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醉拳的基本特征与技能训练要素

2020-01-06汪洁志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身法步法练习者

汪洁志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

醉拳步履蹒跚,身形摇摆,具有“形醉意不醉”的特点,这门独特的拳术功法没有具体的创始人和创始时间,晚清时期在中华武术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当时的拳师苏灿被誉为醉拳的“集大成者”。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成龙相继出演了电影《醉拳》和《醉拳Ⅱ》,更掀起了一股醉拳热,醉拳这门古老的拳术跨出国门,被更多武术爱好者所认识。时至今日,醉拳作为一门特色课程已走进校园课堂。研究醉拳的基本特征和训练技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优化完善,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醉拳、学习中国功夫,在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同时,探索出一条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新路。

1 醉拳的基本特征

1.1 手法敏捷到位

“持杯手”是醉拳中的重要手法,练习者好似手拿酒杯,配合“刁拿、劈盖、点插、采扣”等动作来完成,手法灵活、变化多样,而且在手法运用上讲求速度和灵敏度,灵敏度要求练习者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突发情况,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反应,所以,在手法上追求灵活多变,看似刚猛之处又蕴含柔和的转折,明暗交替令对手防不胜防。在手法运用中多手脚并用,动作敏捷精准。醉拳的手法要求出力均匀,用力要含蓄,最忌用猛力和蛮力。正是因为出手含蓄,所以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不会轻易受制于人。

1.2 步法乱而有章

醉拳的步法看似杂乱无序,但实际上却有清晰的章法可循,比如在组合醉步能够应对不同情境下的防御和出击,练习者表面看步法虚浮,杂乱无章,时而如风吹乱絮,时而摇摆不定,时而似倒非倒,实际上是运用了虚实相间的步法,以进为退,以虚为实,处处布防。所以,乱而有章是醉拳步法最大的特点。

1.3 身法变幻莫测

醉拳有声东击西、指东打西的特点,所以令人捉摸不定,身法看似随时要失去平衡,但是却能在摇摆失重中出手攻击,令对方眼花缭乱、防不胜防。醉拳擅长“以倒取势”,最常见的动作有俯、仰、拧、转、摆等,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幻莫测的身法。发力时以缠和带两种形式攻击对手,醉态十足癫狂不已,往往令对方措手不及。在醉态的表现中,主要运用“掀脚拨跟”来表现,同时要运用肩部、背部、胸部以及胯部的力量完成技击,无论上身如何摇摆不定,下盘总是坚如磐石,根基稳固才能更好地“醉形而守意”。

2 醉拳的技能训练要素

2.1 “持杯手”手法训练

醉拳在手脚配合方面有其特殊性,在手法上多运用“揪、拦、擂”等形式,脚部动作以撑揣和撩阴为主,手法随身体的动作而变化,身体随步伐的移动而变化,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就像醉汉胡乱挥舞,以此迷惑对方,从而找到最佳的进攻机会,并防范对手的攻击。

2.1.1 手型要准

醉拳中最常用的“持杯手”将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就像钳子的形状,这样的手型更有利于完成擒拿动作。食指关节凸起,能够更有力的切中对方要害,增加攻击性。在醉拳训练中,要强化持杯手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动作要领:小指蜷在掌心,与无名指紧密靠拢,中指紧贴无名指,三根手指齐用扣力,指关节形成梯状。拇指和食指围成圆形,间距在5厘米左右,这样更有利于完成“锁”和“扣”的动作。

2.1.2 劲力要顺

持杯手讲究“螺旋劲力”,也就是练习者在螺旋回转中形成的劲力。在这种劲力的引导下能够形成内力作用,从而使醉拳动作更加绵密,跟随屈伸动作不断发力纠缠。在控制呼吸的过程中将这些劲力传布到全身,这样就能形成全身协调发力的作用。

2.1.3 出手要快

醉拳看似散漫无章,但实际上出手速度非常快,出拳快才能占据主动,顺势发力、虚数莫测,这样才能做到绵里藏针,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更好的控制场面。

2.2 其他手法训练内容与方法

2.2.1 横擂

横擂运用拳外侧或拳背从横向攻击对方,右横擂时右圈藏在左侧,利用进退的节点突然出右拳。左横擂则相反。横擂时力量的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身法倾斜度、步法前后不同,都会影响到横擂的力度。

2.2.2 拦拿

使用横擂手法后,会削弱练习者的防御性,所以,要采取拦拿手法迅速收回,以保证防御效果。比如在使用右横擂后,擂出的右手要迅速撤回胸前,就好像胸前单手抱物。这个动作不但能够很好防御攻击,而且屈肘内还可以攻击对方。

2.2.3 揪掖

揪掖和横擂比较相似,主要不同在于不用握拳。这一动作时多是在拦拿动作之后,右揪掖需要练习者把右手隐藏在左侧,然后伸出手指做抓拿状,手到胸前部位时向右推,好像把东西抛出一样。初练时以上三种手法可以分别练习,等到动作熟练之后则可以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

2.2.4 挑拳

挑拳是运用持杯手从下到上的进行击打,攻击的部位多为对手的下颌。比如在右挑拳训练中,练习者握拳垂臂,跨步出击挑打对手,或者后腿一步握拳连续出击。在运用挑打手法的时候,要保持平肩位置,无论进退都要保持持杯形,虎口朝上。比如左挑拳需要右拳在腹部告诉,虎口逐渐向左,身体跟随旋转并挑拳出击。其他方位的出拳也是这样的方法,具体运用怎样的手法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2.3 步法训练

醉拳步法除传统的马步和弓步外,还侧重于“点、转、辗、旋”等步法的运用,通过掀脚跟的动作表现练习者重心不稳的形态,其实在这个步法中实现了重心的变换,从而使步法虚实交加,更加稳健。

2.3.1 步法训练要素

醉拳步型一定要实,看似东摇西晃的步伐务必做到虚中有实,有章可循。在换步技巧中要做到灵活、精巧,保持重心平衡,不能出现停滞或乱步的问题。保持重心稳定,因为在做“掀脚跟”的动作时,身体重心会突然发生变化,所以要灵活掌控身体重心,这样才能身随意动。

2.3.2 步法训练内容与方法

练习者在脚法训练中经常用到脚跟、前踢、侧踢等动作,使用“蹬、踹、铲、点”等方法完成动作。膝部动作灵活能够强化防守作用,膝和肘并用,能够形成强大的攻势,而且膝部更加隐蔽,在近身搏击中动作迅速,令对方防不胜防。膝部动作要注意速度和动作高度,通过提、顶、横的等方法发力。

侧进是醉拳中较为常用的步法,主要特点是蹒跚踉跄,会用到“偷步”技巧。在侧进时练习者要双脚分开与肩等宽,身体提拔中正。譬如在左侧进中,左脚要用力扎地,右脚抬起,围绕左脚做滑坡动作,达到左侧并用脚尖点地。上身同时向左倾,就像醉汉一样踉跄左移。这个动作完成之后,可练习右侧相反动作。

豁步在醉拳中很少单用,多数情况下和侧进共同运用,比如在左侧进动作完成后,右脚落到实地,左脚稍微提起,向左侧划开一步,上身靠向左方。

踏步是醉拳中独有的一种步法形式,比如在左踏步的时候,练习者需要先立正,左腿向上提起,右腿坐实,左腿弯曲膝盖立在正面,上身前倾好像要摔倒一样,左脚趁机踩下踏实,右脚虚立。练习右脚踏步时,反向进行即可。

退步是完成豁步后前脚向后形成拖步,也就是将虚步转化为实步,上身趁机后仰。

2.4 身法训练要素

身法是醉拳中重要的一项训练要素,需要练习者有良好的柔韧性,身体柔韧性强才能更好的完成不同动作,使动作和谐、优美、到位。正确的身法能够降低训练中的运动伤害,保护练习者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安全,因此,醉拳身法训练要强化以下几个要素:

2.4.1 打躬

打躬需要练习者腰部前俯,双脚并立,平举双手,引导上身向前俯弯,手掌不必碰触地面,这样的练习需要长期坚持,慢慢积累提升之后,练习者不但能够双手着地,而且还能双手抱腿将面部贴于小腿前面。练习者要双腿站直,不能屈膝,这样每天锻炼能够使人身体柔韧度明显提高,腰部力量更加充实。

2.4.2 反逼

反逼和打躬动作相反,练习者双脚站立与肩等宽,双手上举保持掌心朝上,然后双手慢慢向后翻,直到手心接触地面形成一个拱形。反逼的练习难度较高,一般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辅助墙壁或运动器械,逐渐增加下腰深度,不可操之过急。

2.4.3 卧腿

卧腿需要练习者双脚分开,右腿成屈膝状,上身下压,左腿向外伸直成扑步,右手抬高,左臂置于腹部,或者做勾手后拿状,身体向左侧下压。两条腿可交替练习。

2.4.4 坐拜

坐拜主要在于强化练习者的腹肌,姿势和打躬相似,不同之处是打躬需要站位,坐拜则采取仰卧位。练习者双腿并拢,脚尖超上,手向后伸直并慢慢起身,再向前俯身到最低点,保持手臂伸直、双膝并拢。

3 结语

时至今日,醉拳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形成了成熟的训练体系。教师在教授醉拳的过程中,要向练习者讲明醉拳的特点和技术要点,注意动作规范、理清套路,引导练习者明白其中的攻守含义,对醉拳的基本特征和技术要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醉拳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中华武术技巧和武术文化的双向传承。

猜你喜欢

身法步法练习者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大众武术健身之身法问题辨析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化繁为简,费斯托工具2步法抛光工艺
省时、省力、高效的2步法抛光工艺
绕身法带的禅修智慧
陈鑫十三势分节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