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技巧探析
2020-01-06黄洪华
黄洪华
摘 要: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需要在诵读诗文、感知文意、体味诗情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并从学习过程中中构建家国情怀。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技巧;探析
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以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文言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并不乐于学习语文文言文知识。针对上述情况,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水平获得提升。本文以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文言文教学技巧。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就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学习兴趣匮乏、学生文言文语感较弱等。针对上述情况,教师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就会影响到语文文言文教学成效的提升,以及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进步。现针对上述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一)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模式僵化主要指的是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会将重点放置在考试范围之内,而忽视对其他内容的教学,这严重抑制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及艺术美的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也采取一种应对考试的态度,较少深入研究文言文知识,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上。如此,非但不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也会阻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学生学习兴趣匮乏
众所周知,兴趣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具备一定的兴趣,才能在学习上具备更强的主动性。然而从目前的学习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学习语文文言文知识兴趣匮乏,这主要是由于文言文知识本身存在枯燥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基础也较为薄弱,难以深入理解与探析文言文知识,容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學生文言文语感较弱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都是古代人民的思想产物,其与现代人的叙事风格及语言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时候会存在很大困难,如果不进行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就无法形成很好的文言文语感,无法营造良好的文言文课堂学习氛围,致使文言文教学效率偏低。
二、语文文言文教学技巧探析
(一)多种形式诵读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教学可以首先从诵读诗文开始,教师先组织学生消化生字,然后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可以用个体诵读、小组诵读、集体诵读、比赛诵读多种方法,也可以坐着诵读、站着诵读,还可以摇头晃脑诵读、带着手势等肢体语言诵读。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走进诗文里面,在抑扬顿挫的优美的节奏中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同时,在诵读诗文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诵读成果,科学地提出关于诵读的问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于文言文课堂的学习实践之中。例如,教学《静夜思》这一文言文时,教师应积极实施诵读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由“明月光”、“地上霜”联系到“静”、“冷”,再联系到“思”,这样就为感知诗意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七嘴八舌感知文意
感知文意其实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文本叙述交待的事件或者是道理,简单的讲就是翻译。那么通过诵读,学生已对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插图和学生的生活阅历对于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同时注重剖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以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学《春望》这一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带给社会和人民的破坏和苦难,以及国在家在、国破家亡的国家与个体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然后师生一起回归文本,就能更好的感知诗文主要内容。教师还应进行合理串讲,以文言文总体着手,强调字词句及各个段落的文意,并将文言文的语言美感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言文字词的含义,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中的主动性,使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均能得到提升。
(三)换位思考体味诗情
通过诵读诗文和感知文意,学生已经对文本内容产生了兴趣,也了解了事件或者事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生平和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并与作者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主人公或者作者本人,来体味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时,因为它讲的是作者听闻国家失地收复后的欢欣表现。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故事,联想作者的兴奋之举——“白日放歌”、“漫卷诗书”、“涕泪满衣裳”,从而更深刻体味作者的欢欣之情。如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故事的悲壮处与感人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的回天旋地的伟大精神、坚毅雄强的伟大性格的源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激发昂扬向上的生活斗志。再如文言文中的故人情怀,《伯牙绝弦》讲的是知音文化,它的象征就是“高山流水”。伯牙志在“高山流水”,那是说自己的志向像泰山一样高大,胸怀像江河一样宽广,即人们常说的“志存高远”,这在当代特别值得追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理解伯牙钟子期的高尚友谊。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久开不败的一簇鲜花,优美的文言文篇章能够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语文教师应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积极落实文言文教学,不断创新文言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强化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成效,从而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获得总体性提高,使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获得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亮.百年中学语文核心能力要求的沿革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7(3):65 -71.
[2]陈仁龙.情与用——文言文教学的“新”发力点[J].语文月刊,2016(4):34 -37.
[3]于洋.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改革实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