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力障碍学生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2020-01-06蒋文婧

下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生活化语文教学

蒋文婧

摘 要:智力障碍学生是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智力障碍学生应尽量采取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语文这种基础学科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融入社会、认知社会的水平,语文教师要从本质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帮助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关键词:智力障碍;语文教学;生活化

由于智力障碍对学生造成的特殊影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生活化元素,有意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理解力,加强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培养他们健康健全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一、重视生活教学理念

为了能够保证针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的生活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用科学的方式来开展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理念应重视以下方面:第一,要以智力障碍学生的现有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尽可能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适应能力;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智力障碍学生的人格和课堂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自闭自卑的消极心理,同时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入要以个体为突破点,整体提升课堂学习氛围;第三,相关部门应给予教育机构相应的支持,对相关单位提高对硬件和软件教学条件的投入和扶持,使任课教师有条件去开展生活化教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积极性,健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

二、挖掘生活教学资源

语文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却又服务于生活,它既存在于教材当中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展现。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自身适应生活等能力。例如在《毛巾,肥皂》这一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开展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可以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在生活中分辨毛巾和肥皂,理解两者物体对于生活的具体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自己早晨的洗漱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在上课时为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自己理解两种物品在生活中对自身会产生哪些帮助,可以让他们从细节性的拧毛巾动作中进行实践操作,潜移默化的去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要有意的去挖掘和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资源,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他们生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生活环境利用法

智力障碍学生作为社会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理解力和思维力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也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准。在针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更加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布置,尽量采用生活环境利用法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对于汉字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在学习“东南西北、上下左右”,这样的汉字时,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依靠记忆来学习,教师可以依据教室的方向在墙壁上贴上不同的汉字作为视觉化的提示,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方向感,教师还可以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简单汉字的识别和理解是智力障碍学生需要掌握的,这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活游戏活动法

教学方式的选择能够对语文教学的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现状来为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生活游戏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具有显著著效果,尤其对于智力障碍学生能够加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声音来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多重感官发展,如大自然中的风声、雷声与雨声等,小鸟的鸣叫,鸭子的嘎嘎声等能够帮助学生在认知生活事物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事物的美好。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例如在进行《买菜》这一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买家、卖家的不同身份,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心理状态。

五、生活場景展示法

由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理解力不能达到普通学生的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咏鹅》这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找到相关公园中的场景并加以引导:“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让学生根据直观的视觉刺激来加深对该首古诗的理解,同时也扩展了这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的想象力,扩大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以此为基础再逐渐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加强学习难度,实现平稳的教学过渡。智力障碍学生所表现的特点,主要是难以对抽象的内容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真实物体和具体事物对语文知识形成渲染力,多多带领学生去接触自然事物,如春天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春游,让学生感受春风中的垂柳和生机勃勃的小草,带给学生美好的大自然风光,既放松学生的身心,扩展学生的视野,也扩充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开拓了眼界。

智力障碍人群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由于这部分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生活会存在某些障碍,在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贴近生活,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爱心”。有效的生活化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红.试析特殊教育中如何针对智障学生开展语文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09):118.

[2]张华伙.浅谈智障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5(06):31.

[3]董朋杰.智障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44.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生活化语文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试论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措施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