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探析

2020-01-06王雪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思政课教学效果

王雪

摘 要:文章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破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难题,提出教师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导向,探索课堂教学案例模式——近期要闻评述。

关键词:思政课 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

1 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真正实现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引领,改变学习与生活两张皮,学一套、做一套即如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于其他课程理论性、思想性较强,教育效果却不能像专业课那样立竿见影;难以受到大学生的重视,甚至出现学生“逃课率高、抬头率低”的尴尬局面等。因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提升课堂主体的参与度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拟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入的实践教学环节为例,来说明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局面。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1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教材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反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设计,社会针对性不够强,注重意识形态灌输,忽略认同前的价值引导,没有让学生们成为自己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主角;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停留在表层,无法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在当前中国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复杂形势下,当社会上出现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热点事件时,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领域也随之发生社会现实与其理想设计的冲突,让他们感到价值选择的迷茫;进而将无法解释的现实矛盾归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用论,从而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出现非理性的价值取向,最终出现信仰危机。针对这一问题导向,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就应该紧扣时事,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事件的时机,适时切入对现象背后的问题本身的分析说明,进而对学生价值判断进行引导。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要做的是“改进教学方法”;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问题上,学生集中选择了“采用案例教学”和“增加社会实践”;在学生最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依次是“经常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组织引导”。这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过于注重课堂讲授,缺乏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显然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上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增进师生互动,一改教师“满堂灌”的模式,使教师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本文就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一个课堂教学案例模式——近期要闻评述。

2 探索课堂教学案例的新模式——近期要闻评述

2.1 案例操作描述

近期要闻评述:每次课前安排10~15分钟由教师或同学讲述一个近期国内、国际要闻或大家身边发生的、你认为值得关注的事件,并提出你的关注点或者你对事件的评述;全班同学参与评论;既可以论及国家大事,也可谈及身边琐事。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能够学为所用,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原理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上。

2.2 案例典型特征

在近期要闻评述这一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局外人,而是设计者、引导者。活动前布置任务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如内容要联系当下热点、焦点,身边的新闻。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引证可以选历史事件,更希望同学能结合当前时政有感而发。同学们通过课前的准备,收集素材,整理甚至撰稿。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了大量的、超越书本内容的相关信息,对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也有了丰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同学各自不同的观察视角达到了相互交换信息,获得更多知识信息的效果。在同学们观点纷呈热烈的讨论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将评论的事件、学生的观点与教学的内容相关联、糅合,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真正达到了在润物细无声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撒进学生的心田。

近期要闻评述对学生而言,难免要碰到其他同学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观点冲突的情况,这时教师要适时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事实和道理去说服他人接纳自己的观点?或者在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后如何接纳他人的意见,反省自己原先的认识?在分歧中同学们还会发现:原来一个问题还存在着不为自己所了解的另一面。这样的实践教学体验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思辨能力确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3 推广价值

3.1 在学生的思维框架中搭建起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桥梁

据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教材枯燥只有大道理,没有实用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东西;认为书本上讲的大道理与生活无关,永远运用不上。“近期要闻评述”内容源自最近的国内外大事要闻,或者学生的生活见闻。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本身就是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针对社会现象提出问题也是培养他思考意识的重要方式;而探究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就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这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书本理论知识诠释了社会生活,使得书本理论不再高高在上,讲授不再枯燥乏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应该关照现实生活、关照社会。

3.2 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中强化教学效果

例如,2019年在讲授“弘扬中国精神”这一章时,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媒体上有大量关于纪念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报道。同学们在评述新闻时就带来了关于抗日战争的话题。教师就顺势安排下一次请同学们来讲讲《家乡的抗战》。于是就有了別开生面的一堂实践课:由班里云南腾冲或龙陵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滇西抗战;东北籍、湖南籍、浙江籍的同学也纷纷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家乡抗战事迹。负责主讲的同学在课前做了很多准备:收集资料、整理出主要线索,拟出讲述提纲等。而收集、整理、讲述的过程对讲述者是一次全面的学习机会。对全班同学而言,每一位同学的讲述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既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也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自不同地域同学的讲述,使同学们对抗日战争的了解从教科书里的大事件、大人物扩展到了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人物。很多同学课前并不知道滇西抗战,通过腾冲、龙陵籍同学的介绍和老师的补充,同学们了解了远征军的浴血奋战和巨大伤亡。在对抗战的艰苦卓绝和远征军西征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我辈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做忠诚的爱国者。这样就很自然地完成了本章第二节“做忠诚的爱国者”的教学。

3.3 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增强自信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曾经有同学就是在这样的一次主讲后自信心大增,以后的课堂表现一直很积极主动。

4 讨论与建议

从笔者多年来运用这种实践教学案例的经验中,可以有以下几点值得推广的建议:

4.1 “近期要闻评述”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里所讲的大学生参与教学,一方面指学生不仅只是来到课堂听课,而是自己要参加到部分课程内容的讲述中来。这里所说的学生“参加”教学也不仅是参与式教学所要求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提问互动,还要在教学内容安排,老师“讲什么”的环节上就有学生的参与。即由学生將他们关心、关注的话题带到课堂上来,使之成为教学内容。按照老师预先准备的案例讲解,较之于按学生自己生活中发掘的案例,老师顺势答疑解惑,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后者是学生主动想探究的。后者更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者主动才能达到头脑真正动起来的效果,再通过老师的引导、梳理,促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显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比起只是老师动嘴灌输,学生未必动耳,更不一定动脑,单纯教师讲授的模式教学效果更好。

4.2 “近期要闻评述”通过学生探析案例训练学生理性思维能力

在学生的课前新闻评述活动中,经常会带入当时社会热点关注的案例,如“复旦投毒案”“呼格吉勒图案”等。这些案例的引入一方面充实和完善了教材的时效性,使得教学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从而打消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的一贯认识;另一方面,与教材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相互照应,运用有较强时效性和影响力的案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从新闻时事中看到的、正在发生的案例中,在对当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中去体验中国法治的进步历程。

4.3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教育

从学生带来的新闻事件,以及他的评述观点中,教师可以敏锐观察到学生的近期思想动态、价值取向或倾向,找到自己下一步教学切入点,适时地介入引导,巧妙地展开思想教育。目前我们所面对的“90后”“00后”的大学生不仅具有不愿意从众、个性鲜明的特点,而且他们每时每刻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获得海量的信息,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传统的课堂宣讲所提供的信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跟上青年学生活跃思维变化,只有紧紧抓住时事动态,在动态的社会变化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这样才会让思想政治课保鲜,才会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好奇”“猎奇”的心理需求;教师才有可能运用辩证思维、道德情操、法治理念,以及切身体验去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地分析当下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要让这门课成为大学生喜欢上的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就应当关照生活、关照时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当敢于回应社会热点问题。“近期要闻评述”弥补了教材内容无法关照动态的社会时事的不足,搭建了课堂内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会贯通的桥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中强化了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进头脑”,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思政课教学效果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