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指导策略
2020-01-06胡津华蔡运梅
胡津华 蔡运梅
(重庆市石柱县黎场小学 重庆石柱 409117)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语文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正面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
(一)农村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推行新课改已经很长时间,有的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过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花许多的时间抄写字词,认识生字等,使得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缩短,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导致学生出现成绩考分较高,但阅读能力比较弱的情况。[1]
(二)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
由于农村家长和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填鸭式”教学;在家里,家长过多督促学生完成课外作业,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自然没有了主动阅读的兴趣。我班还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学生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学生课外时间多是用来看电视、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学生接触课外书籍不多,自然对阅读没有兴趣。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因素,造成很多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小学教师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完成阅读课程的讲解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精力,也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然而,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无聊和乏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仅如此,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了厌倦心理,影响和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指导策略
(一)家庭和学校需要重视阅读
学校和家庭应当重视阅读,我们不要过度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要从行动上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的目的,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构建阅读环境,促进学生阅读的形成。在家里,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适合的书籍,为孩子阅读提供资源。同时,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阅读,不能家长在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要求学生阅读。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家长可以抽空和学生一起阅读,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有疑问的部分,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解答。家庭和学校同时重视阅读,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启发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作文写作的难度较大,甚至有的学生不喜欢写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课外阅读将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语言材料和构图材料。其中,一些材料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而其他材料来自他们通常阅读的书籍。课外阅读内容丰富,包括语言、故事、诗歌、传记等。通过阅读这些课外阅读材料,小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和相关的文学知识,使学生不会在写作中“无言以对”。同时,教师也应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可以把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或者疑问的部分记录下来,第二次阅读的时候,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有什么新的想法,也记录下来。阅读就是在不断积累中进步的,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慢慢赏析品味,领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情感,这就是精读。而一些段落又可一目十行阅读,这种叫做泛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三、结束语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轻松阅读、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