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
2020-01-06
(总第160~165期)
专 题
“中国司法社会工作的实务探索”研究专题(主持人:郭伟和)
社区矫正对象的复原力发展过程探究
费梅苹 张晓灿(2.101)
社区矫正三大管理模式及社会工作介入效果分析
——基于循证矫正视角
熊贵彬(2.114)
社会复归视角下中国戒毒互助型治疗社区的理念与干预路径探究
——以深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为例
李晓凤(2.126)
“新时代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主持人:陈寿灿)
论智力平等原则下哲学教育的思想实验
张文喜(3.5)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新义解读
——基于两个《纲要》比较的研究
郑根成 陈寿灿(3.14)
新时代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指向
李佳威 包大为(3.2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三周年: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专题
论赋予监察机关立法权
——兼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王春业(4.5)
我国监察官制度的立法构建
——对监察官范围和任职条件的建议
褚宸舸 王 阳(4.15)
监察委员会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程序问题研究
——以768份裁判文书为例
韩 旭(4.25)
“《民法典》物权编解释论”研究专题(主持人:高圣平)
《民法典》中真实物权的判断标准
常鹏翱(5.5)
《民法典》中物业服务人的管理权限
于 飞(5.17)
《民法典》中两种“土地经营权”的体系构造
李国强(5.26)
《民法典》视野下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的构造
高圣平(5.38)
“高层次谋划、高起点开局‘十四五’规划”研究专题(主持人:任保平)
现代化战略导向下我国“十四五”经济发展规划的高质量谋划
任保平(5.106)
新时代现代化新格局下“十四五”规划的新要求与重点任务
师 博(5.116)
未来十年增长潜力预测与“十四五”时期战略目标、战略重点
钞小静(5.125)
“《民法典》合同编解释论”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利明)
《民法典》合同履行规则检视
温世扬(6.5)
《民法典》法定解除权的配置机理与统一基础
谢鸿飞(6.18)
《民法典》中定作人任意解除权的适用要件与法律效果
宁红丽(6.30)
特 稿
论我国法律援助辩护之完善
陈光中 魏伊慧(1.5)
文史哲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述的四重意蕴
陆卫明 罗晓婷(1.16)
萨特戏剧《禁闭》主题重释
——从密室布景谈起
张 颖(1.25)
生态乌托邦与乌托邦幻象:从《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到《阿凡达》
王 茜(1.35)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与国族认知
——兼论《普鲁斯特之〈追忆似水年华〉》
王一平(1.43)
王星拱的美学
——研究艺术的科学
宛小平(2.5)
从文本注释到文化传播
——由莫言短篇小说的日译本谈起
于海鹏(2.11)
葛兰西对克罗齐国家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仲 帅(2.21)
富永仲基与日本“东洋学”的起源
王向远(4.41)
论《西游记》之“赌赛”叙事及其审美意趣
李桂奎(4.51)
空间观念的理论生成与话语转义
——以康德的“先验空间”到“具身化”为例
黄继刚(4.60)
杜甫作《江南逢李龟年》补正
——兼论此诗之情感内涵
吴怀东(5.53)
艺术理论知识学建构中的三个问题
刘春阳(5.66)
公共话语中隐喻语言的表意系统研究
——基于隐喻的复杂系统分析法
单理扬(5.77)
“情性”还是“性情”:中国诗歌价值取向的分野
寇鹏程(6.44)
《嘉莉妹妹》与“颠倒”的美国梦
杨 奇 蒋承勇(6.53)
逆反与复归自然的“拱形结构”:“世纪末”文学思想探析
马 翔(6.62)
法 学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观
唐 勇 陈思融(1.5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证据规则:检讨与重构
李本森(1.61)
个人特殊体质介入侵权责任影响的类型化分析
——基于最高法院24号指导案例适用情况的考察
徐 洁 李遵礼(1.70)
世行“办理破产”指标分析与我国破产法的改革
丁 燕(1.78)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税收征管合作问题研究
崔晓静(2.29)
论刑事诉讼法与国家监察体制的衔接
施鹏鹏 马志文(2.41)
“套路贷”犯罪罪数认定问题探析
梅传强 张嘉艺(2.52)
论常态市场中的个体工商户制度
童列春(2.63)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积极利用主义
王立梅(3.32)
紧急状态下的守法难题
——以决策心理为视角
张晓笑 陈林林(3.41)
论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能力类型化构造
——基于民法典的内外在体系
席志国(3.54)
网络信息安全犯罪的定量评价困境和突围路径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量化标准的反思和重构
田 刚(3.63)
数字经济视角下的新《证券法》
——修订解读、实施支撑与未来展望
邢会强(4.67)
论审查逮捕的证明标准
杨宇冠 郭凯伟(4.76)
少年司法国家责任论纲
刘仁琦(5.86)
论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体系
李依林(5.9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律师的地位与作用
——以三个诉讼阶段为研究视角
陈卫东 安 娜(6.71)
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问题
褚国建(6.86)
经济与管理
起点公平的统计测度与监测预警研究
孙敬水 蔡培培(1.89)
信贷歧视、产能过剩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冲击的视角
陈利锋(1.103)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市场机制的视角
贾洪文 敖 华(1.118)
直面实践、知识生产对比与本土管理创新理论生成研究
李培挺(1.128)
中美关系力量结构变化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
朱福林(2.73)
OFDI如何影响装备制造企业结构性分解的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差异性路径的分析
刘 震 庞雨蒙 潘雨晨(2.85)
跨国外包的劳动经济学解释:工资、劳动效率和劳动力结构的分析视角
尚庆琛(3.77)
任期周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视角
姚金伟(3.90)
民营加工贸易企业路在何方?
——逆全球化新特点下的应对机制
杨 春 李 箐 李 锋(3.100)
政治信任、情绪感染与政策执行
钟昌标 于东平(4.85)
中国省际制造业收敛与省际经济增长分异研究
——来自部门生产率增长与跨部门资源再分配的视角
张 辉 谢婷婷(4.97)
减税降费对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基于价格效应的消费行为分析
王斐然 陈建东(4.111)
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
——基于借款人学历视角的实证检验
王先柱 吴义东 吴 璟(4.125)
货币演进的历史观与货币创造的政治经济学
贾根良 何增平(6.95)
“以债生财”还是“因债致贫”?
——家庭住房债务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姚玲珍 张雅淋(6.108)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农村居民市民化协同联动机制
董世洪(6.121)
社 会
公共服务动机二阶构念的再检视:反映性抑或形成性?
——基于我国东中部五个城市调研证据
段哲哲 周义程 蔡媛青(3.110)
托幼公共服务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建议
——基于PMC指数模型分析
祝西冰(3.124)
互联网+社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新路径
王瑞华(5.134)
劳动参与缓解老年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
白 玥(5.144)
社会工作“绿色转向”的本土思想资源
——对费孝通相关论述的考察
赵万林(5.155)
区分:等级之差抑或类型之别
——兼谈“尊敬”的形态
王小章(6.131)
社会保护与儿童优先的可持续反贫困路径分析
邓 锁 吴玉玲(6.138)
青年论坛
口供印证的类型化研究
——基于我国刑事审判实践的思考
王宇坤(1.140)
有效治理的双重实践逻辑
——浙江T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分析
张红阳(1.151)
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微罪不起诉制度
朱 卿(2.137)
论环境行政处罚裁量的规制
——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框架
丁 霖(2.150)
省域视野下的晚清“兵权下移”现象
——以浙江为例的考察
徐 杨(3.137)
P2P网贷与债权众筹等同论之批判
余 涛(3.150)
社区工作者能力量表开发与检验:以上海为例
李 筱 梁 昆 唐有财(4.138)
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嬗变
章安邦(4.149)
康德与王国维审美启蒙论的情性论分歧
冯 庆(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