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探究

2020-01-06王桂兰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关键词:知识点素养探究

王桂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学校北校区 山东淄博 2550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对生本教学课堂的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数学学习的探究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其数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一、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内涵

小学生本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围绕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以推进高效、优质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设计预习导学提高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前预习。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缺乏明确标准和要求的预习方式,根据新一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预习方案,使学生在课前在预习方案的引导下,有目标、有方法、有标准地展开自主预习,并有意识地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点,学生可留待课堂听讲中侧重解决。这种预习方式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把握学生的预习效果和薄弱点,以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疑释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例如,在位置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或放学中,以自我为中心,观察同学各自都位于自己哪个方位,并准确地采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进行描述,使其更为直观、准确地理解各方位词的意义,从而大大提升预习效果。[1]

(二)借助教学工具实施生动教学优化数学思维

小学生因其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更习惯于使用形象思维来思考问题,对于数学中所包含的大量抽象的知识点,他们在快速理解和掌握方面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善于借助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建立抽象数学知识点与教学工具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并领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以优化。例如,在进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因没有建立清晰的数字概念,对于5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有一定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善于使用教学工具直观呈现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推动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比如,要使学生准确计算2+1这个题目,教师可借助学生熟悉的粉笔辅助教学,可先递给一位学生两根粉笔,再递给他1根粉笔,让学生由直观的粉笔数量思考并掌握计算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增加师生互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形成借助身边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其学科综合素养。

(三)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提高数学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分析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单独学习会使其思维受限,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能够使同组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表达见解中相互启发,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教师可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个性特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每位组员分别在本组承担不同的职责,并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学习内容。各小组组员围绕探讨主题展开探究,并发挥各自优势,表达各自的见解、疑问和探讨,使其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关于图形和几何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后,可给各小组发放一些形状不同的积木,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搭建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并就各几何图形的形状、特点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各图形特征的认知,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想象并搭建新的图形,引导其思考这些图形与教材中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异同,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2]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教师需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不断探索新颖、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不断优化其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及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知识点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