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式课堂”中的核心素养
——如何运用“苏式课堂”之“巧”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37期
关键词:苏式导学教学内容

陈 成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 江苏昆山 215300)

古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由此可见,在教学时,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合适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适时启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导学”,就是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主动运用知识、技能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升自我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以“问”为先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显示了“苏式课堂”的核心概念。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现“苏式课堂”之“精巧”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由于年龄特征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创设多样化情景,巧妙引入教学问题。

例如:在教授《认识位置》一课时,以小游戏的方式开始,层层深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问题一:“班级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能准确地说一说小明的位置在哪吗?”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发现行、列这个好方法。

问题二:“你能找到一个好方法,快速、简洁地表示这个位置吗?”

问题三:“你能猜出(2,3)这个位置是谁吗?”

通过游戏的导入,学生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激发,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提升。

·任务学习,有效引导,用“细巧”引领“苏式课堂”

合理适当引入思考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感知、发现、解决,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关键性、层次性的问题。问题导学单可以比较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1.把握合理的教学时机

问题导学单主要有三种情况:预习单、共习单和研习单。预习单主要是用于课前预习,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共习单是在课堂中由学生通过自我感悟、生生互动等形式进行的自主学习;研习单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拓展的平台。

2.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问题导学单是以纸质的形式下发给学生,有简洁、内容清晰、任务明确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内容量有限,形式单一、呆板无趣等,而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生动,就能明显地补足纸质形式的缺点,可以营造比较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以微课的形式导入,四种形状的运动会为情境,在不同体育项目时,为什么有些赢有些输了,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又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借助易加互动平台,用平板的实际拍摄,让学生分辨前后左右,并且思考每一面所看到内容的不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对教学内容有切身的感悟。

·生生互动,相辅相成,让了“灵动”成为“苏式课堂”的灵魂

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让学生们在自我成就感和效能感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是问题导学的核心之一。学生其实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以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发现他们思维最直接、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所以如果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相互启发,相互探讨,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进而形成学生自己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失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对于“借一当十”这种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解决“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如何借?”的问题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计数器和数小棒两种教学工具,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的方式,自己发现借一当十的本质含义,并且在互相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方法,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以自己为主导的思考探索过程中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价值感,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发现的迫切感。所以在课堂中,教师既要保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一定的满足感。这样的一个课堂才能生生互动,相辅相成,具有“灵魂”,让“灵动”成为“苏式课堂”的灵魂。

·实践应用,层层深入,让“生活”使课堂活起来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高于生活。小学数学所学习的知识大多比较浅显,生活的痕迹比较明显,都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一些算理算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学生对于人民币的概念十分陌生,对于进率等知识的理解更是模糊,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提出恰当的问题,学生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和清晰。“小小商店”铅笔5 角,贴纸1 角,橡皮3 角,尺子2 角,毽子8 角。

问题一:1 元可以刚好买哪两件商品?

问题二:1 元最多可以买几件不同的商品?

问题三:1 元最多可以买几件商品?

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不仅对生活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观察生活的积极性,也可以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对于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问题导学”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旨在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内在动力,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有利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当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苏式导学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流派之苏式家具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