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19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言行班规

樊 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山东淄博 255100)

班主任在平时管理班级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道德建设。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成长,思想道德的建设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部分[1],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管理班级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德育的渗透,进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一、尊重学生地位,拉近师生距离

在高中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家人、同学以外就是班主任了,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高中阶段学生的叛逆期早晚不一,而且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心里的想法有时候不愿意与长辈沟通,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了解学生想法进行德育渗透,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与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总是以一种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在遇到事情之后不愿意向班主任寻求帮助。班主任则因为不了解学生想法,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有时候反而引起了学生的叛逆。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改变传统观念,在平时做到尊重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2]比如在平时处理事情的时候,班主任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在涉及到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加强自身建设。另外,班主任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聊天,进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当班主任得到学生的信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会主动吸收班主任身上的良好品质,用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向班主任求助,班主任在帮助学生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渗透的一些德育思想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进而完善学生自身的修养。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好德育渗透的工作。

二、加强言行规范,营造良好氛围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学生的言行会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品质,班主任通过一些班规纪律等规范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另外,学生在纪律的约束下规范言行,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良好班风又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可以制定一定的班规,通过班规规范学生的言行。当学生养成习惯的时候,道德素质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班主任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通过班级会议让学生自己制定。每个学生都可以说出自己不喜欢的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然后在总结之后形成班规。有的学生在提意见的时候会说不喜欢别人在课间大跑大闹,因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希望自己在帮助别人后听到一声谢谢,因为这样会让自己觉得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也有的学生希望其他学生能够有时间观念,学习会被打断。班主任让学生首先写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班规。由于是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学生就会在平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了维护班级的荣誉,学生也会督促其他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班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联系教材内容,加强道德建设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与精神品质,班主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文化与精神品质,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建设,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敢于牺牲的董存瑞、热爱国家的苏武等等,还有许多感人的事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比如班主任可以以教材中的爱国、勤劳、奉献等精神为主题,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感悟教材中的情感与人文精神,进而促进学生自身思想文化的建设。班主任通过深挖教材中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树立一定的榜样目标,进而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

总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想法以及实际情况设计管理模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言行班规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让学生成为秩序的主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班规“七问”
语录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漫画论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