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导入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06黄健钧

科学咨询 2020年33期
关键词:法语网络资源教学资源

黄健钧

(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南邵阳 422000)

引言

由于“世界上最浪漫的语言”的标签深入人心,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法语有新奇感,兴趣大,学习积极性高。然而,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大,有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消极对待。法语严谨,语法规则繁琐,对于法语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入门难度是较大的。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师要深入发掘能直观体现法国悠久历史、璀璨文学艺术、美丽风景、优雅浪漫生活方式、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民族精神、轻松幽默生活态度等系列法国文化资源,运用文化导入教学法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提高“二外法语”的教学效果。

一、“二外法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原则

法语是第二外语课程。教师应坚守课程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按传统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为传统教学只注重让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易给学生以枯燥乏味之感,学生面对法语逻辑性强、语法较为繁琐、发音入门较难的情况时兴趣便会递减。同时,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生,他们受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比较深。然而,英语和法语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他们往往将英语使用习惯带入到法语学习中而产生“负影响”。因此,“二外法语”教学应当在讲授语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文化教学资源。教师要以之为载体将文化导入教学法运用于“二外法语”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启蒙性。“二外法语”教学的主体是大二英语专业零基础学生。教师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入门,将重点落在学生学习“二外法语”的启蒙性上。法语所承载的文化正是一个丰富多彩,取之不竭的宝藏。因此,文化知识的传授理应成为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潜在兴趣点,并应与所学法语水平的等级标准一致。

2.时效性。语言具有生命力和时代性。在当下的信息化社会,语言的使用也在不断改变。“二外法语”教材的内容场景不少已与当代社会生活脱钩,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互联网时效性强的特点,灵活运用文化导入法进行教学,适当选取最新法语原版报刊内容,在教学中结合所讲知识点穿插介绍一些在商务、旅游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和习惯用语。这样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目的语所承载的文化会产生兴趣,自然也会使用语言这个载体去开展更多的文化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并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3.教育性。“二外法语”的教学须注重法国文化知识的传递,但应分清主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文化是铺垫、教育是内核的教学指导方针。对于那些能够体现法兰西民族特性、符合主流社会文化的内容和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教师应该详细讲解。同时,教师还应识辨、区分好文化内容历史性和时代性之间的关系。内容选取的重点应放在当代文化上,并适当引入一些历史的内容,以便学生了解某些法国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此外,教师更应有针对性地着重讲解那些现代法国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的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习俗,介绍那些既有时效性又极具思政意义的社会文化元素。

二、“互联网+”背景下法语文化教学网络资源及优势

教师对法语文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准确筛选及合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外法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二外法语”教学作为大学本科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想要在法语教学中合理利用法语文化网络信息资源,就必须要对网络法语教学资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从“二外法语”课堂教学以及文化导入法的角度看,大部分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源都涉及到法国文化,如法语电子书、歌曲以及电影等。法语网络资源的形式多样,且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这对其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通过文化导入法进行“二外法语”教学,具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

1.丰富多样。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近年来,除去法国各大新闻网站资源外,国内优秀的法语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APP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整体风格简洁明快,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的确是辅助法语教学的得力工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利用网络资源对知识进行拓展。这样能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时效性强。网络资源的时效性非常强,且资源信息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引入法语文化网络教学资源对于法语教学大有裨益。教师可以结合当下发生的时政热点新闻,向学生展示相关法语新闻报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不同文化的理性批判意识,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社交生活中。相关法语教学的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也会有丰富且及时的内容推送出来。这也可以使学生获取贴近现代的相关法语文化知识。

3.便捷性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便是移动的法语课堂平台。师生通过移动端可以随时搜索、浏览、学习最新的法语资讯。教师还能通过移动端随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状态,实现师生间的实时互动。同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3]

三、“互联网+”背景下“二外法语”文化导入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合理地将网络教学资源灵活应用于“二外法语”教学,使传统的教学与网络教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亦能充分体现出法语二外教学的特征,提高二外法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呢?笔者探索和实践了如下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以课本内容为纲,笔者选取了网络法语文化资源。教师在输入环节应当以教材为纲要,但不尽囿于教材内容,而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加入相关法国文化内容。教师在选取文化素材的过程中要遵循“二外法语”教学规律,同时兼顾趣味性、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法国各大新闻网站的社会生活类素材,与课本中的词汇、篇章相辅相成,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介绍其中的文化背景,融入语言教学中的法国社会文化,进行跨文化比较,以弥补原始教材之不足,从而达到文化导入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1.深度融合多媒体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合理地融合多媒体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把最新的教学资源应用到“二外法语”的课堂教学中[4]。在讲解《简明法语教程1修订版》第23课课文“Comment mangent les Fran ais”时,教师可先利用互联网资源选取合适的法国饮食文化纪录片向学生介绍法国人的一日三餐和享誉全球的法国大餐。

2.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充实课堂内外两个阵地。“二外法语”教学除去教师输入环节、课堂讲解环节外,也应注重课外补充环节。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经过教师输入,对于法语已有直观印象并有了一个学习框架。课外环节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微信班级群、QQ班级群等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文化素材的引导,以弥补大学法语课时极为有限、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文化知识远远不够等不足。另外,对于外语学习来说,功夫主要还是在课外。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玩转法兰西”等课外兴趣栏目,坚持适度适量、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其作为每周法语课后的补充以及下次法语课的铺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结合文化导入法进行“二外法语”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文化为铺垫,在课堂中可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很大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二外法语”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法语文化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也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教学素材。

猜你喜欢

法语网络资源教学资源
知识组织理论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发现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提升法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研究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基于SDN的分片网络资源编排系统设计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浅谈法语学习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