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探究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关键词:社戏百草园微课

朱 利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法镇九年制学校 陕西汉中 723000)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每个微课视频一般只有一个重点。学生使用微课视频时,会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而且不会感到枯燥和疲倦。教师将微课引入到语文课堂,可以增添课堂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利用微课的特性,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一、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思考

对于同一问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解读角度和不同观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出小组讨论的主题,使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总结归纳,学生通过吸收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想法,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划分小组,使学生进行探讨。比如文中出现的“美女蛇”这一段,作者本来是写百草园中的赤练蛇,但是却突然拐到自己小时候听过的“美女蛇”的身上,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写呢。小组之间开始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写这一块是想表明他害怕蛇的原因,因为小的时候听过“美女蛇”的故事,所以比较害怕蛇这种生物,在说到赤练蛇的时候,也要提一下“美女蛇”;有的学生则认为“美女蛇”这个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性,激发了大家探索百草园的欲望;也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只是在提到蛇的时候,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有关于蛇的故事顺便讲了一下。教师在学生探讨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微课上的观点,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想法,对微课中的观点进行探讨,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文章中的知识。[1]

二、互动问答,巩固课堂知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难免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互动问答,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问题的思考,对于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始终保持精神集中的状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朱德母亲的一生以及母亲对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可以用微课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主要讲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这些品质对作者有什么样的影响;二是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母亲的一生,包括许多事情,作者是如何做到杂而不乱的。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回答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母亲一直在劳动;有的学生说是一个朴素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都很朴素;还有的学生说母亲的思想意识比较前端,能够意识到读书的好处,并且支持孩子去读书。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微课上是怎么将这些观点总结到一起的,然后看看母亲的言行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利用问答的方法促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利用微课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观点,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掌握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三、创设情境,感知文章情感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就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情节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解读能力。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以微课为参考,或者选择一段相关的视频,或者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通过带入文章角色的情感,感知整篇文章的精神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

以《社戏》为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当时,儿童没有电视、手机,也没有精美的玩具,那么儿童通过什么寻找乐趣呢?通过回忆,教师引出社戏这一主角,然后让学生看看社戏对于当时的儿童、对于作者有什么样的意义。教师将微课的重点内容与情境的设计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设计一段作者去看社戏的动态路线图,在这幅图上有作者一路上描述的景色,豆麦、水草、农庄、渔火。通过朴素的路线图,学生感受到当时儿童玩具上的匮乏,感受到作者对社戏的期待,以及后来对年少时情谊的怀念。教师通过将微课中的重点与情境设计相结合,使学生明白社戏对于作者的意义,加强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思考方面,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对象。教师结合微课讲解,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使学生逐渐开始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社戏百草园微课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游百草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游百草园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