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电通信干扰问题探究

2020-01-06付青叶符鹏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5期
关键词:抗干扰能力距离规范

付青叶 符鹏

石家庄海山实业发展总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对无线电通信干扰的主要原因

1.1 无线通信设备导致的干扰

一般来说,无线电通信的频率是存在一定的固定特性的,因此,如果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使用两个或以上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时,就很容易产生通信干扰。多个通信设备之间很容易因为发射功率和天线距离等出现吻合时产生互调干扰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无线电设备的架设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多个通信设备在一定区域内可能会产生干扰的情况,因此必须调整无线电设备的架设间距,从而避免互调干扰的产生,保证正常的无线电通信。现在使用的很多无线通信设备,其性能越来越丰富,包括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以及信号频谱越来越丰富等,无线通信设备本身就很容易受到干扰。国内的一些仪表设备在生产过程当中由于技术水平不够,因此其抗电磁干扰的强度比较低,所以如果在距离仪表设备一定距离之内使用无线对讲机,就很容易造成电磁波干扰。除此以外,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保持设备的密封性,也会使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降低[1]。

1.2 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干扰

无线电通信干扰产生的原因当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干扰也是比较常见的。有一些无线电通信设备生产安装企业一味地追逐经济效益,常常会在城乡结合区域,通过卫星电视干扰器来对企业的数字电视系统等产品进行推销,这样很容易造成通信干扰。在利用卫星电视干扰器的时候,为了达到扩大通信覆盖范围的目的,无线电台就会改变发射设备的发射地址或者扩大发射功率,而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产生杂散发射或者互调干扰的问题。会对各种通信频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除此以外,有一些人群对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规范了解得不是特别清楚,或者因为个人的方便,在生活当中随意使用手持传呼机,也会对其他用户的无线电通信造成干扰。

2 无线电通信干扰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利用信号具体特征比较技术

网格化无线电监测要合理运用信号特征对比技术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分类管理,目前无线电行业所普遍采用的信号对比分析技术可通过深入分析信号的主要特征与具体参数,为不明信号与常见的无线电信号建立涉及不同方面的多元化立体数据模型,归纳、总结无线电信号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利用配套算法与频谱匹配技术对数据库中的各类无线电信号与新纪录的信号进行比对,并从中筛选出特征与数据结构相似的无线电信号,提高无线电监测系统对频谱资源的管理效率与针对性的探测识别能力。在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网格化监测系统应当借助信号比对技术发现无线电信号中存在的相同频率,精确识别不明无线电信号、混合信号以及功率微弱的无线电信号的具体参数特征,并从各类环境干扰中完整地剥离信号,进而取得有利于无线电管理的多用途监管数据[2]。

2.2 合理选择设备,做好保护工作

应对无线电通信干扰时必须考虑到合理选择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问题,设备的合理选型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外市场已经有相关的规定,必须对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检测,因此我国对国外出口的无线通信产品必须通过检测才能够流入国际市场,但是目前我国进口的电子通信设备还没有做好严格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检测工作,因此有一些无线通信设备本身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比较差。但是,无线电通信设备采购人员在选择设备时,可以根据相关的抗电磁干扰指标来选择芳干扰性能更优质的设备。

2.3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升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规范性

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造成干扰的原因有一很大部分是因为人为造成的。针对人为造成的干扰情况,必须要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的途径来对其进行规范。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途径,例如,媒体、电视等对合法规范使用无线通信设备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普及宣传,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合法性认识与规范使用的重视程度。从而正确的科学的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除此以外,针对调频广播发射播出部门为扩大通信覆盖范围而随意的扩大发射功率或是改变发射地址的行为,必须进行规范。务必要加强对无线设备使用的管理,保证无线电台审批流程的规范性[3]。

2.4 科学确定设备抗干扰能力,合理设置设备安装距离

无线电通信设备在出厂时都会有专门的使用指导说明书,都对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标准进行了说明。相关人员在使用无线通信设备时,首先要确定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主要以无线电通信设备配置的相关说明指导书为依据来对设备的电磁干扰数据进行收集,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该利用相关的指标对数据进行计算。只有在明确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做好后期的相关处理工作。除此以外,因为在同一个区域内设置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也会导致电磁波干扰的情况产生,因此必须对设备安装的距离进行合理地设置。无线通信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进行,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例如根据相关的指标要求来看,在无线通信设备附近的两米范围之内,不能够使用对讲装置,等等。除此以外,为了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防止非工作人员利用或者窃取无线通信设备,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或经济损失,因此,在无线电通信设备规定的使用范围之内,必须设置好警示标语[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无线电通信效果,降低干扰问题,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利用信号具体特征比较技术,合理选择设备,做好保护工作,科学确定设备抗干扰能力,合理设置设备安装距离,促进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抗干扰能力距离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算距离
数控机床电气柜制造技术研究
关于单脉冲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探讨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多信道优化算法及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