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2020-01-06田琼
田 琼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为主[1]。工程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师在进行工程管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充足的工程管理知识,而且要以实践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在这一目标的要求下,针对当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一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等手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从实践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基地三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探究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模式。
一、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计
当前各大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在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一是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对实践教学内容不够重视,导致实践教学的过程往往是为学生“讲实践”或简单为学生进行实践设计。这样的内容导致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2]。二是在实践教学课时方面,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思考意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比重不合理。这些问题都降低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要从基本的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入手,对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进行调整,注重课程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湖南科技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笔者与同事注重将实践课程深入融合于校企合作,以合作企业的实际在建项目为教学背景,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相关知识,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落实到实际的工程案例中,包括工程行业的建筑制图工作、工程预算估价、投招标合同的管理等,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认知,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双导师”制度的教学优势,使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工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方面双管齐下,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质量。
二、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监督
实际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学生在进行工程管理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学习。其次,在学生进入相关单位实习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2~3节先导性实践课程,使学生明白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中的作用。这一课程的性质类似于岗前培训。最后,在学生进入项目进行顶岗实习后,教师要建立对学生的考核及监督制度,对学生的每一项实践内容进行具体考核,以实践结果检验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三、完善工程管理项目实践基地建设
在当前的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高校存在实践教学内容难度较大,项目实践场地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积极作用。首先,学校要与周边或社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构建校企利益协同保障机制,开展校企双方互惠的学生实训实践活动,以企业的项目部、项目公司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融入社会,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预习”,获得一定的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其次,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做好实习内容的选择,在联合企业专家进行实践内容的设计时,注意教学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体现,保证学生在工程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能主动联系所学知识,做到知识服务于实践,实践检验知识,避免形式化的实习内容,促使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高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对教学效率、教育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高校要提高对课程教学的重视,教师也要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与应用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建筑人才应用市场接轨,让学生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