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2020-01-06周雅安
周雅安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却很匮乏[1]。十八大以后,国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这三方面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将“互联网+”融入高校教育实践,达到丰富思想政治课程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双重目的。
一、在高校思政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高校可以提供的高素质人才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届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2]。另外,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少创新精神。这加大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在高校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在体制和形式的创新中不断增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努力培养相关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互联网+”可以为创新创业带来的有利条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都是人们十分重视和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广受青年人的喜爱[3]。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有效避免一些问题。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甚至创造奇迹。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鲜事物出现,也会有一部分陈旧事物被淘汰。大学生应该积极投入国家倡导的“互联网+”计划,积极思考将什么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把理想付诸实践的行动力。当代大学生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熟悉且习惯互联网,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更加顺利地融入“互联网+”的大潮。
三、“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变
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将传统模式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可以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适当开展网络教学。在线上教育中,教师建立一个可供学生自由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切实融入课程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用性。线上课堂有很多优点,如有利于教师清楚、方便地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并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在线下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等[4]。通过这种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线上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在线下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针对性。
其次,高校要改变教学观念。身处“互联网+”的浪潮中,思政课程的内容应有所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知识的传授都是通过他们完成的,使用的教材也是由教育部统一编撰的。但这种老旧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了。尽管教材的内容是很好的,但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仅靠教材上的文字,是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学生普遍不喜欢阅读大篇幅的文章,尤其是没有趣味的长篇文章,很难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切身体会。这样的文章对学生的吸引力甚至不如网上某些人捏造的消息。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一些有趣的资料并展示给学生,有意识地收集第三方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而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最后,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互联网+”时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各类资源、不同类型的机遇。高校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渠道和辅导平台,向学生普及知识,为学生解答疑问,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创业的兴趣,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创业。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创业机会。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发现市场上的创业机会,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过的思政教育知识,准确掌握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创业,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创业计划,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在创业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疑问。
四、结束语
在高校的思政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既响应了政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号召,又可以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要求高校学生具有精准的眼光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想要教育成功,高校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调整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