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川区中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0-01-06马家驸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校本课题课程体系

马家驸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教育管理中心 甘肃白银 730918)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它(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学校正在努力建设符合本校发展的课程。随之,课程体系相关主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课程体系”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截至 2019年5月16日( 本文中涉及的检索时间基本趋同于此时),共检索到136,001条结果,从知网统计的“发表年度”看,从1974年的年度1篇文献开始,至2013年度1万条以上文献量,热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但是,其中关于课程建设体系研究的文章很少,大多是停留在学校校本课程的探索上。课程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党中央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战略。[1]目前,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均衡、不实际和不系统的现象。各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中的系统性问题,结合学校课程育人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课程体系所具有的整体性特征,符合当前大中小学课程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系统规划属性有利于整合国家课程规定,使其与教材有效融合,有利于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现实的课堂教学合理契合,从而更好地体现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的核心意识。2019年4月,平川区被甘肃省教科院确定为“中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实验区,更加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

1.开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2.开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标准实现国家课程的需要;

3.开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骨干教师的需要。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课程体系的认识,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2.充分挖掘平川区的地域特点,红色文化资源,编写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加强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学习;

2.调查研究,编写和完善平川本地的地方课程。目前,已有的课程为《平川区优秀禁毒教案集》《平川区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正在编写的有《平川区生态与环保》。今后,将对平川的陶艺、红色文化资源、黄河、屈吴山等自然风光进行挖掘,编写地方教材。

3.对各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整合,让课程更有系统性。目前,平川区有陶艺课,足球课,经典诵读课,还和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的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性。

(三)研究假设

经过课题组的研究,能编写出系统的地方课程,如,平川区陶艺教材,平川区红色文化读本,平川区环保教材,平川区经典诗文诵读指导等,并在全区推进,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拟创新点: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理念,各学校开展丰富多样又有目的性的地方课程、社团活动,让欢笑声和读书声回荡在校园。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课题组依靠平川区教育局、教研室,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们对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小组,对各学校进行包片研究,对他们的校本课题进行补充和完善;

3.结合社会上的各种社团、爱好者,挖掘当地课程资源,编写地方课程;

4.对各种校本课程进行整合,精炼可推行的课程,并投放到教学中,观察,实验,修改。

5.打造平川区本地课程体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家庭教育的相关文章,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走访学校、社区、家庭,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增加哪一方面的课程内容,编写出更加符合大家需要的地方教材。

3.个案法:选定一至两所学校,对他们在课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不断改进课程。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跟踪研究,及时纠正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三)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走访调查—申请立项—开题报告—制定方案—开展研究—收集资料—阶段总结—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03.01—2019.05.08)

1.做调查研究,确定研究内容;

2.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申报立项(2019.05.08—2019.0.7.20)

查阅资料,撰写立项申请书。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9.08.01—2021.02.26)

1.撰写开题报告、调查报告;

2.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按照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课题研究;

3.做好阶段小结,中期成果总结,研究出初步的改变策略。

第四阶段:课题鉴定(2021.03.01—2021.04.20)

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猜你喜欢

校本课题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