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的创作思维

2020-01-05姚立姗

人物画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

摘 要:第一钢琴奏鸣曲《f小调钢琴奏鸣曲》(Op.2 No.1)是由被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大师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94-1795年创作完成。该作品虽为贝多芬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但却已充满了矛盾的戏剧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最重要的既是对前辈弗朗兹·约瑟夫·海顿深深的致敬,同时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对奏鸣曲式的不断完善和总结。本文将从曲式结构、复调思维、核心音高和演奏分析四个方面对贝多芬的创作思维进行分析。

关键词:奏鸣曲式;《f小调钢琴奏鸣曲》;复调思维;核心音高;演奏分析

引言

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之一,1770年降生于德国波恩,从小在其家庭的熏陶下,为其以后的创作以及取得的辉煌成绩奠定了基础。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在威廉·纽曼(William Newman)在《古典时期的奏鸣曲》一书中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学生时期”(1782年-1794年)、第二时期“炫技时期(1794年-1800年)、第三时期“热情时期”(1801年-1808年)、第四时期“入侵时期”[1](1809年-1814年)、第五时期“升华时期”(1815年-1826年)。[2]贝多芬创作形式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歌曲、重奏作品、歌剧等,其中较为代表有《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九首交响曲》等。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圣经的“新约全书”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圣经的“旧约全书”)齐名,可见这两部曲集的影响之大。第一钢琴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首,也是献给贝多芬老师约瑟夫·海顿的一首经典钢琴奏鸣曲,该作品创作于贝多芬的第一时期至第二时期的过渡阶段,在作曲技巧、和声分析、复调分析等方面,不仅对巴赫、海顿等前辈进行了继承,也注入了自己个人的创作新思维,深刻的显示出贝多芬在创作中具有德奥古典主义精神的强烈创作欲望、深刻的哲学性以及深刻的理性思维。

奏鸣曲,是指18世纪逐渐形成的“奏鸣曲”体裁,由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之间在调性、速度、情绪上形成对比,几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奏鸣曲式,是指“奏鸣曲”体裁内部所采用的的结构曲式,当第一乐章采用时,通常被称为“奏鸣曲式快板”,其他各乐章也常使用奏鸣曲式或其他曲式。[3]

第一钢琴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在织体设计上,以简单形式融合富于细腻且激情的的形象,这是在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未曾出现的魅力。文中展现了贝多芬奏鸣曲式的结构设计、主题材料化的复调思维以及核心音高材料的巧妙设计。

一、曲式结构

贝多芬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首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加尾声组成的奏鸣曲式的作品。全曲速度为Allegio,共152个小节,在结构范式的设计中,深刻展现了贝多芬逻辑性的理性思维。曲式结构图如下:

奏鸣曲呈示部主部(1-8小节),是扩展乐段,结构为4+4的形式,由两个动机构成。连接部(9-20小节),是一个12小节乐句,结构为6+6的方正型,在结构上表现了贝多芬古典主义意识的平衡性。在整个主部主题中,基本都是以A、B的两个核心动机变化而来。在短短的主部8个小节中,就已展现了贝多芬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对材料的“节约性”的动力变化的能力。连接部是对主部主题动机材料A、B的连续的模仿,调性由主部的f小调转到c小调上。副部主题(21-41小节),是平行扩展乐段,调性转到f小调的平行关系大调A大调上,与主部主题动机相比,副部的结构变大,而且在技术上是对主部主题动机的倒影。

如谱例1中,41-45小节中的形象是对主部主题动机B的变形,并进行了连续式的变化。

展开部(49-100小节)是贝多芬在奏鸣曲创作中最富有逻辑性的技术设计,在导入(49-54小节)中,使用了主部同头的设计,即与主部主题在设计上相似,调性上为A。展开区(55-93小节)调性变化十分多变,分别为b小调-c小调-b小调-A大调-f小调的调性变化。展开部以不同调性的模进、动机分裂重组等变化展现了一个多变,且始终与主部主题存在着息息相关的“暧昧关系”,既展示了主部与展开部的直接对话,也表现了展开部强烈的矛盾冲突,在致敬前辈的同时,也展现了贝多芬强烈的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

再现部(101-152小节)在力度上有很大变化,主部主题的力度变化为p-sf-sf-ff-p,再现部时力度变化为f-sf-sf-sf-sf-ff,动机起音就是用强音,接着连续使用突强,最后结束在很强上,在力度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力度的变化展现出了贝多芬极具的斗争精神,以及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二、主题材料化的复调思维

复调思维,狭义上讲就是对位法技术,广义上讲,就涉及比较广泛。姚亚平教授在《复调缘起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中围绕为什么探讨复调的缘起及复调的界定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并上升到人类学的角度,提出“多声部音乐为什么在西方得到了与众不同的发展?”最终得出“虽然多声部现象使整个人类的现象,但西方复调在其发展道路上,遭遇理性强权的干预,终结了它本来自和自在的民间状态,被强行纳入到另一条演化道路”的结论。[4]

复调思维是建立在对位法技术之上的,即“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以及“混合对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结合,主题动机的倒影、模仿和复对位等技术处理赋予了复调音乐中强烈的理性因素。奏鸣曲式作为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代表形式,以平衡的结构和理性精神著称。在贝多芬奏鸣曲中,奏鸣曲式与复调思维的完美结合,更加展现了西方音乐的哲学思辨和理性思辨的特质。

如谱例2所示,A为主部主题的第一动机,形式是以f小调主和弦五音为开始的上行分解和弦,演奏手法为跳音,B为主部主题的第二动机,形式是紧密型的下行连奏,在3-4小节中,是对A、B两个短小动机的模进。A、B这两个动机在节奏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但在调性上又统一在f小调中,展现出德奥古典音乐中既对比又统一的理性思维。

如谱例3所示,20-21小节和24-25小节、22小节和24小节在技术上分别是对谱例1中A、B两个短小动机的变化式的倒影,且在演奏法上也与谱例1中的动机有所变化,改为抒情式的进行。同样的动机,以复调思维展现出来,虽然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既展现了贝多芬巧妙地技术设计和表达了新的音响色彩同时也表现了贝多芬的对于动机的“节约性”,也使得动机与变体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变得更加紧密。正如《恰空·创世纪》中,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了一块肋骨,做成了女人。[5]

如谱例4所示,64-67小节主旋律在上声部,在68-71小节主旋律在下声部,展示了贝多芬复调思维的理性设计。贝多芬虽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具有主调风格,但并没有放弃复调思维,而是将主调思维与复调思维有机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音乐的理性特质在贝多芬音乐中描绘出了不一样的色彩。

三、音高材料设计

如谱例2所示A、B两个动机,还有动机C,这是A、B两个动机的变化的结合,深刻展现了贝多芬动机的理性设计。

在音高材料的使用上,可以与复调技术思维结合使用,单论音高材料的话,始终围绕着主部动机中的F音、E(E)音和A音上并贯穿发展,如谱例1中第41-45小节的旋律变化等,一直处于这三个音之中。

如谱例5所示左手伴奏音高材料上分别是单音、二度双音、三度双音到和弦的层层叠进式发展。在主旋律部分依旧沿用了主部主题中B的动机音型,此处多个音位的变化,将旧动机又进行了新式的变化,体现了贝多芬对于动机的“节约性”特征。

四、演奏技巧分析

在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时,相信不难发现贝多芬本人在作品中对力度和速度等方面十分重视。如《f小调钢琴奏鸣曲》中全曲四个乐章的速度为Allegio(快板)-Adagio(柔板)-Allegretto(小快板)-Prestissimo(最急板),安东·鲁宾斯坦曾评论贝多芬时说过:“在Allegio中,一个音符也不像海顿和莫扎特,它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一张愁眉不展的贝多芬笑容。”[6]。在第一乐章中速度为Allegio(快板),贝多芬运用的节奏型较为统一,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但在快板速度下,稳定统一的节奏型,显得更加强有力,也展现了贝多芬激昂的情绪和敢于抗争的精神。

从力度上分析,在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使用的sf(突强)最多,其次就是p(弱),较少的使用了pp(很弱)、ff(很强)以及f(强)。在力度上幅度变化较大,突强与弱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既是贝多芬内心狂野热情的展现,也是对于作品创作的需要。如作品中95-100小节使用了pp并逐渐增强,至101-102小节使用了f-sf,十分具有贝多芬的特色。

因此,在演奏第一乐章中把握好速度和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不仅是贝多芬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乃至整个音乐历史长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巨作,一直以来对作曲家、理论家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从这首《f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便向我们展示了他不断矛盾的斗争性,在对待动机时,以“不滥用”式的原则,以简练的动机、精炼的运用,搭配使用了复调技术中的模进、模仿、倒影、复对位等手法,将动机不断变化,展现了贝多芬主调音乐和复调技术的有机融合。从历史的语境中分析,文章中虽然没有将贝多芬的音乐与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音乐进行细致比较,但通过技术上的运用、主体结构的巧妙布局、对奏鸣曲式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这首奏鸣曲的思想主题是对贝多芬老师海顿的一种致敬,便可以深深体会到贝多芬在创作中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一次完美的继承和跨越式的创新发展。

贝多芬的音乐不仅仅属于古典时期,他既是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美好指引,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美好精神“家园”。

注释:

[1]“入侵”一词在这里指的是1805年11月13日,法国军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维也纳。1809年拿破仑第二次攻占维也纳。1814年在维也纳召开,由奥地利外交家克莱门斯·梅特涅发起的的欧洲列强外交会议。

[2]William Newman,The Sonata in the Classic Era,Norton,1972,pp.506-537.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10月底29次印刷,第183页。

[4]邹彦,历史语境中的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曲》(Op.2/1)的主题分析,音乐艺术,2018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1]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3]肖博闻.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及创作特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

[4](美)查尔斯·罗森,杨燕迪.古典风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5]吴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主题的内部发展模式[J].当代音乐,2015年。

[6]范乃信.貝多芬密码---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结构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二次印刷。

作者简介:

姚立姗(1981.01.24-),女,汉族,籍贯上海,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钢琴艺术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
论舒伯特《G大调钢琴奏鸣曲Op.78》(D.894)的音乐特征与技术分析
《花鼓》的演奏分析
古筝重奏曲《沙漠玫瑰》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贝多芬奏鸣曲探析
莫扎特《F大调双簧管与弦乐四重奏》KV370第一、二乐章演奏分析