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蓦然回首
——记教育前线的实践验证理论

2020-01-06刘志霞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朱永新寒假案例

刘志霞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港实验学校 江苏盐城 224100)

笔者无数次地拜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一书,总希望从书中凝练的理论丰盈自己的认知、从经典的案例中丰富自己的教育情感,也总以为教育家的著作是高水准、高层次的,我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只有不断膜拜、不断聆听的份儿,熟记书中的经验总结,并采用其中好的做法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然而,生活的真实告诉我,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又来验证理论。以下是笔者在教育实践中两个难忘的案例:

案例一

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按照学校常规性工作安排,接下来就是班主任在班级中评选五好学生,并公布名单,颁奖鼓励这一学年中勤勤恳恳读书、规规矩矩做人的学生。同时,也鞭策着后进的学生上进。

笔者看到了成绩单,统计了总分,不出所料:封某某同学和姜某某同学又是班级里前一、二名的获得者。如果单纯只看成绩,他们绝对是班级里的佼佼者,他们平时的表现,也称得上是班级里的表率,给他们荣誉,似乎已成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我却纠结了:因为,在临近考试前的一个月里,这两名同学跑到学校明令禁止的花池里玩耍被发现了。当时,学校还处于施工阶段,车来车往,人流不断,新建的植被还处于适应新环境的时期。所以,我总会时不时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去楼下危险的场地及新建的场地娱乐。

我内心的小火苗不断翻滚:怎样惩罚这两名同学更适合现在的状态呢?考虑很久,我才做出决定: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一项班级事务。比如,及时提醒同学们禁止进入禁地;提醒同学们及时清理座位周围的垃圾;提醒同学们检查校徽的佩戴问题……并且讲明,一旦出现失误,造成了班级丢分,期末评先评优的资格全部取消。我本想着在这样的促动下,班级应该天天100分,谁料这两名同学的管理能力被我无限放大了。在他们的心里:常常犯错误的是别人,又不是自己,认为控制不了别人,很不服气。我又宣布:如果他们的期末考试每门达到90分,就与其它同学享受同样的待遇了。

成绩出来了,没有人达到要求。怎么办?我是给,还是不给。就在我纠结不定时,想起了朱永新老师《新教育》中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的世界里,规则是这个世界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我定下的规则,如果自己都违反,那同学们还能怎么去遵守。于是,我果断放弃了封某某同学和姜某某同学的获奖资格。[1]

在颁发奖状时,我看出了封某某同学和姜某某同学很失落。于是,我特意夸赞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钦佩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再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坚决不违反班级班规,领取奖状就变得理所当然,希望来年,我们一起成长。

事后,有家长询问:他们家孩子年年得奖,为什么今年没有?我解释了一番,家长顿时就释怀了。家长也认为孩子应当遵守规则。谢谢你,支持我的家长们。希望我的坚持没有打击他们的自信;希望我的坚持能让五年级全体同学在下学期中的表现更优异。

案例二

寒假模式开启,意味着休息,也意味着学习。我计划在寒假中,让学生把下学期的单词先背起来。从寒假第一天起,我就将每个单元拆分为两块,每天只要求背诵,并默写一半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的单词,我会配上音标,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教授给学生读音,希望他们借助音标及朗读,自己习得这些单词。每天我坚持把学习内容发上在微信上,并且只要上交了作业的,我都仔细批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两天后,一位家长找到我说:刘老师,我们不懂英语,也不知道自己家孩子默写的对与错。我有语音泛读,有书本翻译,还有什么是不会的?再细看下了看,原来是上学期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曾请到过学校的家长。这个学生,自觉性很差,父母对其比较放任,平时交给奶奶照顾。隔代亲,奶奶宝贝孙子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那次,家校沟通,也是奶奶先来,我没同意跟奶奶交流,强烈要求其父母过来。本次作业,这位家长率先打起了退堂鼓。估计就是自己不愿意花时间在孩子的身上,懒得陪孩子背诵默写,才告诉我这样的理由。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连父母都不愿意学习,更何况是小孩。

我知道这还需要沟通,明白这些父母自身文化有限,体会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我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我解释说:你家小孩资质不差,但自控能力相当薄弱,一旦缺乏外界的压力,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小孩是一个家庭的寄托,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们在学校可以模仿老师,在家就会模仿父母。如果对这样的预习作业,父母都推脱,那他就会遇到困难,低头度过。但现实是,你现在不解决,开学后,时间更紧张。而此刻,父母的陪伴与监督,不但可以协助他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何乐而不为呢?父母不找推脱的理由,孩子也就没有推脱的借口。

这不正验证了朱永新老师说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和谐家庭的影子。

我不在盲目羡慕教育家的经验总结了,还是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心人,积累一线工作中的案例,进而验证理论,升华自我。

猜你喜欢

朱永新寒假案例
卖关子,真有趣
总是写在第一段的外貌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快乐寒假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寒假留学攻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