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整合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06陈静云
陈静云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5)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结构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功能的学科,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了形态学基础。实验课是学习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重要环节。实验课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结合教学人才培养要求,将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整合并用于实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一、传统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存在不足
近年来,选择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多,导致人体解剖实验室中的模型及人体标本等教学资源消耗过多,尤其是人体标本资源缺口大,来源少,对解剖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实验教学仍有许多不足。学习人体解剖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都是大一新生。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较高校本科的学生差,基础也较差,很多都只是抱着好奇、新鲜的态度进入实验室观察标本。当新鲜感过去,他们就不会再去主动观察标本。仅靠短短几个课时的标本观察,在课后又只有多媒体课件及书本可供复习,是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这就对解剖实验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教学信息化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已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1]。网络、人工智能等科技早已融入“00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对于传统的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平台等虚拟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但在目前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相对孤立。因此,教师在解剖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通过“物联网”整合起来。
三、物联网的优势
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就结构层次来看,物联网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在具体应用中,它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将用户端延伸并扩展至任何物品,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2]。物联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物联网技术早已应用至校园生活中。例如,智慧校园将用户身份与校内消费、图书馆管理等模块通过物联网技术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校后台管理。物联网技术也可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
近年来,移动新媒体迅速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新媒体中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能力、实时开放的交互性及语境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特征,共同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整体传播方式[3]。学生在学习解剖知识时,长期接收碎片化信息,又不断地接收新的知识,却无法将获取的知识整体、系统地串联起来,使得每个知识点都是孤立存在的。这时,将物联网技术以校园网为依托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就可以使各教学环节相互联系,彼此补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四、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整合
数字人解剖系统、3Dbody等软件改变了解剖实验教学单一的实物教学形式。职教云课堂等软件又能帮助提升教师与学生课前、课后的交流和及时检测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解剖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应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实验教学,建立一个解剖学习的物联网平台,将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整合起来。
上课时,实验室里的3D数字人软件可以让学生三维观摩标本,一些细节可能由于技术原因无法看到,但学生会对模型标本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学生点击每一个结构、部位,都可以马上看到与其相关的模型标本照片及知识点讲解,就能将不同结构、部位联系起来,将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整体认识。教师可在每个模型或标本旁贴上标签二维码。学生扫码之后,就可以在平台上观看教师对该模型解剖结构知识点的讲解。这项工作对教师来说比较繁重,但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实验课上不知道看什么,也不知道该模型标本的学习重难点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职教云课堂上的资源库,提供给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必要材料,在平台上设计发帖、留言板块,让学生与教师就知识疑难点进行讨论、交流。课后,教师还可上传题库,以便学生复习、测试及考试。
物联网将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联通,资源共享,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视频学习、3D模拟、知识点复习、题库及考试等多种功能,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人体解剖学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实验则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加深知识理解的环节。因此,全力推进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数字解剖平台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整合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