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脉络
2020-01-06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3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养生即是按照中医理论,应用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中药保养生命的养生方法[1]。中药养生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过程,在不同时代均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特色的中药养生文化。系统梳理其形成发展脉络,对探索及落实推广中医药养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先秦时期(萌芽阶段)
中药养生起于先秦战国。战国时期的 《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就记载了商朝伊尹的食养食调之论,“时疾时徐,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2]此时中药理论体系尚处雏形,但人们已将中药五味理论应用到食物养生实践中。《周礼·天官志》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3]西周,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设置有专门的营养医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问题,同时还结合时令,指导安排四季的饮食,管理配膳,提出饮食之宜忌与养生等。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4]提示西周人民已认识到服用春酒能养生长寿。《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我国各地名山大川及物产的一部志怪古籍,其和《诗经》一样,并非药物专著,但却记载了各种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药材126种,如“櫰木之实、食之使人多力”[5]51“枥木之实,食之不忘”[5]108,介绍了枥木、櫰木等的果实有强壮身体、增强记忆、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些历史文学古籍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预防养生观念受先秦文化思想影响,已初显萌芽状态。
2 秦汉时期 (形成阶段)
系统的养生学说在秦汉时期开始逐步形成。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阶段,文化繁荣,学术昌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以道家和儒家对养生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入。道家中以“老、庄”为代表,提出“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的养生观点;儒家以孔子为代表,认为“仁者寿”,提倡修身养性,以获长寿,即“大德必得其寿”。这些古代学者的养生理念,为后世的中医药养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吸收了道、儒等诸子的养生观念,对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拓展,形成了顺应四时变化,规避邪气,以求“天人合一”,以及“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的知足常乐养生观念,这些理论均对中药养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黄帝内经》还在“汤液醪醴论”和“血气形态论”篇专门论述了以汤液和醪醴作为中药防病祛疾的理论和方法。《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将中药分上、中、下三品,其中,上、中品的240种药物中多以扶正补益、养生保健为主要功效,其中具有“延年”“不老”功效的药物多达39种和45种,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更是被明确列为强身益寿之品。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五十二病方》虽非药学专著,却载方280余首,用药多达240余种,其中记载了多种补益、强身、延年的药物和方剂,可见秦汉时期药物养生的思想已颇具规模。此外,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家张仲景创制肾气丸,成为后世补肾抗老化的祖方,所制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名方均为后世补脾抗衰老方剂的研制提供了指导思想,为养生中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魏晋唐时期(迅速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动荡,天灾频发,人民对安定健康长寿的生活的祈求,是促进这一时期中药养生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在上层社会士族中,道家“服丹”之风较为盛行,以求延年益寿,促进了金石类中药及化学炼制药物的发展。梁代陶弘景所著 《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其中具有延年强身作用的药物就有200多种,具有补益作用者有160种之多。
唐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包容多元,为政权集中的中央政府主持编纂大型的中药典籍提供了条件。唐朝政府颁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共载药850种,其中明确具有强身延寿作用的药物235种,有健脾养胃、补肾益肝等作用的药物分别有 109和116种,显示了中药对脏腑的保养调理以及对人生长发育、寿命延长的重要性。此时,儒、释、道三教鼎立,彼此相互吸收融合。唐代孙思邈受三教的思想影响,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食治》《养性》《退居》等篇论述了老年养生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和经验,谓:“五十以上,四时勿阙补药,如此乃可延年,得养生之术尔。”[6]27在《养性》篇列有许多养生保健方药,并提出了服药应按照季节特点,如:“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二剂;冬服药酒二三剂,立春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6]447这些服食中药的养生经验对后世养生中药的应用产生了极大影响。
4 宋金元时期(完善阶段)
宋金元时期,中药养生研究在传承前代基础上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尤其以科学技术、商业、交通发展迅速。其中,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为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出现了大量的本草、方剂著作,政府官方也多次组织大型的官修本草的编纂工作。这个阶段的中药养生具有如下特点:
4.1 本草专著中养生中药的大量记载 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载药1 558种,较前增加476种,附方3 000余首。书中不仅介绍了数百种延缓老化的药物和单方,还列举了多则因服这些药方而长寿的实例。该书出版后,大观2年(公元1108年)出版的《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政和6年(公元1116年)出版的《政和新修证类备用本草》(简称《政和本草》),以及南宋绍兴 29年(公元1159年)出版的《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直到金元时期(公元后1302年)出版的《经史证类大全本草》等,都是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稍加修订补充而成的官修本草著作。作为本草学范本的《证类本草》沿用了500多年,不仅为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养生中药的发展及其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4.2 养生中药在方剂中的应用 宋代著名方书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重大医籍的问世,在中医方剂、药学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其中,既出现了许多养生的验方、偏方,还记载了摄生保健的内容,又将养生中药的剂型从汤剂、散剂、丸剂,拓展到使用方便的茶剂、膏剂、酒剂、药粥等,这些剂型的使用非常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其中具有补益作用的就有120余首,强筋骨35首、益气血69首、轻身16首、利腰膝36首、驻颜容24首,处方中以实际制成的剂型就有雪剂、膏剂、煎剂、饮子、饼子、香剂等7种之多,成品药占极大多数,不仅有利于当时宋代“卖药所”或“太平惠民局”等发售成品药,也为人们强身延年、防病治病提供了方便,同时对传播中医防病养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4.3 养生专著的出版 宋朝崇文抑武,宣扬“孝道”,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了一批儒医,由此促进了老年医学的发展,如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陈直著的《养老奉亲书》等。《养老奉亲书》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老年养生专著,主要论述老年养生及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就包括先食治,后命药的养老大法,鉴于老年人气血渐衰、脾胃虚弱、五劳七伤、虚损赢瘦的病理特点,在食疗诸方中每以药食混合,加入佐料,适宜烹调,食养为主、药饵为辅,既保持药效、又味香可口,高龄之人易于接受,故全书方剂中食疗之方占全书方剂的三分之二,例如“莲实粥”补中强志,使老人耳聪目明;“鹿肾粥”治老人肾气虚损耳聋等。老年人用药原则宜顺治缓调,大忌虎狼之药猛泻。注意四时调神的同时,陈氏还制定了针对老年人的春、夏、秋、冬四时调摄之方,既可调整人身节律,又可补益脏腑气血、延年益寿。如老年人春时多昏倦,用细辛散(细辛、川芎、甘草组成)可明目、和脾胃、除风气、去痰涎;春时头目不利、昏昏如醉、壮热头痛,有似伤寒,可用惺惺丸等。这些养生理论与方法对后世元、明、清时期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元代邹铉在《养老奉亲书》书的基础上继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该书既保存了《养老奉亲书》的大部分内容,又有邹氏自己的创新与发挥。
宋元时期还有不少养生专著,如周守忠的《养生类纂》及《养生月览》、钱称《摄生月令》、刘词《混俗颐生录》、愚谷老人《延寿第一伸言》、姜悦《养生月录》等,这些专著不仅介绍了以精神情志养生、饮食起居养生等为主的调摄养生方法,更介绍了许多具体的中药养生方法,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4.4 养生中药在临床的应用 金元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他们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百家争鸣,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如刘完素认为,养生重在气、神、精、形的调养,强调“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人自为”[7]的思想,其创立的天王补心丹、地黄饮子等名方被后世养生延年所推崇。张子和提倡用攻法防病治病,认为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则正气自安,反对唯人参、黄芪“为补”的观点,创立了木香槟榔丸、禹功散等名方。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认为促成人之早夭的根本原因在于元气耗损,而“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8],为此创立了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名方。李东垣注重顾护脾胃而益寿延年的精辟理论独树一帜,为后世养生防病之实践所肯定。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倡导“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9]之学说,并认为阴气“难成易亏”,由此创立了大补阴丸、虎潜丸等名方。综上,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虽异,然其养生调摄之目的相同,其所形成的养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金元的建立,汇入了一些外来民族的食疗养生文化,如元代著名饮食养生医家忽思慧编纂的《饮膳正要》,该书将道医养生文化思想贯穿全书,将少数民族地区的膳食养生文化与汉文化中的相关学说有机结合在一起,记载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药膳,并注重饮食的搭配以及药膳的配伍,喜用羊肉,并配合多种辛香中药,其中的马奶等动物乳制品更是极具民族特色。
5 明清时期(鼎盛阶段)
明清时期,是养生中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内容创新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此期的研究特点鲜明。
5.1 本草、方剂专著中养生中药及养生方剂大量增多 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1406年)为饥馑年代救荒所著,书中将民间可供食用的救荒草木,按实物绘图,标明出产环境、形态特征、性味及食用方法,既扩大了食物资源以供食疗养生,又丰富了植物学、本草学内容,具有一定科学价值。明代本草代表作《本草纲目》(1578年)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该书载药1 892种,改绘药图1 160幅,附方11 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其中载有“耐老”“增年”的药物约250种之多,“轻身”“益寿”“延年”的医方约 600首之多,并强调了服用中药养生时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如服用仙茅等补肾壮阳药,禁忌与香附同用,以利于肾虚老化的恢复等。该书的出版为中药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料,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明以前最大的方剂典籍,记载方剂多达61 739首,书中大量收录了明以前各家养生调摄的方剂,其中能延年之方剂达200首之多,具有不老、益气血、强筋骨等养生作用的方剂达1 000首之多,能久服调理的方剂有500首之多,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及养生中药研究的内涵。
5.2 养生专著出版及相关的中药养生观点形成 明清时期由于政局稳定,统治阶级养生需求加大,人们对摄食、养身的要求逐渐增强;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丰富了中药材的品种;富商贵族凭借厚实的财力资本,资助和发展医学教育,这些因素都使得传统医学得以迅速发展。这些原因使得养生医家辈出,出版了一批重要的中医养生专著。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主张固肾气、保根本,调脾胃、养后天;饮食重在有节、气血贵在流通。本着药食延年的思想,创制了多种益寿延年的处方,如山药粥、阳春白雪糕、延寿丹、八仙长寿丸等,对老年保健用药主张“温而不热,清而不寒,久服则坎离既济,阴阳协合,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滋而精自固,平补之圣药也”[10],用药首推鹿茸、鹿角,配合人参、地黄、枸杞、二冬、黄柏等制方。此以先后天立论的衰老理论,虽非龚氏独创,但在阐发老年病的病因病机、指导养生防病等方面有诸多独到之处,精辟实用,值得效仿。
清代曹庭栋所著《老老恒言》亦为养生专著,其养生理论继承前人基础,又根据切身经验加以拓展,以“慎起居,节饮食,尤重脾胃”为养生之道,为此,制列粥方一百种以调补脾胃。此外,明代袁黄的《摄生三要》、明代胡文焕的《寿养从书》等专著中不仅记载了各种养生方法,也包含了中医养生文化思想,对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及中医保健的发展作了一定贡献。
5.3 食疗本草专著增多 明清时期,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虽逐渐普及,但临床误服误用药物的现象屡有发生,医药家们因此发现食疗类本草的使用方法尚不明晰,从而编著了诸多食疗类本草书籍及鉴别专著。经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明清食疗类本草多达50余部,如《食物本草》《食鉴本草》《食治养老方》《饮食须知》等,其中《食物本草》同名书籍7部,《食鉴本草》同名4部,这些专著不仅介绍了食物类本草的基本药性、功效、主治、有效验方等,还重点介绍了食物类本草的鉴别方法,告诫人们应谨慎应用食物类本草保健养生,切勿误用,这些专著和其中的用药思想对当时中药养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 近现代(改革和创新阶段)
近现代以来,中药新著数量日益剧增且种类繁多,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如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等既反映了当代本草学术成就,也反映了养生中药的研究状况。当今社会,人们对中药养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各地纷纷建立养生保健科研机构,如老年研究室、各类康复机构、中医养生研究室等以扩大加深研究,以全面研究和传播养生保健以及中药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有效指导人们的健康保健活动。尤其近年来,随着现代实验研究的深入,已将养生中药的研究从传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扩大到现代科学实验研究,从形态鉴别、化学成份提取、药理实验验证等方面进一步深层次探索挖掘养生中药,为养生中药的现代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7 结语
中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丰富于晋唐,至宋金元时期逐渐完善,明清则为鼎盛阶段,到近现代进入改革和创新时期。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药养生,有古代哲学思想与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内涵丰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天人相应、以人为本、形神一体、阴阳平衡、动静结合、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等为特点的养生文化与保健治疗方法,为人类的中医药养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