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国是领跑者
2020-01-06法人吕斌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吕斌
2019年3月16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脑外科手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下称“解放军总医院”)实施。之所以称其为特殊,是因为患者躺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手术室内,而主刀医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却身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海南,通过5G技术为68岁的患者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这场全国首例基于5G技术的远程人体手术,在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移动和华为公司的合作下顺利完成,成为5G在远程医疗领域的经典案例。
不到3个月后的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首批5G商用牌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广电成为第一批获得5G牌照的企业。中国5G正式步入商用。
随着5G应用的推广,其对各个产业的深远影响正在慢慢显现,产业格局和竞争态势或将发生重要转变。与此同时,牌照的发放,只是5G商用之路的大幕开启,接下来,5G商用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间。而技术与市场的结合不会只在朝夕,包括各个产业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都将在享受5G果实之前,经受不同程度的考验。
万物互联时代来临
5G牌照下发后,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张楠(化名)终于松了一口气。为使5G商用顺利落地,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张楠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奋战了无数个日夜。
关于5G的问题,张楠不愿多说,但从他匆忙的时间表上可以看出,5G商用之后,技术研发和进一步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张楠一样,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也是5G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他也成为首批5G手机的使用者。
快——是5G带给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但5G技术对于终端的影响,可不仅如此。
中国5G商用的步伐震惊了世界,按照5G商用时间表,本次牌照发放整整提前了一年。有观点认为,正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时刻,伴随着市场的期待,国人的愤慨,5G提前亮相。
不过在曾剑秋看来,5G牌照的发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018年,我国提出5G试商用,就是考虑到技术的成熟度、市场的发展以及5G网络的建设等各方面。”曾剑秋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底,国家就明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试商用阶段就是进一步验证5G技术的可成性,经过验证可行,才发放了牌照。
潮起网创始人、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认为,5G商用的提前,证明了我国对5G的重视以及不遗余力超越他国的决心,国家在频谱规划和相关政策上都给了相当大的扶持,为推动5G发展铺平了道路。尤其是3000MHz ~5000MHz频段内的频率使用规划的发布,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发布5G系统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给他国5G研发树立了榜样。
在5G时代,技术的使命是从连接人与人,到连接万物。从人与人的连接,到人与物的连接,再到物与物的连接,是5G带来的重大变革。
高通公司曾经做过关于4G、5G商用第一年的数据对比。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代无线通信技术,4G接入的终端量以及对产业带来的变革都是非常成功的。但在4G元年,全球只有4家运营商部署,而5G元年,全球已有20多家运营商部署。
据高通公司相关人士介绍,两年前,高通还委托几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一份5G经济报告。报告通过经济模型的建立,来预测5G未来对社会影响的程度,特别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
报告显示,到2035年,5G将会产生超过12万亿美元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未来,交通、农业、制造业、医疗、物流和零售等等,各行各业都将受到5G技术的深远影响,都会因5G而变革。
中国是世界领跑者
技术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服务社会,应用才是技术的终极归宿。其中,消费者是技术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中国有庞大的消费人群,推动了各种技术应用的发展,正是有这样的消费基础,互联网厂商才会各显其能,开发出海量的应用产品。
几乎就在5G牌照发放的同时,以文首那场手术为代表的技术应用场景,已经在各个领域发生,通信技术已经开始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方式。
据高通公司相关人士介绍,5G技术凸显三个特点:
一是更快,这一点已被人们熟知。其实4G技术已经很快,正是4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而5G结合了一些更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会带来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速率。从终端来看,首先影响的就是智能手机,今后则会延伸到各种电子产品以及服务,比如电脑、VR技术等。
二是更稳,这是5G低时延、高可靠的技术特点带来的体验。从技术角度来看,研发者希望把5G的时延做到毫秒级,毫秒级的时延带来的就是更可靠的控制。比如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自动驾驶,以及工厂的自动化制造,等等。
最后是更密,也就是海量物联,在同样的面积内,5G能够联网更多的终端。相关数据显示,4G每平方公里最大连接数为10000台设备,而5G可以达到1000000台。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抢占5G发展制高点,中国也不例外。毫无疑问,与3G和4G不同,中国一直是5G的积极参与者和开拓者。作为世界上最早规划5G战略的国家之一,中国5G商用布局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有着通信领域多年积累的基础,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十分超前。中国还有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有运营模式成熟的电信运营商,还有数量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因此业内有一种说法:在5G之前,中国一直是跟跑者或陪跑者;而5G时代,中国成为领跑者。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已经从3G、4G的运营完成了技术的积累,不管是标准还是系统设备,目前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通信业观察者项立刚说。
早在2017年11月,工信部就下发通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前夕,沃达丰和华为宣布,两公司在西班牙合作采用非独立的3GPP 5G新无线标准和Sub6 GHz频段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测试。
曾剑秋认为,在5G技术的发展方面,世界各国各有千秋,5G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技术系统,要清晰客观地认识到,很难有一个国家可以绝对领先。技术无国界,全世界共同探讨,共同发展,5G才会有真正的未来。
5G技术应用广泛
位于北京西二环天宁寺桥的中国移动创新大楼,是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和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办公地。这座绿色环绕的建筑,是中国移动以5G为代表的诸多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一楼大厅内整面的专利墙,映衬了其研发大脑的地位。
这里也是5G技术的试验点,多个楼层已经实现了5G信号覆盖。在记者于7月中旬到访的当天,正赶上技术人员在测试5G信号。中国移动终端公司5G产品研发经理李春林专门用一款中国移动自主开发的无线CPE(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先行者一号”,为记者做了演示。测试开始后,液晶显示屏上的下载速率数值急速飙升,瞬间超过1Gbps。这意味着,用户下载一部2G大小的高清电影,理论上只需要两秒钟。
目前,北、上、广等中心城市正在全力铺设5G网络。早在2018年,中移动就确立了杭州、广州、上海、苏州和武汉5个城市作为5G信号规模试验的示范城市,推动5G场景的规模应用。到2019年,示范城市的范围逐步扩大。
作为传统认知,用户提起5G首先会联想到手机网络信号的大幅增速。实际上,5G的应用范围几乎可以涉及到所有设备和场景。在中国移动创新大楼,记者还体验了一款可以使用5G技术的VR头盔。该头盔连接5G信号之后,可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云计算、云存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使用,快速呈现出便捷、高效和准确的用户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5G技术下的VR穿戴设备将越来越多,我们在电影《头号玩家》中看到的虚拟现实场景,或将得以实现。
据李春林预计,到今年底,5G相关的产业规模会逐步发展起来,智慧工厂、智慧电网等搭配5G技术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同样到今年年底,北京市五环内将实现5G信号覆盖,5G手机等率先走进用户生活的电子产品亦会逐步普及。
除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之外,中国很多企业的5G技术已睥睨群雄。
7月26日,在5G商用牌照正式落地一个多月之后,华为发布了首款商用5G手机。
这款华为Mate20X(5G)双模手机,获得了国内第一张5G手机入网许可证,于7月26日开始接受预约,8月16日开售。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5G研究,10年之中,华为投入5G研发的工程师有2000多位,在全球已经建立10余个5G研究中心。截至2019年6月底,华为向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声明的5G领域基本专利数占到总数的20%,居全球第一。
截至7月底,华为已经获得了包括西班牙、摩纳哥、俄罗斯等主要电信运营商在内的50多个5G商用合同,全球发货超过15万个基站。
同样积极探索5G应用场景的,还有金融行业。截至7月底,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均已推出5G银行网点。在5G银行网点内,4K高清视频、360全景摄像头VR直播、AR人脸识别、基于5G的智能开卡等业务,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用户在体验5G手机CFP
5G时代需要换手机?
5G手机贵不贵?是不是必须要换新手机?这也许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对此,曾剑秋表示,关于5G手机要不要换的问题应客观看待,5G和4G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向下兼容,4G可以兼容3G,5G可以兼容4G。在5G时代,如果不需要使用5G新业务,比如平常只是用用微信、看看视频,是不需要换手机的,尽管5G看视频肯定比4G更流畅,质量更好,“目前,几乎所有终端设备都不兼容5G,5G商用落地之后,面临着大批量的终端换代问题。”
工作人员安装调试无线基站CFP
此外,现阶段5G基站的建设刚刚铺开,建基站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和后期维护,而且需要时间。相较于4G网络,5G尽管在带宽方面优势明显,但信号穿透力较弱,覆盖范围较小。同样的覆盖范围,5G的基站数量几乎是4G的数倍。从这一角度看,5G的普及必然要循序渐进。
“一至两年。”——这是于斌给出的基站建设和商用普及时间预测。他认为,目前5G的基站数量还远远达不到任意商用的环境,大部分地方还是4G状态。因此,运营商需要建设更多的5G基站来为用户提供基础服务。
如何让5G终端设备尽快实现全国性的普遍应用,也是目前市场面临的瓶颈之一。早在一年之前,中移动等运营商就小范围推出了5G友好用户体验计划。而从量级来看,还要期待垂直行业的规模。
“手机一定不是全部,但手机是突破口。”李春林说,对个人使用来说,首先能体验的5G终端产品就是手机,所以5G手机的市场规模会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开始发力。目前来看,市场推出的5G手机价格区间在6000—12000元左右,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推动普及的价格。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攀升,加之政府补贴等助力因素,5G手机的零售价会逐步下降。
而在曾剑秋看来,5G的网络发展,可能不像3G、4G那样,不需要全盘推开,而是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中国已经有了3G、4G的网络建设经验,对于5G的网络建设会更有效。
目前已经有华为、中兴等厂商推出了5G手机,而且不仅在中国出售,市场已经蔓延至全球。5G终端问题的解决,对推动5G迅速推广和普及,也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5G手机价格何时实现“平民价”?技术与市场如何更快结合?尽管5G技术来势汹汹,但做到商用的真正落地,其过程还是比较复杂。
此外,立法和监管的完善亦是5G市场绕不开的话题。作为新的技术应用,5G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在5G时代,对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可能在4G时代已经相当严峻的隐私侵犯问题、数据泄露问题会更加严峻。例如利用5G技术的企业,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到底可以在何种范围内收集,谁来监管,也需要政策和立法进一步跟上。
5G来了 6G还远吗?
按照商用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在5G商用落地的同时,6G的研发早已箭在弦上。
“我们常说十年磨一G,每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起点都比商用起点要早,而且要早得多。”高通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高通从2006年开始就在做5G核心技术的研发,迄今已十数年。
6G的情况大抵如此。
2019年3月15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决定开放95千兆赫到3太赫兹频段,供6G实验使用。有学者据此称,6G竞赛已经启动。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工作人员在向记者展示5G终端测试结果 吕斌/摄
中国在6G方面的脚步丝毫不比美国慢。2018年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
除中美两国外,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开展6G相关的研究工作。
项立刚认为,在6G时代,水下通信覆盖也有望启动,成为整个网络覆盖体系中的一部分。
于斌则对记者表示,4G的功能在于基础应用服务,5G则是多维度的发展,包括减少延时和物联网等等。未来6G会在这两个基础上发展更多可使用的场景,使得AI技术更加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不仅仅只是比5G多一G,而是全新的技术概念。6G的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此外,6G将使用太赫兹(THz)频段,且6G网络的“致密化”程度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根据前几代通信技术的演进规律,6G预计于2020年正式研发,2030年投入商用。如果技术突破做得好,也可能不需要那么久。而据推测,在6G之后,人类社会很可能迎来“无G”时代。
目前,5G布网尚未完成,6G还在起步阶段,甚至没有清晰的概念定义,关键技术仍在摸索之中。但通信技术进步的脚步不会停歇,不久的将来,人类又将踏入下一场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