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设计与皖西手工业整合创新的多维思考

2020-01-06兰晓田肖旺群

陶瓷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皖西手工艺民俗

兰晓田,肖旺群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32)

0 引言

皖西独具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皖西地区是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与河南东部交接地区的一个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拥有着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思想。[1]皖西的地域历史文化主要特点是中原时期皋陶历史文化和晚楚时期吴越历史文化,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其价值与借鉴之处。截至目前,皖西地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或是说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研究颇丰,但是在实践上与数量上对于皖西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却很少,皖西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部分都是对产品简单又粗糙的艺术复制和加工。同时也缺乏了与其相关的代表性现代历史文化的文创产品的形象品牌,尤其是作为红色文化与美术相结合等形象品牌的数量匮乏[2]。同时李砚祖概述了当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与发展机遇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3][4]。

1 皖西地区文化及手工业的特色

1.1 皖西地区的文化特点

从古自今皖西地区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在这样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环境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深厚的文化特色,无论是红色文化还是古来已久的皋陶文化都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每个生活在皖西大地上的人们[5][6][7]。

皖西地处皖豫交接地带,位于淮河上游的皖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皖西地区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一代代江淮儿女在这里孕育、扎根、建设并见证着这片大地上的变化与发展。无论是奴隶时代春秋战国之交的楚文化与汉文化的碰撞交融,还是近现代皖西地区“红色精神”的顽强抵抗。这些文化和思想都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融化在血液里成为每一位为皖西创作的创作者的灵魂。对于现代设计师来说,在对古人“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理解实践的基础上,应积极地继承和发扬其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出其最大值,实现古人的理想的基础上上,进一步实现现代社会绿色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 皖西手工业的艺术特色

1.2.1 皖西民俗手工艺创作对自然生态影响较小

皖西原住民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多是采用最自然的材料和最朴素的方法。之所以原材料贴近自然,是因为皖西地貌多样,有平原、山丘、峡谷等。森林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在此生活居住的朴素的手工艺创作者们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独具特色的风格。在现代,我们的选材更是要学习我们的前辈们,不仅仅是因为皖西本身的优势,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如今产品批量化生产对于材料的破坏,有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濒临消亡,如果只是贪图一时之快不顾后果的滥用,那么前辈留给我们珍贵手艺传统与丰富的资源,我们又如何传承下去给未来的后辈。在保护资源保护资源多样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成本,在生产尽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选择产品周期长的产品,不仅加工过程方便,也方便后面的回收和再利用。

1.2.2 皖西民俗手工艺作品的“辨别性”更强

皖西手工艺人创作的产品不仅亲近自然,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与故事性,还可以在很大一部分体现消费者对于手工艺产品的“独特性”需求。我们如今使用的产品基本上都会是同质化、规格化、批量化的复制性产品,但是皖西民俗传统手工艺者的作品却不同,因为民俗手工艺者在设计和制作手工艺作品的同时会根据创作灵感及时进行修改,比如贡席作为明清时期皖西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8]贡席艺术家创作时会根据对图案突发的理解而改变用笔的力度与长短,来对贡席和图案进行调整,就会生产出各具特色的贡席产品。

1.2.3 皖西民俗手工艺作品的地域性更强

皖西地区是由丘陵、平原、部分山地而构成的地貌特征,为皖西民俗手工业的萌芽、建立、发展与当地的地理氛围、自然生态以及皖西地域独具特色的约定俗成色习俗等都密不可分。皖西地域的手工艺丰富多彩,如家里有婚嫁喜事就会有的剪纸工艺、每家每户必备的柳编花篮、撑着毛坦厂“大红袍”油纸伞走在六安清明老街。[9]皖西手工艺产品者创造的主题无一例外都是与创造者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2 皖西传统手工艺的产业现状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工业化带来的危害,人们生活环境周围的负面影响随处可见,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皖西历史悠久,据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上古新石器时期皋陶部落就曾经活动于此,目前皖西的民俗市场销售手工艺品的活动主要是依靠手工以及传统技艺制作为主的一项创造活动,规模较小,生产者和创造者往往是没有分开的,传播交流主要以经验和传授的形式,生产效率和产出量较低,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皖西民俗手工艺创作已经"过时",人们认为传统手工艺创作者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认为他们的手工艺产品不再符合时代特色和大众审美,逐渐与市场渐行渐远,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将要消失。可是从产品创作出发,现如今手工艺产品越来越与新技术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之下手工艺人更多的参与到设计理念和技术指导上面来,手工艺品也逐渐有了新的生机。

由此看来,现代设计与皖西传统手工业之间亟待整合创新,无论是丰富的生态资源到潜心深究的工匠精神,还是革命老前辈的皖西红文化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传承手工艺人们的心血与宣传皖西特色文化越来越迫在眉睫。

3 现代设计与皖西民俗手工业整合创新的有效措施

针对皖西民俗手工艺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 传统手工艺中的设计观念带入到现代设计的活动中

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理解,古代手工艺人们的认知还局限在经验判断上,通过大量的实践与师徒传承的学习活动中,身体力行的理解认识手工艺的精髓,通过手的接触、眼睛的观察、鼻子的嗅味等判断材料的软硬程度、密度的大小、弹性大小等。于此同时传统手工艺还一直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成"[10]、"天地间皆有大美而不言"的传统装饰艺术原则来进行一些传统装饰器物的设计和制造,以此方式来达到一种虽然有规矩却不死板、随意却不随便的传统艺术美学装饰效果。

3.2 借鉴皖西民俗手工艺活动的符号化进行定制化及再设计

皖西传统手工产品包含了每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工艺、美学、文化的独到理念,它的设计语言是独具皖西地域纵横空间文化的反映。手工艺者创造的手工产品浓缩着皖西地区的大众审美、民族特色等,形成了具有皖西地区特色的特殊寓意的文化特征。例如,位于皖豫交接地带的夏商铜像,通过其严肃的形态和“饕餮”纹样,体现了那个时代礼仪文化与图腾崇拜。皖西地带的南宋铜质镜,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当时温润如玉的气质。盛唐皖西的茶叶贸易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外交经济情况。皖西特色的文化特征能够在时代的长河里不断打磨与优化,手工艺品是我们能够与古代的手工艺匠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的途径之一。

3.3 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探索皖西手工艺文化的传播

新技术和手工艺人的经验与文化的结合推动了现代设计的进步,进一步又帮助我国老一辈总结的手工匠人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其中例如,如今我国最经典的手工艺作品丝织民俗手工艺的 《锦绣纪》 以及中国传统民俗手工技艺的《留住手艺》 , 这些民俗手工艺文化影视作品的宣传,引发了一股很大的民俗文化艺术宣传热潮。真实、客观、全面地有效记录和展示与传播了传统民俗手工艺的发展过程,可以借助现代移动网络和互联平台,实现了数字化高效的传播。要求企业具有清醒的产业认识,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产业结合点对其进行挖掘和利用。同时需要准确把握这些高端手工艺设计企业和产品的整体设计风格和理念、内在的价值观以及其对品牌打造的思路。

3.4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输血"与皖西传统手工业的自我"造血"

创新是皖西传统文化民俗艺术良性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外在内在要求和其本质内在需求。对于现代的消费者对于物质的消费需求正在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皖西特色是卖点,而现代特色则是基础。

作为现代设计师,我们对于前辈们的继承不仅仅是单纯的复制,而应该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去理解每个手工艺品的时代意义与产品的独特意义。根据整个地区的环境去分析手工艺品的生产流程、特殊技艺、材料组合等。再结合我们这个时代特色以及政策要求,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要求、消费者意向及具有技术支撑的产品,进一步构建独具皖西地区手工艺特色的新思路。

4 结语

现代设计与皖西民俗手工业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人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二者在"理性"和"感性"、现代感和传统感、高效率和人情味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客观的思路去寻求出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自身的优势展示出来,整合和各个方面的经验与条件进行创新,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完善完美,并将不同的文化融入大众的生活中,丰富其生活并创造更美丽更加和谐的环境。

猜你喜欢

皖西手工艺民俗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漫画民俗
回马枪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回马枪
手工艺·温州发绣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