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
2020-01-06王晶晶
王晶晶
[摘 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向创新教育工作体系转型,并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线上”教学与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相比,“线上线下”这种双向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倾向于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内涵式发展,更加强调思政教育的政治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发展性。因此,如何实现日后高校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育人格局,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学 高校 思政教学
高校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使其成为一个体格健全的人,而是需要培养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适应性人才。社会若要取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则必然不能缺少高素质的人才。现如今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网络媒体信息的良莠掺杂以及信息来源的复杂化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瞬息万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担负着日常教学工作中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的重大责任,还需要在“线下”和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引导,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日常学习与课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学生思想政治认知和水平的全方位发展。此外,“线上教学”的弊端是易出现前学后忘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线上线下”的相互融合,将“线上线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线下”也能进行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
2.有利于转变思政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党对高校的领导,深刻阐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深知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树立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全面塑造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平台。思政课教师除了引导大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懂得明辨是非、不走弯路外,也要不断地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怀,让其具备正确的国家民族观念,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落实到人生准则当中来,充分认识社会和自己。同时,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明确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成为新时代真正的国之栋梁。除此之外,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一般都是在高校校园内进行宣传的,构建高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味着需要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各方面不断努力,“线上线下”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全体师生形成一个合力,并对促进思政课堂改革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保证学生“线上”思政教育,“线下”进行思想巩固的全方面健康发展。我们知道,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其教育体系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实现教育教学中“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对于转变思政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校思政课程“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建议
结合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深刻内涵,依托于“线上线下”的教与学,构建出完善的、高质量的高校思想工作体系,需要高校继续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全新工作方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考虑周全,在教学方法、学习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这对于艺术类院校尤为重要,具体建议如下。
1.夯实“线上”教学内容,构建“线下”思政思想
首先,“线上线下”相互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将思政工作体系融合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日常当中,促使“思政热潮”真正地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线下”生活,打下“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基础。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和“线下”校园生活相融合,尤其是能够紧扣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坚持教书育人和以人为本,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让大学生在“线下”能够更多地理解和信任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握紧“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育人,“立德树人”都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线上线下”的相互融合要全方位地融入到高校治理体系当中,清晰思政工作的具体方向。最后,推动“线上”思想政治工作嵌入“线下”高校治理体系,构建出两者相互衔接、配套协同的良性工作机制,比如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红色美术研学班”,让学生在“线上”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在“线下”参加该院开展的多种课外“红色”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有趣、有心地相互融合,让这样的教育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2.优化“线上”教学模式,协同“线下”教育方式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政“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方法进行优化,在“线上”的课程中坚持科学的课程教学原则,完善各方面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更为科学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并充分依托于微课、慕课、微信等育人平台建设,通过多种多樣的形式为思政课程创造更多的可能,合力将高校中的教学单位与行政单位的育人工作进行全方位整合,真正实现高校思政“线上线下”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育人结构。首先,需采用更加精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的思政教师,不仅要做好“线上”教育工作,还要进一步在“线下”关注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政治思想体系构建的核心对象,青年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这就要求高校在“线下”要用更加热情和亲切的方式服务于学生,将“线下”的工作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把思政工作真正做到青年学生心中去。其次,高校可以借鉴吸收当代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思想教育的“线上线下”理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比如,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处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在“线下”对学生进行逐一的心理辅导,避免学生的思想或者心态出现偏差。还可以通过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基调的课后活动为学生疏导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通过以情动人的方式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使“线下”思想教育工作变得更易让学生接受。
3.通过信息技术将“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深度融合
高校要在“线下”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及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红色考察活动”“主题党日活动”“重走革命之路活动”等,在这些活动当中精准发力,不断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增强学生的信念,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线下”的教育相互结合,为青年学生搭建信念的平台。
在“线上”思政教育中若是一味地依靠传统课堂讲解这一教学手段,不仅无法起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可能还会让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低下,从而限制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想真正地形成高效的思政教育格局,就需要将其和“线下”教育相融合,实现两者的互补互助、相辅相成,让“线上”教学的优点得以有效发挥。例如,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适当的时间通过影像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内容,也可通过名家名作口述历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体验升华,增加学生的学习印象。当然,在完成“线上”教育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不定时给学生推送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觉悟的视频或文章,将思政教育全面地融合到学生的“线下”生活中,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思政教育。
結 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伊始,西安美术学院便通过多种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程度,利用多平台交互教学的形式,展开思政课程的“线上线下”同时推进的教学工作。通过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组等多个网络平台,在兼顾出勤率与课件展示完整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模式,例如课堂在线讨论、短视频分析、名家作品赏析等,在完善课堂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文化知识的记忆,也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对思政课程“线上”教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大量德才兼备的适应型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借助于现代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所以,高校要想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既要立足于校内的实际发展情况,又要积极与现代教育的主题相结合,并在此过程中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思政氛围,实现对学生“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引导打造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张静淼.“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9.
[2]朱红晖.大数据时代基于O2O模式的思政课教学优化[J].学理论,2017(7):224-226.
[3]王良青.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34(2):121-125.
[4]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46-49.
[5]程涛.思政课在“慕课”时代发展的实施路径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3).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