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师傅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0-01-06刘玉梅

科学咨询 2020年45期
关键词:学徒现代学徒制师傅

刘玉梅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一、核心概念阐释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制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其培养模式具有双重性(即学校和企业双主体、教室和培训中心双场所、学生和学徒双身份、教师和师傅双师资),以双元育人和双重身份为核心要素。现代学徒制以培养学生完成岗位任务的行动能力为导向,关注学生社会生活需要的素质教育和持续发展的方法教育[1]。其注重技能的传承,可以实现教学与企业岗位完全对接,达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

(二)企业师傅

本文所指的“企业师傅”是指双元育人中的企业师资。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进行学习,拥有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两位导师。其中,企业师傅主要负责专业范围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学徒拥有专业技术人的员能力及资格。这就要求企业师傅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具备将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传授过程中的能力,传承优良的工匠精神,并承担学徒在学习过程中的培养、管理、考核、指导、企业文化传承、职业发展顾问等职责和使命[2]。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现代学徒制”班级在双主体育人的过程中属于供给引导型。职业院校起主导作用,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完成学业。在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没有归属感,不愿到企业去的现象。对学生而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他们感觉得不到企业师傅的关心指导,得不到尊重和重视,认为在企业基层工作学不到东西,因而不稳定,甚至退出。对企业而言,因为其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企业师傅的态度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培养。笔者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师傅育人思想不统一

企业师傅对于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培养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事,没有理解到关注教育、认识教育、深入教育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思想上没有统一。

(二)师傅遴选机制不健全

企业在选择企业师傅时,一般是由企业根据工作分工进行推荐,考虑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效益,不能严格按照学徒培养的需求来遴选师资。作为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其需要工作经验丰富,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操作技能。企业出于技术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派遣优秀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师傅,导致企业师傅的质量受到影响。

(三)师傅教学能力缺保障

技能的传授需要口述、演示,就涉及到师傅和学徒的沟通,这就要求企业师傅了解并掌握相关教学方法及理论。虽然企业师傅具有技能水平,但缺乏驾驭教学的能力。企业师傅对生产过程的组织能力较强,但欠缺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他们从业经验丰富,操作技术过硬,但很少进行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技能培训和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培训,对职业教育不够了解,缺少教学经历。其学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授课指导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四)师傅带徒心态需调整

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竞争激烈。企业师傅担心被替代,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带徒过程中会“留一手”。师傅如果将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技能无条件教授给学徒,心里也会觉得不对等。同时,企业师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持怀疑态度,普遍认为其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都不及本科学生[3]。

(五)学徒培养过程不系统

学徒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要想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有计划、方案、实施过程、考核的过程,需要根据学徒的专业知识和需掌握的技能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培训计划,按步实施。然而,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指导学徒有随意性、不系统性,结构配置缺乏合理性。有的企业师傅带多个学生,显得力不从心,不能从质量上把好关。这些都不能保障学徒的培养质量。

(六)师傅考核机制不健全

培养过程中,师傅需要在个人岗位上指导学生技能,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其正常工作进度,增加其时间成本。如果企业没有将师傅带徒工作纳入增加的工作量进行考核激励,师傅的经济收入和地位没有多大变化,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师傅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师傅带徒没有对应的流程、标准及内容,也就不能量化其劳动。

三、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质量。企业师资是现代学徒制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我们就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师傅师资队伍。

(一)认识到位

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通过正确导向,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全民参与的事,不只是学校一个主体。企业师傅在学生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中要能够贴近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不只是技能的传承,企业师傅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要能够做好学生成长的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意识。我们要注重对企业师傅进行职教理念方面的培养,使其对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理念有深刻的认识。

(二)制度保障

校企双方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制定和完善《企业师傅遴选标准》《企业师傅工作要求》《企业师傅考核标准》制度。高职院校在试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出现企业师傅的素质不达标影响学生培养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标准和流程,保障教学质量,给予企业师傅责任、权利、待遇。《企业师傅遴选标准》将企业师傅作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育主体,区别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师傅,提出个人教育素质、技能水平、履职情况要求[4];《企业师傅工作要求》对企业师傅在学生培养过程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标准进行规范;《企业师傅考核标准》则针对企业师傅培养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考核,对工作进行量化,可涵盖领导评价、学生评教、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导师互评等。考核后有奖有惩,以此有效提高企业师傅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企业师傅遴选标准》的背景下,企业师傅的专业技术和个人素质可以得到保障,但对于其教学能力却不能保障。一是针对企业师傅存在会做不会说的现状,校企可以联合开发系列培训教材,培养企业师傅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能力等关键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校企双方搭建交流平台,作为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的沟通桥梁,可以定期举办研修班或讨论会,或者有计划地安排企业师傅观摩学校教学名师课堂,以此促进企业师傅的专业化成长[5]。三是加强校企交流,实施资源共享。

(四)参与学生培养

为了让企业师傅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参与度,也让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企业师傅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参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资源建设、教研室活动。我们结合学生岗位技能的教学工作,让企业师傅对学生有正确的定位,在传承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领路人,提升其职业成就感。

(五)搭建沟通平台

良好的师徒关系需要营造环境,创造机会。学校要引导学生尊师重教,虚心学习,通过拜师仪式、座谈会、学徒经验交流会、学徒结业仪式等平台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交流,从而营造尊师爱徒之风,构建合谐的师徒关系。

(六)加强过程考核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要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实施、考核的步骤执行,以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为标准,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加强监督和评价,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校企可以联合制定“双导师”考核机制,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两方面着手实施校企双主体考核。一是考核导师教学业务水平、课程设计与传授能力、学徒日常管理与职责履行等情况,考核结果记入企业师傅的业务档案,作为发放课酬、奖励提供重要依据。二是将企业导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带徒经历纳入企业员工业绩考评,并作为晋升技术职务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三是成立督导小组,定期跟踪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师傅,取消其带徒资格[3]。带徒过程中,校企要重点引导企业师傅加强责任心和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管理。

四、结束语

当前,“现代学徒制”已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高职院校试行效果明显。育人过程中,师资队伍是重点,而企业师傅队伍则是职教师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实践技能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企业师傅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能力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学徒现代学徒制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魔术师的学徒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