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好家长所具有的特质
2020-01-06高成贵
高成贵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甘肃白银 730900)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家长们说:“你们自身的行为对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儿童。在你们的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说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迎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会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父母在家庭环境中扮演的是粗野暴躁,夸张傲慢,不注重言行,那么你的行为已经深深地伤害到自己的孩子。父母的种种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基本的教育方法。”[1]
一、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有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对学习一开始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总能做到专心致志地听课,争先恐后地发言,在课后作业中又总能将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写得清清楚楚。这些孩子的专心程度有时会让你觉得,课堂上的他们好像随身带了录音机。[2]
我们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接触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总有些相似的地方,如对待孩子的学习不是强压似的逼迫,而是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并有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位家长在分享心得时说:“孩子上一年级时,我发现孩子每天放学回来总会兴致勃勃地讲学校里发生的一切。为不扫孩子的兴,我总会停下手中的活,用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分享孩子的喜与乐,甚至有时把自己当作小学生一样,向孩子请教在学校学到的新知识。时间长了,我发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自觉性也越来越强。”从这位家长的心得,我们可以看出,多说未必能成为好家长,多听方能培养好孩子。小学生的家长应该带着童心,经常关注并认真倾听孩子的校园生活故事,善于发现孩子的可喜变化,与他们一同品味、一同开心、一同成长,方能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用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有意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是班上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好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学习品质:他们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时专心和细致,并充满自信。这些优秀品质的形成不是天生的,离不开孩子的刻苦努力,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更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呵护。[3]
班上有个叫小玉的孩子。起初的她,或因年龄偏小,或因学习方法不当,上一节课学的生字,在下一节课时会忘得一干二净。孩子的自信心渐渐丧失了,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只有“开火车认读词语”时才不得不胆怯地站起来,低着头,小声地读词语,那声音只有她自己才能听见。久而久之,小玉同学的学习开始落后,自卑感就更加严重。家长发现小玉的情况后,就及时和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并配合老师采取了有效的教育方法。此后,我在小玉的作业本上,总能看到家长的鼓励:“我可爱的孩子,今天的你表现不错,记住了五个生字,相信明天的你会记住更多,加油!”“聪明的孩子,老师告诉我,你最近课堂发言积极了!相信你会越来越棒的!”在这位家长的不断鼓励和陪伴下,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她成为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从小玉身上,我感悟到不是我们的孩子笨,而是我们缺乏帮助孩子寻找自信的方法和行为。好家长都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通过放大孩子微小的优点,和提供给孩子获得成功的各种机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在培养孩子学习品质时,如果我们足够用心、精心呵护,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三、用心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
孩子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总会有一些事情发生,如和同学闹了矛盾、课间游戏时磕了碰了、淘气时被老师批评了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有些家长总会怒气冲天、蛮不讲理,要么把所有责任推到老师身上,指责老师或向上级部门告老师的状,要么把错误一股脑地推给别的孩子,极力护自己孩子的短。这会闹得老师不能安心教学,自己的孩子也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这些家长的蛮不讲理,也很可能导致他们的孩子对老师极不尊重,在学习或品行上变得越来越差。那些品学兼优学生的家长遇到相同的情况,表现截然相反:他们得知孩子在学校有事发生时,首先做的是认真听老师讲述事情的经过,然后和老师心平气和地分析自己孩子的对与错,最后再与老师一同商讨,一起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常能站在老师的角度,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为解决孩子的问题寻得一剂良方,也让孩子看到家长对老师的尊敬,使孩子更尊敬老师,老师也会更爱孩子。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孩子的学习自然会越来越好。
在许多时候,优秀的家长能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他们常常表现得很负责和很卖力,不怕累、不怕脏,很乐意为班上付出。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他们也总是很热心、很积极、很给力地参加。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自然也是乐观向上的。因此,如果我们的家长都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又何愁我们的孩子会不优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