级诊断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
1.2方法
1.2.1超声检查 采用Mindray DC-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FUS的频率3.5-6Hz,HFUS的频率8-12Hz,对所有病例均行LFUS、HFUS联合LFUS检查,分别记录检查结果。
1.2.2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 患者取平卧位、双手抱头,以利于肋间隙充分舒展,超声扫查右侧肋间,选取右腋前线或腋中线第7-9肋间、血供较少、远离膈肌和胆囊的安全部位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再次定位后用2%利多卡因对穿刺进行局部麻醉,嘱患者配好呼吸,在实时超声引导用活检针取出肝组织2-3条送检。
1.2.3肝穿病理结果 随访肝穿活检病理结果,根据肝纤维化分期(S)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S0-1/S1、S1-2/S2 、S2-3/S3、 S3-4/S4。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
2. 结果
2.1 单独LFUS、HFUS联合LFUS对慢性肝病诊断符合率结果 HFUS联合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1.01%,明显高于单独LFUS的57.30%,统计学差异明显(x2=52.7668,P<.0001),CHC、酒精肝、自免肝患者的肝背景不以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为主要改变,肝回声可表现为正常或细密增强,HFUS联合LFUS可发现肝内弥漫性多发增生结节,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独LFUS检查CHC、酒精肝、自免肝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在37.50%-41.38%,HFUS联合LFUS诊断符合率达87.5%—91.3%。见表1
2.2 组间不同纤维化分期的诊断符合率 HFUS联合LFUS对不同纤维化分期诊断符合率比单独LFUS明显提高,尤其单独LFUS肝纤维分期在(S1-2、S2)、(S2-3、S3)这两组间诊断符合率普遍较低,HFUS联合LFUS明显提高这两组的诊断符合率。见表2-6
3.讨论
超声检查是一种相对简便准确的检查方法,无放射性,更安全可靠,且经济效益较好,临床上,超声检查作为慢性弥漫性肝病的定期复查的主要方式。本文就单独LFUS、HFUS联合LFUS对慢性肝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了比较,差异显著,单独LFUS诊断符合率57.30%,HFUS联合LFUS诊断符合率91.01%。随着超声波检查设备的改进和检查技术提升,应用HFUS联合LFUS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3-6],超声检查成为诊断慢性肝病的简单、耗时少、价格适中、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检查方式,提高超声检查对慢性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效能最为经济高效。LFUS具有高穿透能力,能够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门静脉内径和血流、肝静脉内径及血流、肝动脉、脐静脉、食道胃底静脉的扩张与否,对肝实质的炎症坏死会引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与沉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纖维化甚至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其分辨率对早期肝硬化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7];HFUS具有高分辨率的优势,但对腹腔脏器的检查穿透能力不足,HFUS联合LFUS可以促进两者的优势互补[8-9],可以进一步明确肝包膜光滑与否及程度、内部回声的改变及改变程度、较细的肝动脉扩张与否及程度、LFUS难以检出的细小结节及结节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明确LFUS已检出结节的性质,HFUS联合LFUS能够较早发现肝内细微的改变,较早发现肝纤维改变,对肝炎和/或肝硬化背景的小结节提供更多影像学指标,为小结节的定性提供有力参考,可以说HFUS联合LFUS与肝穿活检相媲美,为患者免除为慢性弥漫性肝病的治疗选择提供了无放射性、无创伤性、价格低廉的高准确性检查。
单独LFUS对慢性弥漫性肝病肝纤维的具有一定诊断能力[10-11],但肝纤维化分期达到S4准确率较高[12],但CHC、酒精肝、自免肝肝纤维化分期达到S4,单独LFUS诊断符合率为50.00%-66.67%,明显低于CHB的诊断符合率81.62% [7],尤其肝纤维化在S2与S3过渡阶段准确率更低(表2-6显示),而这个时期正是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过渡的关键时期[13],当慢性肝病患者处于肝纤维化早期阶段时(S0~S2期),通过临床及早治疗是较易逆转的,一旦肝纤维化发展到晚期阶段(S3~S4期)时则不易逆转。早期肝纤维化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延缓发病进程,但若不及时治疗,将发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可逆,后续可能发展为肝癌。因此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具有很大临床价值,提高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过渡的关键时期的超声检查准确率,是预防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本研究利用HFUS联合LFUS的全部优势,大幅度提高超声检查对慢性肝病肝纤维的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选取慢性弥漫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有CHB、脂肪肝、CHC、酒精肝、自免肝五大类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单独LFUS、HFUS联合LFUS对各类慢性弥漫性肝病的诊断符合率有显著差异,HFUS联合LFUS不仅能提高超声检查对各类慢性弥漫性肝病诊断准确率,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LFUS 对CHC、酒精肝、自免肝诊断符合率较低这部分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本研究虽然兼顾临床上主要发病的五大类慢性弥漫性肝病,但自免肝组病例数过少,会造成诊断符合率误差较大,但不影响HFUS联合LFUS提高慢性弥漫性肝病诊断准确性的总趋势。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弥漫性肝病的患者可用HFUS联合LFUS的超声检查方法,大大提高超声对慢性弥漫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婷.体质量指数、肥胖类型与脂肪肝关系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147-148.
[2]赵康路.认识酒精肝[J].肝博士,2019(03):45.
[3]卢钦玲,张蕾.超声高频和低频探头联合检查在阑尾炎分型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65-1866.
[4]蔡俊红,李素利,周建广,栾利松.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颅脑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02):88-90.
[5]李帆.HFUS联合LFUS在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1):112.
[6]汪劲松,傅建群,梁艳玲.高频及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评估新生儿脑发育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关系的价值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09):673-676.
[7]陈双喜. 乙肝与丙肝肝硬化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2.
[8]李夏.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2):259-260+263.
[9]侯显菊,孙德滨.肝脾损伤的超声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54-55.
[10]时敏. 常规超声及声触诊组织弹性定量在评价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D].江苏大学,2017.
[11]左赛,孔令斌.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7,5(01):67-70.
[12]魏占芳,武永萍,馬莉莎,段凌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01):47-49.
[13]牛猛. 磁共振弹性成像对肝纤维化分级诊断价值研究: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陈端珍(1977~),女,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从事超声工作十余年,对慢性肝病、妇产超声有较深的研究,曾撰写及参与发表文章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