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若干纰漏和疑点之商榷

2020-01-06何云松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关键词:间接经验矛盾阶段

何云松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四川德阳 618209)

本文标题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编写的马工程教材。[1]2018年下半年,我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首次使用2018年版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2018年版教材存在一些纰漏和疑点。这些纰漏和疑点主要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文字方面的,一类是内容方面的。在此,以这些纰漏或疑点在教材中的出处的页码先后为序,我把它们梳理一下,同时作相应分析,做出供参考的修改,以期与同仁或读者商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行文上的纰漏

1.“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p.60)①实践活动的各种不同形式仍然属于活动;为保持行文在逻辑上的一致,句中的“科学”“艺术”“教育”后面分别加上“活动”。

2.“三是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也是如此。”(p.60)这里论述的主题是科学文化实践,没有论述别的。因此,引文最后一句话,应把“也”改为“正”。

3.“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p.122)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它”指代不明,应把“它”改为“国家”。

4.“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p.162)这里最后一句,应把“商品”与“它”互换位置,表达的意思才是正确的。

5.“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为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p.184)后一句缺主语,可将“由此”改为“这”。

6.“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p.190)第二句话缺乏主语,应在“从而”后面添上“劳动”或“使劳动”。

7.“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p.193)从前后句意可以看出,最后一句“执行”前面应加上“产业资本”。

二、内容上的纰漏和疑点

1.“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而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p.12)这段话是对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一段话的意思的转述。恩格斯的原话是:“……而这个斗争(指阶级斗争——何云松注)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2]p.252恩格斯的意思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无产阶级只有解放整个社会(全人类),才能彻底解放自己。本教材在p.305-306再次论及“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的观点时也是这样理解的。因此,在p.12这段引文中,宜把“最后”改为“彻底”。

2.“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20)人类社会的现象可以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但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类就不对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种:思维精神的、实践精神的、宗教精神的、艺术精神的。[3]p.19换言之,思维(认识)、实践、信仰、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四种活动方式。其中,主要的活动方式是思维和实践,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实践。因此,应把p.20这段引文中的“一切”改为“主要”。

3.“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p.46)认为分析与综合是比归纳与演绎更深刻的思维方法,这个观点,在以前的教科书中也有,[4]p.615但是找不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文依据。相关教科书对持这一观点的解释都不能令人信服,无非是说归纳有缺陷,需要分析和综合来弥补。这种解释源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归纳万能论的批判。恩格斯说:“我们用世界上的一切归纳法都永远做不到把归纳过程弄清楚。只有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才能做到这一点。……按照归纳派的意见,归纳法是不会出错的方法。但是并非如此,它的似乎是最可靠的成果,每天都被新的发现所推翻。”[5]p.335“在热力学中,有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可以说明归纳法没有权利要求充当科学发现的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形式:……”[5]p.336恩格斯只是批判归纳派的归纳万能论的观点,并没有说分析与综合比归纳与演绎更深刻。归纳万能论的产生,倒从反面说明,归纳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每个方法都有它的缺陷、局限、不足,各有各的不能被替代的长处。欧洲哲学史上,中世纪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近代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核心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之争,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归纳与演绎之争。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是认识的深化;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出未知,是知识的拓展。无论从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看,还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归纳与演绎的重要性和深刻性,都不亚于综合与分析的。因此,我认为p.46的这句话是不对的,应删除。

4.“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思想家对实践也有不少论述,如康德把实践看成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p.56)这里对康德、黑格尔对实践的看法的论述还不到位。宜把“自主”改为“先天”,把“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改为“实体(主体)自我实现”。

5.“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p.62)这段引文是转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相关论述,毛泽东的原文大致也是这么说的。[6]p.288在这部分论述中,毛泽东把间接经验视为间接知识甚至理性知识了。其实,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只要是经验,就还属于感性知识范围,而不是理性知识;也就是说,经验仅仅是初级或起始阶段的认识或知识。这一点,毛泽东也是知道的,他在《实践论》的另一处就说:“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6]p.290但是,毛泽东对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概念的理解没有保持一致。鉴于此,教材p.62的引文应修改为:“一个人的知识,就其来源来说,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尤其来自于理性认识,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

6.“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p.64)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认为知识是先天的,为心(主观唯心主义)或理(客观唯心主义)所固有;承认认识是后天的活动,但认识的作用不是产生知识,而是把固有的知识启发出来,是解蔽。因此,这里要把“认为认识先于物质”改为“认为知识先于物质”。

7.“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p.65-66)从这句话可知,反映特性是创造性的前提条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性;而创造性是从属于反映特性的;反映特性与创造性是主从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而本教材接下又说:“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p.66)这里把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看作是并列关系了,和前面观点不一致。反映特性与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没错,但由此推出两者关系是并列的就不对了。举个类似的例子,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但物质与运动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实体与属性的关系。因此,宜将“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改为“而是一个是本质,一个是本质的功能与体现。”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p.67)这里,认识的两个阶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是这么认为的。[6]p.285本教材接下来又说:“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p.70)这里引用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的论述,认为认识的两个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或者说是从物质到精神和从精神到物质,并把这两个阶段称为认识的两次飞跃。[7]p.320显然,对认识的两个阶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讲法与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的讲法不一样。其实,毛泽东这两种讲法都讲得通,都是对的;它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并不矛盾。前一种讲法,是狭义地看待认识过程;后一种讲法,是广义地看待认识过程。那么,现在教材在同一章就同一个问题(认识的阶段)出现两种不同的表述,就是前后矛盾的,应该避免的。修改办法是,就认识过程作出狭义与广义之分的说明、限定即可。

9.“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p.75)这里,首先把“对”改为“与”;其次把“和”改为“或”。“一致”就不是“接近”;根据句意,两者不能合取,只能析取。

10.“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多种不同认识中只有一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p.76)这里是要阐述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是一元的,意味着众多认识中只可能有一种是真理,而不是必然有一种是真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也许在众多认识中暂时还没有一种是真理。因此,应在引文的“有一种”前面加上“可能”。

11.“……而价值评价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主体的意向、愿望和要求包含在其中,追求‘应该怎样’,以求‘善’和‘美’为认识目的。”(p.89)狭义的价值关系,只以求“善”为目的;广义的价值关系,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例如,本教材说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p.90),就是从广义的价值关系来说的。从“追求‘应该怎样’”来看,(p.89)这里是指对狭义的价值关系的评价。因此,引文“以求‘善’和‘美’为认识目的”应改为“以求‘善’为认识目的”。

12.“但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p.93)首先,“但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这句话是不对的。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客观世界和大自然自动满足的,只是日用而不觉,如对四季昼夜更替的需要、对阳光空气雨水的需要,等等。虽然列宁也说过类似的话,它也被本教材引用。“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p.26)但这里列宁是把它作为人决心改变世界的条件或动因来说的,即:如果或因为“世界不会满足人”,那么或所以“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需要远远超过世界对人的自动满足,从这点来说,“世界不会满足人”可以作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条件或动因。其次,“因而主观和客观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这句话也表述不当。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主客体矛盾未必包含主客观矛盾;例如,你把眼前一个苹果吃掉,是解决主客体矛盾,不是解决主客观矛盾。但主客观矛盾一定包含主客体矛盾,任何认识活动或思维活动都有对象客体。因此,这段引文宜改为“但客观世界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体和客体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

13.“……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p.116)教材中与此类似的论述还有:“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p.131)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关系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仅仅生产力不足以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只有与生产关系结合成为生产方式,或者说结合起来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才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这两句引言,要保留句子后面的内容,就把“生产力”改为“生产方式”或“物质资料生产”;要保留句子前面的内容,就把“基础”或“物质基础”改为“最终决定力量”。

14.“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p.150)根据这里对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的界定,杰出人物或英雄人物也属于人民群众。无论是在唯心史观里还是在唯物史观里,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都是一个对子的概念,需要区别开来,不然也就不存在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因此,宜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后面加上“指的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以群体力量发挥作用,未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打上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4]p.434并把“一切”删除。

15.“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p.187)这里宜把“和”改为顿号。作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延长工作日的长度”与“提高劳动强度”可以单用也可兼用,两者间用“和”或“或”连接都不能恰当表达这个意思。

16.“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p.198)这里,“基石”宜改为“核心”或“枢纽”之类的词,因为劳动价值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17.“到共产主义社会,……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贡献已经成为人的本能。”(p.300)这里把“本能”改为“自觉”。“具有高度的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表明“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贡献”不是人的本能。

以上纰漏和疑点,仅仅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的,也许还有我没发现的。我对上述纰漏和疑点的梳理、分析和修改,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注释:

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本书编写组,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版。凡引自本书的引文,其所在页码标在引文后的小括号内。

猜你喜欢

间接经验矛盾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成功创业就业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权衡比较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活动的经验本质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哲学解读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数学教学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